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67章 中医药调理涎多头摇症

每日医案 第67章 中医药调理涎多头摇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涎多头摇症

[病案]平某,女性,现年38岁。自1981年7月11日开始就诊。患者体型丰满,患有高血压病史已有三年之久。在半年前,她突然发现自己唾液增多,甚至在说话的时候,唾液会不自觉地流出,唾液呈白色且清稀。同时伴有咽干、头晕、全身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了阵发性头部摇晃的现象,这种状况无法自控。在进行了多次检查后,医生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患者的血压值为20.0/13.3千帕(150/100毫米汞柱),属于轻度高血压。尽管她曾尝试服用中西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她的舌头呈现出淡紫色,舌苔呈现为白色且油腻湿润,脉搏则表现为沉细且无力。这些症状都表明,患者可能患有某种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为了找出患者的具体病因,医生建议进行更多的检查,如血液、尿液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确诊患者的病情。同时,针对患者的症状,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

[治则]健脾温中,活血通窍。

[方药]党参12克: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症状。

干姜12克: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痰湿困阻等症状。

炙甘草6克: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

炒白术15克: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痰湿困阻等症状。

茯苓12克: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水肿、痰湿困阻等症状。

半夏10克: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适用于痰湿阻滞、气逆呕吐等症状。

陈皮10克: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开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痰湿困阻等症状。

丹参24克: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心腹疼痛、瘀血阻络等症状。

红花10克: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络、疼痛等症状。

川芎10克: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络、疼痛等症状。

地龙10克: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湿热黄疸、水肿等症状。

钩藤12克:具有清热平肝、安神定惊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失眠等症状。

生龙骨30克:具有镇惊安神、收敛固涩的作用,适用于心悸、失眠等症状。

生牡蛎30克: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适用于阳亢、痰结等症状。

葱白3根:具有通阳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等症状。

患者在服用了这个方剂8剂后,症状减轻。医生决定去掉葱白,加入胆南星(一种具有清热化痰、解毒消肿的中草药),患者继续服用24剂,病情得到痊愈。随访一年后,患者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评析]该病起于高血压病中,主症表现为喜唾头摇,患者常伴有体胖、多湿、气虚等体质特点。这种病症的根本原因是中土虚寒,水湿不运,聚而为痰,上泛为涎。脾虚不升,清阳不能上举,清阳之窍反被痰阻,导致血脉瘀滞。头部失去阳气之温煦和阴精的濡养,因此出现头摇的现象。

治疗这种病症的方法是采用理中汤合二陈汤以温中健脾、燥湿化痰,通窍活血汤意活血通窍。另外,还可加入钩藤、龙骨和牡蛎等草药,以平肝潜阳,并兼顾其标症。这种治疗方法的思路非常清晰,疗效迅速显着。

首先,理中汤具有温中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脾胃虚寒的症状。二陈汤则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能,与理中汤相辅相成,共同治疗痰湿体质。通窍活血汤则针对瘀滞的脉络,活血通窍,有助于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摇症状。

钩藤、龙骨和牡蛎等草药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对于患者的多湿、气虚体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这些草药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因头部不适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这种治疗方法针对病症的病因、病机以及患者的体质特点,采取综合调理的方法,疗效显着且迅速。只要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病情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