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420章 中医药调理伏卧睡

每日医案 第420章 中医药调理伏卧睡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伏卧睡

[病案]徐某,男性,5岁。1980年7月10日就诊。近日,炎炎夏日,恣意食用冷饮,渐见身体状况变差。面色发黄,肌肉消瘦,精神疲惫,乏力,口渴,渴望饮水,但进食后即刻呕吐,大便稀溏,腹部胀满,夜间睡眠喜欢趴卧。前一位医生使用消导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继而使用驱虫药治疗,但反而加重了腹痛症状。舌苔呈腻状,脉搏沉细。

[治则]温中燥湿,健脾助运。

[方药]党参6克,干姜6克,枳实6克,茯苓6克,炒白术5克,川朴5克,丁香3克,草果3克,炙甘草4克。3剂后,精神好转,呕吐消失,睡时已不伏卧,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3剂而愈。

[评析]脾胃虚寒病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这些孩子往往由于遗传因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在儿童中,脾胃虚寒病症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限。

中医古籍《素问·举痛论》记载,脾胃虚寒病症与寒气侵袭肠胃有关。因此,治疗这类病症应着重于温中燥湿、健脾助运,以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在中医治疗中,常用药物包括理中汤等。

理中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干姜、甘草。这些药材具有温中健脾、燥湿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引发的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长短适当调整药物组合,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例如,在病情较重时,可加入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以提高疗效;若病程较长,可加入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药物,以调节身体状况。

在症状得到改善后,可以继续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来巩固疗效。香砂六君子汤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砂仁为主要成分,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这种方剂对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引发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儿童脾胃虚寒病症时,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定期向医生反馈。如果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对于儿童脾胃虚寒引发的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应采用温中燥湿、健脾助运的理中汤加减进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以香砂六君子汤善后,以达到全面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标。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以确保及时就医和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