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584章 中医药调理肢端青紫症

每日医案 第584章 中医药调理肢端青紫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肢端青紫症

[病案]毛某,女性,42岁。该患者在1980年5月8日初次就诊。自述病程已持续三月有余,每当遇到寒冷天气时,她的两只手指会出现苍白和青紫的现象,当手指得到温暖时,症状会略有缓解。同时,她还伴有手指麻木、胀痛等症状。

毛某的面色显得有些萎黄,精神状态较差,表现出神疲乏力的状况。此外,她还经常感到心悸不适。在舌头上,可以观察到微腻的苔藓,舌质呈淡紫色。脉象方面表现为濡脉。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医生对她进行了血清冷凝结试验,结果呈阳性。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方药]川桂枝5克(后下),熟地黄10克,上肉桂3克(后下),黄芪15克,鹿角片10克,白芥子8克,炙麻黄3克,炮姜4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5克。服5剂后,肢麻、指冷青紫已减,惟觉左臂酸痛,遇寒则甚,且经行愆期,量少色紫。原方又服5剂后,诸症又大为减轻,但停药后又小作。宗前方去桃仁、红花,加当归10克,制川乌6克。服上药5剂后两手恢复正常,迄今未发作,仅在接触井水后微感肢麻乏力。复查血清冷凝结试验已转阴性,而告痊愈。

[评析]本案涉及的病状源于阳虚内寒,这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指的是人体内的阳气不足,导致体内寒气过重,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患者体内,这种阳虚内寒使得阳气无法正常分布到四肢,进而引发肢端青紫症状。这种症状表现为四肢末端皮肤呈现青紫色,伴有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阳虚内寒这种病症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长时间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体阳气不足,进而引发阳虚内寒。因此,预防和治疗阳虚内寒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针对这种病症,中医采用了一种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调整患者的体内环境,促进阳气回升,驱散体内的寒气,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医生们采用了阳和汤为基础方剂,并结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中草药以活血化瘀。这些中草药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症。

此外,医生们还特意加入了黄芪这一中草药。黄芪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益气作用,能够振奋阳气,激发血液运行。通过黄芪的加入,医生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平衡的体内环境,以促进患者体内阳气的回升,从而更好地驱散寒气,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为了使治疗更加全面,医生还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同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经过这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着改善。肢端青紫症状逐渐消失,麻木和疼痛感也减轻了许多。这表明,中医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症。当然,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阳虚内寒这种病症,中医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温阳散寒、活血通脉,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症,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