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569章 中医药调理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

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

[病案]陆某,女,28岁,于1980年7月19日初次就诊。两年来,患者常感心悸,汗出,心情烦躁,甲状腺明显肿大,并逐渐出现双手抖颤,眼球突出等症状。在合肥某医院接受检查后,发现基础代谢率升高67%,放射碘131Ⅰ吸收试验结果为71.8%(24小时),而休息时心率高达126次/分。心电图提示为“房颤”现象。

在尝试了西医治疗后,陆某出现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因此决定改用中药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反而出现了精神恍惚、浮肿、气喘、彻夜难眠等现象。此外,陆某的舌苔呈红色,薄黄,脉象弦细数。根据这些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

[治则]清热化痰,行气散结。

[方药]白头翁45克,丹参30克,黄药脂30克,夜交藤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泽泻18克,琥珀6克(冲服),木通6克,柴胡9克,枳实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3剂后,畏热、汗出、气喘、浮肿大减,精神转佳。前方再进5剂,诸症续减,唯心悸尚存。原方去木通、泽泻,加枣仁、柏子仁、川断。服药20余剂后,患者自动停药,亦未再服他药治疗。至1980年10月复查:偶感心慌,甲状腺亦明显缩小,基础代谢率 18%,放射碘131I吸收率48.3%(24小时),休息时心率86次/分,心电图提示:“左室劳损”无“房颤”。

[评析]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中消”和“瘿瘤”范畴,与“气瘿”和“肉瘿”有较为相似的表现。该病症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气、痰、瘀三种病理因素相互交结,长时间累积化热,消耗津血,导致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应以疏肝缓急的“四递散”为主,辅以化痰软坚、晾血降火的黄药脂,以及白头翁清热解毒、入血凉血的功效(据报道,该药可治疗淋巴结结核、癔病性震颤、抖动、抽搐等病症,且含有类似强心甙样的成分);同时加入丹参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除烦安神。

在临床治疗中,医者运用这种治疗方法治疗了20余例患者。通常情况下,患者在使用3~6剂后即可看到明显疗效,而在使用20~30剂后,症状基本得到控制。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着、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此外,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等,以达到最佳疗效。总之,在治疗本病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