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340章 中医药调理白崩(二)

每日医案 第340章 中医药调理白崩(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白崩(二)

[病案]王某,一位63岁的妇女,近期饱受妇科疾病的困扰。在三天前,她开始感受到腰部剧烈的疼痛,伴随着白带的不规律流出,这让她非常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病情愈发严重。

在今天早晨,她突然感到大量白带犹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其颜色与清稀的鼻涕相似。面色苍白,显得虚弱不堪,她感到心慌气短,头晕目眩,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这种状况让她倍感担忧,不知所措。

在详细诊脉之后,医生发现她的脉象沉细无力,同时皮肤湿润。

[治则]固真元,止崩带。

[方药]红参10克,熟附片10克(先煎),黄芪20克,熟地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冲),白术12克,炙甘草5克,升麻3克,芡实10克,牡蛎30克,龙骨15克。服2剂药后心宁神安,带下减缓。于原方加怀山药一味,连服5剂。带下止,腰痛除。继服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以善其后,随访一年,带下病从未复发。

红参10克,熟附片10克(先煎),黄芪20克,熟地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冲),白术12克,炙甘草5克,升麻3克,芡实10克,牡蛎30克,龙骨15克。

服用了两剂之后,患者的心宁神安和带下减缓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于是,医生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怀山药一味药材,并让患者连续服用五剂。结果,患者的带下病症状完全消失,腰痛也得到了缓解。

为了巩固疗效,医生让患者继续服用补中益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在随访一年的时间里,患者的带下病症状没有复发。

[评析]前贤有训:白崩是带下之重症,白崩甚于赤崩,盖白崩者,气不能摄耳,故方以红参、熟附片、黄芪、鹿角胶、熟地为君固真元,龙骨、牡蛎、芡实固涩为臣止带下,白术、炙甘草健脾为佐,升麻升提为使。全方共奏补益止崩带之功,故病速愈。

在古代医学中,前贤们对妇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白崩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重症,其病程较为严重,甚至比赤崩更为严重。白崩的病机在于气不能摄,导致经血不固。因此,治疗白崩需要采用独特的方剂,以达到固真元、止带下的目的。

这个方剂的君药包括红参、熟附片、黄芪、鹿角胶和熟地,它们在补益止崩带方面具有显着的效果。红参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液、养心安神的功效;熟附片可温阳祛寒、通血脉;黄芪可补气固表、托疮生肌;鹿角胶能益精血、养肝肾;熟地则可滋阴养血、补肾益精。

臣药包括龙骨、牡蛎、芡实,它们在固涩止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龙骨具有收敛止泻、镇静安神的功效;牡蛎能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芡实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的作用。

佐药为白术和炙甘草,它们具有健脾的作用,有利于整体治疗。白术能健脾益气、除湿止泻;炙甘草能补中益气、润肺止咳。

使药为升麻,其升提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升麻具有升阳举陷、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这个全方共奏补益止崩带之功,对于治疗白崩等妇科重症具有显着疗效。因此,患者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病情往往会得到迅速的恢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