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422章 中医药调理喜笑症(癔病)

每日医案 第422章 中医药调理喜笑症(癔病)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喜笑症(癔病)

[病案]朱某,一名7岁的小男孩,于1973年5月11日就诊。这个孩子的问题始于3月6日早晨,当时他起床后突然大笑起来,持续约2分钟后才停止。30分钟后,他又开始大笑,这种情况在整个白天和夜晚反复出现,一天竟然发作了50多次。尤其在晚上,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朱某的父母已经尝试过使用镇静催眠的药物来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当孩子大笑时,他会时而笑得非常高兴,时而两眼直视,眼睛的小眼角还发红。朱某还喜欢咬手指和衣物,数分钟后,他似乎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然而,20分钟后,他突然惊醒,脸上泛起红晕,眼睛瞪得大大的,气喘吁吁,口角流出唾液,又大笑起来。

朱某还表现出其他一些身体症状,如腹部轻微肿胀、灼热感,大便时干时稀,味道臭秽难闻,小便短而呈红色,口干,舌头呈红色,舌苔薄黄,脉搏跳动有力。

[治则]清热,泄火,安神。

[方药]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9克,珍珠母30克(先煎),琥珀9克(先煎),竹茹9克,大黄4.5克。服2剂,药后4小时入睡,发作次数减少,一日一夜共发21次,口角流涎亦减,上方加人工牛黄3克(分二次冲服),药后腹泻二次,精神转佳,服药6剂后喜笑止,基本愈。为巩固疗效,将上方两剂为料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3克,患者愈。

[评析]《灵怄·经脉篇》是一部古老的中医经典着作,它详细地阐述了人体经脉的运行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在《经脉篇》中,有关于心包络经脉的描述,心包络是保护心脏的一层薄膜。当心包络的经脉出现问题时,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胸闷、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等。

本病例的主要症状是喜笑不休,这表明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了问题。根据《经脉篇》的指导,治疗应着重于心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医采用了黄芩、牛黄等药物来清心包络之火,珍珠母和琥珀则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同时,大黄、竹茹、生石膏等药物则用于清脾胃之热,以消除其他症状。

整个治疗方案旨在清热泄火、安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改善,喜笑不休等症状也得到了缓解。这充分展示了《灵怄·经脉篇》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对现代医学实践的启示。

当然,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并非完全对立的,它们在许多方面可以相互补充。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注重调整人体内部平衡,而现代医学则更侧重于病因和病理的研究,以及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总之,《灵怄·经脉篇》是一部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古籍,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我们应当重视对古典医籍的研究,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