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238章 中医药调理狐惑(二)

每日医案 第238章 中医药调理狐惑(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狐惑(二)

[病案]高某,男,49岁,1977年12月1日初诊。患者自述口腔溃烂、下阴疮疡等症状已有二月余,经治无效。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发现患者舌质淡红,苔白腻而黄,脉沉弦滑。

[治则]清热、解毒、养阴。

[方药]银花50克,连翘2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黄柏15克,元参2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膏20克,枇杷叶20克,石斛20克。

经过两剂药物的服用,患者疮疡疼痛明显减轻。在继续服用两剂后,症状减轻了一大半,脉象沉滑,舌苔白腻。为了巩固疗效,医生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板蓝根20克,并继续服用四剂。

在第四诊时,患者的症状已经基本消退,疼痛完全消失,但偶尔会有口干苦、口唇发热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对原方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元参和石膏的用量,加入了5克酒大黄。患者继续服用三剂后,症状完全消失,痊愈。

[评析]《金匮要略》乃是我国古代中医学领域当之无愧的经典巨着!它宛如一座知识宝库,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这部着作凭借其包罗万象且极其深厚的内涵,以及令人瞩目的超高学术价值,犹如一块坚如磐石的基石,稳稳地托起了后世医学蓬勃发展的大厦,为整个医学界铺就了一条光明璀璨的康庄大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提及的“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这一独特的医学现象,即便历经悠悠岁月长河的洗礼,依然被众多行医者津津乐道、奉为圭臬。时光流转至当今时代,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研究进程当中,狐惑病已然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皮肤科病症。而经过一番深入探究后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病缘由竟与古代典籍里所记述的“肠胃湿热蕴留日久,热伤血分所致”惊人地契合一致。

狐惑病,这一神秘而令人困扰的病症,常常以疮疡疼痛和口干等症状折磨着患者们。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痛苦,甚至可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与困扰,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就在这个案例之中,这位不幸罹患狐惑病的患者经历了一场艰难的求医之旅。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医术精湛且富有智慧的医生。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医生果断采取了清热解毒养阴的独特治疗策略。

起初,两剂药物如同一股清泉注入患者体内,神奇般地缓解了那让人难以忍受的疮疡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剂药下肚之后,大部分症状竟已悄然离去,仿佛黑暗中的曙光逐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当第八剂药发挥作用之时,所有的症状如同被驱散的乌云一般,彻底消散无踪。

然而,尽管病情有了如此显着的好转,但口干这一顽固的症状却依然如影随形。此时,经验丰富的医生并没有丝毫松懈,而是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医学造诣,对原本的治疗方案稍作改动,精心调配出三剂更具针对性的药方。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最后的三剂良药犹如一把利剑,斩断了病魔的最后一丝纠缠。患者欣喜若狂地发现,自己不仅摆脱了长久以来的病痛折磨,更是重获新生,迎来了健康美好的未来。

从本案例的诊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使得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时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