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455章 中医药调理多发性抽动综合征

每日医案 第455章 中医药调理多发性抽动综合征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多发性抽动综合征

[病案]郭某,一名12岁的男孩,在1973年3月21日就诊。患者自四年前开始出现多发性抽动,表现为爆破状不自主发声,症状逐渐加重。在此期间,他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氟呱啶醇片、中药以及针灸,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声音低微。平日里,他性格孤僻且易怒,走路时摇晃不稳,四肢颤抖。此外,他还出现摇肩耸臂、张口歪嘴、挤眉弄眼等症状。令人惊讶的是,他每隔4到5分钟就会发出惊骇状犬样的叫声,尤其是在下午和睡前,症状更加严重。但当入睡后,这些症状会神奇地消失。

根据患者舌红、苔白腻以及脉象弦细微数的表现,中医辨证认为其病因为气阴两虚、肝风内动和风痰内扰。

[治则]泻肝熄风,安神镇惊。

[方药]琥珀末9克(兑眼),龙胆草6克,僵蚕12克,刺蒺藜12克,白芍15克,生栀子9克,虫蜕9克,蚤休9克,钩藤12克,花槟榔9克,茯苓9克。服4剂药后,四肢振颤、犬样叫声、挤眉弄眼明显控制。继服8剂药后患儿尚偶有叫声,肢体轻微摆动,自觉胸闷不爽,心烦少寐。肝风内动之势已减,而气阴两伤,风痰内扰之症相对突出,故治当益气养阴,清热化痰,佐以定惊安神。处方:明参30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百合30克,陈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12克,枳壳9克,竹茹12克,胆星6克,菖蒲6克,钩藤12克,磁石12克,琥珀末9丸(冲服)。服3剂,以后又用滋阴平肝,镇肝熄风,健脾益胃之法,调理善后。随访四年未见复发。

[评析]多发性抽动综合征在西医中没有明确的病名,然而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孤癖、暴躁的性格,这种性格特点容易导致肝气郁结。当肝气郁结时间较长时,可能会转化为火气,从而引发肝阳亢奋。此外,儿童具有纯阳之体,因此肝木(肝的功能)相对较强,两个因素叠加,更容易导致火气上升,形成风火交炽的状态。这种状态下,风火相搏,内窜厥阴(肝脏的阴面),从而引发肝风,导致抽搐、摇肩耸臂和突发性狂叫等症状。这与中医“渚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以及“肝病声呼多狂叫”的说法是一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火热消耗人体正气,损伤津液,导致气阴两虚;二是火邪炼液成痰,借助风火之势在体内流窜,阻塞经络,形成顽疾。患者会表现出形体消瘦、声音低微等特征,且病程顽固,治疗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气阴两虚,属于本虚标实的症状。病位主要集中在肝,与肝火素旺、化火生风和风痰内扰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化风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调整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