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571章 中医药调理浆细胞性乳腺炎

每日医案 第571章 中医药调理浆细胞性乳腺炎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浆细胞性乳腺炎

[病案]张某,一名24岁的女性,未婚,于1980年2月12日首次就诊。患者自述在1979年12月29日,她的乳晕部位突然出现了一个肿块,轻微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肿块逐渐增大并向**部位延伸。后来,由于局部红肿,她去了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医生怀疑她可能患有炎性乳癌,并为她做了钼钯x线乳腺摄片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区域有一个致密阴影,大小约为6×4厘米,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外形不规则,没有钙化灶,被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医院给予患者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注射治疗一个月,但病情并未好转,肿块反而有些增大。医生建议她进行单侧**切除手术。然而,患者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治疗,于是她寻求中医的帮助。经过中医检查,发现患者左侧乳晕10点处及**内上象限有一个大小为7×5厘米的肿块,质地坚硬且有结节。皮肤红肿、水肿、轻微发热,轻度压痛,且固定不移动。此外,患者的**呈线状部分凹陷畸形,据她自述,**自幼就有凹陷,平时常有臭味粉渣样物泌出。左侧腋下还发现了一个2×2.5厘米的肿大淋巴结,有压痛和活动性。因此,中医最终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治则]疏肝清热,活血软坚。

[方药]柴胡9克,赤芍9克,青皮9克,银花9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生山楂15克,蛇舌草30克,蒲公英30克,半枝莲30克。外敷金黄膏,隔日一次。服药三周后,局部红肿消失,肿块及腋下之肿大淋巴结缩小。原方加虎杖30克,又服三周后,肿块及脓下之肿大淋巴结全部消失。

[评析]本病在过去确实被认为是一种临床相对罕见的病症,因此,在手术前,能够正确诊断出本病的医生并不多见。由于本病具有与乳腺癌相似的临床表现,因此常常被误诊为乳腺癌。在手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中,才能最终证实本病。然而,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如今对本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也有了显着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本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准确和快捷。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检查等影像学手段,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本病,从而避免了误诊的可能性。

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尚无有效的西药,唯一的选择就是进行单纯的**切除或者区段切除手术。尽管手术对于本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因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医学中,关于本病的记载尚未出现。然而,根据中医的理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与**属肝经、**属足阳明胃经所布有关。当气血瘀滞郁结时,久郁化热,甚至可导致脓肿形成。因此,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主要是清热疏肝,活血软坚。通过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促进康复。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敷金黄膏的方法,以清热散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本病在临床上的确较为罕见,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对于这类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将会变得更加精确和有效。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