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74章 中医药调理膈下脓肿

每日医案 第174章 中医药调理膈下脓肿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膈下脓肿

[病案]盛某,男性,现年42岁。他于1980年4月2日前来就诊。回溯病史,患者曾在1976年罹患胸膜炎;1978年时,由于持续发热而入住某家医院长达两个月之久,最终在寒热消退后出院,但具体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并不明确。到了1979年2月,他因全腹剧烈疼痛,被当地一家医院怀疑为胃穿孔,于是接受了腹部手术。然而,术中却意外地发现是膈下脓肿,随即进行了切除手术。1980 年 3 月21日,该患者再次出现了持续性发热症状,同时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当地医院认为这是膈下脓肿复发所导致的。于是,患者来到上海寻求更深入的检查和诊断。

在中山医院,医生们首先对患者进行了 X 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右膈下脓肿可能性较大。接着,通过超声波检查,发现右膈下存在一个直径约为 0.5 × 5 厘米的脓肿。此外,还观察到肝肋下 2 厘米、脾肋下 2 厘米,但肝功能以及大小便常规都没有异常。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诊为右膈下脓肿,并建议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然而,由于患者不愿意接受再次手术,便转向寻求中医治疗。

目前,患者的右胁部疼痛并牵连至右侧背部不适,且有明显的叩击痛。同时,她感到口干口渴,需要频繁饮水。近一个月以来,患者经常容易感冒,出现鼻塞、咳嗽等症状,并且咳痰不爽利。舌苔薄黄,脉象缓慢。这些症状表明患者体内有热邪,同时正气也有所不足。

[治则]清热解毒,和解少阳,活血散结。

[方药]柴胡9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全瓜蒌9克,太子参9克,黄芪9克,当归9克,苍术9克,防风9克,银花9克,连翘9克,莪术9克,刘寄奴9克,胡黄连6克。服7剂后,咳嗽鼻塞顿除,右侧背胁痛势减轻,只有时向肩部呈放射性隐痛感。于前方去苍术、防风、半夏、瓜蒌,加皂角刺9克,服前3剂时有轻度腹痛腹泻,再服3剂即无此现象,但自觉右胁痛明显减轻。近两天来又有咳嗽鼻塞,多白沫痰,脉缓,舌苔薄黄。仍守上方再服7剂,右胁疼痛消失,叩击痛(一)。去中山医院超声波复查:右腹部未发现明显异常,提示右膈下脓肿已吸收。原方再进7剂,以资巩固。

[评析]在这个病案中,按照中医理论,该病症属于邪火热毒,郁结于少阳经脉。邪火旺盛导致热毒蕴积在膈下,逐渐形成脓肿。针对这一病症,治疗方法应以清除少阳经的邪火热毒、活血化瘀、散结消症、扶正祛邪为主。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消除体内的热毒;通过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运用散结消症的药物化解积聚在膈下的肿块;同时,还要注重扶正祛邪,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注重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和气血运行。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治疗过程并未使用任何西药,但却取得了迅速而显着的疗效。这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当然,对于复杂的病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