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336章 中医药调理绿带

每日医案 第336章 中医药调理绿带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绿带

[病案1]毛女士,一位35岁的妇女,在1981年8月15日第一次来到诊所寻求治疗。她表示,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她一直受到多色绿带状分泌物的困扰,质地粘稠且带有令人不悦的异味。此外,她还经常感到**瘙痒。尽管进行了白带检查,但仍未找到明显的病原体。

在就诊期间,毛女士还描述了其他一些症状。她经常感到胁肋胀痛,这使得她的胃部感到不适。胃脘隐痛是持续的,同时还伴随着口苦嗳气,呕吐涎沫等症状。她的尿液呈现出黄色,且量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她的肾功能出现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毛女士的病情,医生观察了她的舌象。舌质呈现红色,而苔黄腻。此外,脉象表现出细数。

[治则]泻肝清热止带。

[方药]龙胆草6克,黄柏6克,通草6克,甘草6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茯苓10克,车前草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苡仁12克,丹皮8克,红花5克。服6剂绿带明显减少,秽气除,又服3剂绿带止。因体虚乏力,后用健脾益胃之剂以理善后。

[病案2]马某,女,38岁。她一直饱受慢性盆腔炎的困扰,这种病痛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1982年10月15日,她来到医院就诊,希望医生能够为她缓解病痛。

马某的病情比较复杂,除了慢性盆腔炎之外,她还出现了其他一些症状。她的带下呈现绿色,质地粘稠,气味腥臭难闻。她的脘腹痞胀,面色晦暗,头晕心悸,口苦食少,时欲叹息。此外,她的月经也出现了问题,经水落后,经色紫夹血块。

医生为马某进行了检查,发现她的舌苔薄微黄,脉细弦。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6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川芎6克,红花6克,桃仁10克,枳壳6克,山药15克,桂枝6克,川牛膝10克,绿萼梅6克,甘草6克。服6剂绿带减,胃纳渐增。在上方基础上有所增减,处方为柴胡6克,绿萼梅6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牛膝10克,川芎6克,红花6克,桃仁6克,甘草6克,淮山药15克。服10剂绿带止,经期转正常,感头晕腰酸,以后用健脾益气和胃消导之剂以理善后。

[评析]病案1与病案2都是关于绿带的病例,但病因和症状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在病案1中,患者患有肝胆火旺,导致湿热互结,湿热下注带脉,从而引发绿带。针对这种情况,医生采用了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通过泻肝清热和止带的方法,使患者病情得以治愈。

而在病案2中,患者则是因为肝经湿热、肝郁侮脾和脾虚气亏等原因,导致瘀阻脉络,伤及冲任,进而引发绿带。针对这种病因,医生采用了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并使用了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方剂。通过使肝气疏散、郁阻消除、脾气恢复健康,最终使绿带消失,病情得到治愈。

尽管这两个病案都涉及到绿带,但其病因和症状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也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即相同的疾病,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