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五百零四章中医药调理小孩皮质盲

每日医案 五百零四章中医药调理小孩皮质盲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皮质盲

[病案]谢某,男,2岁半。1978年4月27日就诊。病儿于十八天前因高烧抽搐持续四天,经中西医配合治疗后,烧退,但出现阵发性面部潮红。这种情况一般会在哭笑烦啼时发生,每天约发三四次。此外,病儿平时痴呆不语,不能行步持物,始发现失明。

眼科检查发现,病儿的双眼外观无异常,眼底正常。但是,他的舌质红,指纹紫。根据这些症状,医生诊断为皮质盲。

[治则]育阴潜阳,清心开窍。

[方药]枣皮12克,黄精15克,五味子5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黄连6克,龙胆草12克,粉丹皮12克,远志5克,菖蒲1.5克,朱茯神12克,生龙骨24克,生牡蛎24克,珍珠母30克。患儿共服此方22剂,于6月22日再次来院复诊时,已复明,神态与生活均恢复正常。

[评析]夫目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关系密切,与心、肝、肾三脏,尤为突出。盖心主血脉,诸脉皆属于目。目者,心之使也,目承气血供养而能视。又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目能视。肝虚则目昏暗无所见。肾主藏精,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肾之阴精耗损,则目昏暗亦无所见。在脏象学说上,心肝肾三脏,肾为肝母,心为肝子,三者互为资生,互为制约。而脏者藏也,藏而不泄,纳受各种精微物质以濡养全身。

小儿皮质肓,乃系高热后,火邪劫烁乙癸真阴,肾精不足,不能上济,则君火燔炽,心神受扰无其所主。乙癸同源,肾之阴精既耗,致水不涵木,肝失滋濡,必阳亢风动;目因失肝肾阴精之所养,是则虽轮廓无变,而神态可异,即视而不见为盲。现代医学大脑中枢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亦与心肝肾三脏有密切的内在关系。

如《内经》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说明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作用,为心所主。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魂,神之灵曰魂”。故情志之调节,视、听、触等作用方面与肝有关。“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由此可见大脑中枢功能之健全与衰减,与肾的作用也是相关联的。

故用平肝明目,滋肾育阴,清心开窍之品而获痊愈。中医理论强调五脏六腑、经络与目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调节气血,来达到治疗目疾的目的。中医认为,肝脏与目关系密切,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通畅,有助于眼睛健康。而肾脏在中医里是主藏精、主水的脏腑,肾阴充盈则能滋养眼睛,保持眼睛健康。心则主血脉、主神明,心神安泰有助于眼睛的功能发挥。

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大脑中枢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与心肝肾三脏的内在关系。因此,在治疗眼疾时,结合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优势,运用平肝明目、滋肾育阴、清心开窍等药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恢复视力,重获光明。

例如,对于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中医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调节气血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医学则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眼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缓解症状。二者结合,可以更好地针对病因,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此外,中医在治疗眼疾时,还注重整体调理,针对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例如,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导致的视力下降、干眼症等问题,中医可以通过调理脏腑、调节气血、改善生活习惯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视力,预防眼部疾病。

总之,在治疗眼疾时,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平肝明目、滋肾育阴、清心开窍等药物,结合现代医学手术、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更好地针对病因,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恢复视力,重获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