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545章 中医药调理淋巴结核窦道(瘰疬)

每日医案 第545章 中医药调理淋巴结核窦道(瘰疬)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淋巴结核窦道(瘰疬)

[病案]张某,一位27岁的年轻男子,在1979年7月不幸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右颈及右腋下淋巴结核。这种病状导致他在两个部位出现了破溃和窦道,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尝试了链霉素、异烟肼等抗痨药物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出现了长期低热和孔窦继续发展的现象。

1980年12月17日,张某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病痛折磨后,终于决定转至中医科寻求帮助。此刻的他,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他自觉疲惫不堪,无力应对日常生活的琐事。每天下午开始,他都会出现低热症状,一直持续到深夜。不仅如此,他还时常感到头晕,食欲不振,虚汗连连,夜晚睡眠中更是多梦连连。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张某的右颈部有一个9×7×12厘米的肿硬块,触诊时感觉外周坚硬,根盘散漫,甚至延及到了耳根部位。在肿块的中心,竟然有三个孔洞,皮下还有两个窦道,一个深2.4厘米,另一个深3厘米,孔处皮肤薄软,压痛明显,皮色呈现出红中带黑的病态。而在右腋下,还发现了一个5.4×2.8×2厘米的硬肿块,根基孤立,一孔一窦深3厘米,中央部分微皱陷,并不断分泌出难闻的脓液。

病理科的检查结果显示,张某患有的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其外层为上皮样细胞及郎罕氏巨细胞。同时,他的面色黯淡,舌头呈现红色,脉象则表现为虚大。

[治则]攻坚散结,活血化瘀。

[方药]蜥蝎500条,血竭花30克,蝉蜕20克,僵蚕30克,蜈蚣20条,川军20克,白芨20克,半夏30克,山甲30克,上药共为极细末待用。樟[1]木皮2500克(内层剪细炒微黄),海藻200克,片姜黄200克,皂刺200克,皂角子60克,夏枯草250克,土茯苓250克,萆薢250克。上药用大锅反复煎熬去渣浓缩药汁成浸膏,烘干再兑上备用药共研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每服2~3丸,日服2~3次,黄酒送服,近愈期白水送服。1981年1月14日,药尚未服完,颈部硬结尽消,质软,可见新生肉芽,瘘孔缩成浅至皮下,腋下孔接近全敛,表面光滑,肿皆消溶,皮外色泽皆正常。如法再配一料。2月2日来诊:局部硬结完全消散,表皮阜平,创面结缔斑痕落屑痊愈。

[评析]瘰疬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机多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肝气郁结会导致体内火气旺盛,进而炼液为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项或胸部,形成瘰疬病症。

在治疗瘰疬时,初期应以疏肝养血、解郁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中期则以排毒透脓为主,通过排毒促进脓液排出,加速病情的康复。后期则以养营化瘀为主,通过调理身体气血,促进瘀血的消散,加速病情的康复。

此外,滋肾补肺也是治疗瘰疬的重要方法之一。滋肾可以增强肾脏功能,促进身体代谢,有助于病情的康复;补肺则可以增强肺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本方是以《寒温条辨》升降散为基础,配伍蜥蜴等药物,具有收效较速的优点。升降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瘰疬等病症的治疗。蜥蜴则是一种具有解毒、清热、消肿等功效的药物,可以与升降散配合使用,增强治疗效果。

总之,瘰疬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机多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注意疏肝养血、解郁化痰、排毒透脓、养营化瘀、滋肾补肺等原则,配合适当的中药配方,如升降散、蜥蜴等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