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224章 中医药调理顽固腹泻

每日医案 第224章 中医药调理顽固腹泻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顽固腹泻

[病案]季某,一位30岁的女性,已经饱受大便溏泄之苦长达五年之久。她时而出现便下粘冻,形状如同鱼脑,其中夹杂着未完全消化的谷物。每天排便次数高达六七次,有时候甚至一天一次,但每次排便都显得十分困难,粪便外包裹着粘冻物质,腹部发出鸣响,排便时感到临圊腹痛,下坠感不畅。

此外,季某还面临着晨起脘腹攻撑不舒、入晚腹中气胀更甚、头晕神疲以及夜寐不安的问题。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她的身体逐渐消瘦,舌质呈现红色,舌苔呈现薄糙状态,脉象则表现为细弦。

在了解到季某的病史后,我们得知她五年前曾因家庭口角导致情绪不畅,从而诱发了这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她尝试了许多药物,如理中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和参苓白术丸等,这些药物都具有温中补气、健脾止泻的功效。然而,尽管这些药物曾短暂地取得过一定的效果,但始终未能彻底治愈她的疾病

[治则]疏肝理脾。

[方药]炙乌梅5克、炒川椒3克、黄连3克、炮姜炭3克、淡吴萸1.5克、金铃子9克、生杭芍10克、生甘草3克、生麦芽12克、木瓜10克。患者按照这个配方连续服用5剂后,腹泻症状逐渐减轻,腹痛和胀痛也得到了缓解。之后,患者又继续服用这个配方共21剂,症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在完成整个疗程后,患者的排便情况恢复正常,每天一次,大便呈黄色且质地柔软,所有症状都消失不见,最终痊愈。

[评析]本案属于中医学中的肝泄病证,病因主要为郁怒和挟食,导致肝气侵犯脾脏。患者因口角抑郁,木失条达,厥气横逆乘脾,因此表现出脘腹有气攻撑,胀满不舒,泄泻频作等症状。肝气郁结化火,导致大便艰涩,如同栗子般坚硬,临厕时腹痛,下坠不畅。脾虚中寒则表现为完谷不化,形体消瘦等现象。

针对患者木旺脾弱,寒热错杂的病机,采用仲景乌梅丸方,去掉党参、附子、细辛、桂枝、当归、黄柏,加入吴萸、金钤子、生杭芍、生麦芽、生甘草、生木瓜等药物。同时,将干姜替换为炮姜炭。这一方剂包含了苦、辛、酸、甘的药性,经过五年的治疗,患者的沉疴得以痊愈。

本案例中,患者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医生针对肝气郁结、脾虚中寒的症状,采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同时加入对症的药物,使得药方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经过五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最终痊愈。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因人施治的治疗原则,以及中草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优势。

中医治疗肝泄病症的过程十分讲究辨证施治,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以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和易感因素。其次,医生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以确保药物的疗效。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配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医治疗肝泄病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患者需有耐心和毅力坚持治疗。同时,患者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总之,本案例展示了中医治疗肝泄病症的优势,为其他患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