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四百七十七章中医药调理小儿多汗症

每日医案 四百七十七章中医药调理小儿多汗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小儿多汗症

[病案]席某,女,10岁。患儿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反复出现黑便症状已经两年了。在最近的诊断中,她表现出以下症状: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头颈部汗出如雨,四肢乏力而凉,舌质淡红,脉搏细弱无力。

[治则]温阳益气,养血建中。

[方药]生黄芪9克,炙黄芪9克,当归9克,三仙散9克,白芍12克,吴茱萸3克,肉桂3克,灸甘草3克,仙鹤草15克,大枣5枚,饴糖30克。服7剂后,肢体渐暖,汗出渐止,诸恙改善。半年后随访,面色红润,身长体重增加,诸症痊愈。

[评析]《诸病源候论》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着作,这部着作对虚劳病的描述非常详尽,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虚劳病是古代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其病机主要与阳气偏虚、津液发泄和汗液流失有关。古代中医认为,脾肾阳衰是导致虚劳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脾肾阳衰则会影响脏腑和肢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卫外不固、气不摄津,最终形成津液发泄的汗。

虚劳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气短、盗汗、消瘦等。古代中医治疗虚劳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药物、针灸、拔罐等,其中药物疗法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针对虚劳病的症状,古代中医治疗手段丰富多样,其中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的方法最为常见。

小建中汤作为常用中药方剂,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功效,对于脾肾阳衰引起的虚劳病具有显着疗效。其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等。桂枝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白芍能够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大枣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炙甘草能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黄芪、当归等中药以益气补虚、补血养血。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疲劳的作用,当归则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此外,肉桂、吴茱萸等中药具有温脾肾之阳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脾肾功能。仙鹤草则是一种养血止血的中药,对于虚劳病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小建中汤配合黄芪、当归、肉桂、吴茱萸和仙鹤草等中药,能够共同发挥温补脾肾、益气养血、固密腠理等治疗作用,对于治疗脾肾阳衰引起的虚劳病具有显着疗效。这种治疗方法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现代中医治疗虚劳病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现代中医学者在继承古代医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使中医治疗虚劳病的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例如,现代中医研究发现,虚劳病患者常伴有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灵活运用药物、针灸、拔罐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此外,现代中医还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调整心态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减轻虚劳病症状,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