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218章 中医药调理阴水(肾盂积液)

每日医案 第218章 中医药调理阴水(肾盂积液)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肾盂积液)

[病案]张某,女,53岁。自2021年10月9日入院以来,患者已持续半年出现腰痛浮肿等症状,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表现出尿频尿急、尿量减少、大便干燥、腹胀不适、手心发热、口干不愿喝水、少腹及下肢不温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发现,患者舌质黯淡,舌尖部分呈现淡红色且少苔,舌根部腻滑,脉象沉弦。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发现张某的肾区有叩击痛感,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建议张某接受肾孟静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张某被诊断为患有右侧肾盂积液。

同时,医生还对张某进行了皮温计测量,结果显示:腋下温度为36.5℃,中脘处温度为30℃,劳宫处温度为32℃,神阙处温度为33℃,关元处温度为28℃,中极处温度为29℃,足三里处温度为28℃,涌泉处温度为27℃。

[治则]温下润上,佐以活血利水。

[方药]云茯苓30克,怀山药9克,瞿麦30克,附子9克,泽兰30克,苍耳子15克,大黄6克,廑虫6克,桃仁9克,益母草30克。这是一副中药方剂,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经过7剂中药的调理,患者的尿量明显增加,体征也得到了改善。继续服用18剂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超声波探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右侧肾盂积液已经消失,肾脏的形态和位置也恢复正常。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使用了皮温计对患者的多个部位进行了温度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患者的腋下温度为36.5℃,中脘温度为30℃,劳宫温度为32℃,神阙温度为33℃,关元温度为30℃,中极温度为30℃,足三里温度为29℃,涌泉温度为29℃。这些数据表明,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已经痊愈出院,医生对其进行了随访观察。至今,患者未再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身体状况一直保持良好。

[评析]本病少见而难治,其病因多由阳虚水泛,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湿内蕴等因素引起。由于寒湿内蕴,导致浮阳上扰,使得上燥(热)而下湿(寒),气化失司,络脉受阻,水与血结,从而形成肾盂积水,属于中医之**范畴。

治疗肾盂积水的选方为瓜蒌瞿麦丸加减,这一方剂具有化气利水、润燥的作用。肾阳不足、下寒上燥是本方症的主要病机,口渴、少腹不温或下肢冷、小便不利、水肿等为主要症状。本例患者的病情与上述病机及症状相符,因此使用瓜蒌瞿麦丸加减治疗后,病情得以痊愈。

瓜蒌根具有清热润燥的功效,能够清上焦之热,缓解口渴等症状;山药、茯苓具有补中焦之土的作用,可以抑制水邪,改善水肿;瞿麦具有疏通水道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状;附子则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能够补益下焦之火,缓解下肢冷等症状。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类似病症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病机,灵活运用瓜蒌瞿麦丸加减等方剂进行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