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四十四章中医药调理失音(二)

每日医案 七百四十四章中医药调理失音(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05 08:38:51 来源:书海阁

失音(二)

[病案]李某,一名32岁的男性患者,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一直受到咽喉干燥的困扰,这种状况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感到喉咙干燥,难以发声,尤其是在需要多说话的情况下,喉咙更加疼痛,发音困难。

除了喉咙干燥,他还出现了气促、乏津的现象,时常感到头晕、额胀。夜间的睡眠也不安稳,经常被惊醒,醒来后喉咙立刻感到干痒不适,偶尔咳嗽,但咳出的痰并不多。

在详细观察了李某的症状后,医生发现他的舌苔较薄,脉搏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敛肺润燥。

[方药]党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天花粉12克,女贞子9克,枇把叶(去毛)9克,竹茹6克。药后咽喉部已觉稍润,不甚干燥,时时干咳,痰涎不易咯出,仍感头额晕胀,睡眠少,多言则气促乏津,四肢倦怠,疲乏无力,舌淡苔薄,脉细弱。再进益气养阴、润肺滋肾之剂:党参30克,天冬15克,生地黄15克,百部15克,款冬花12克,枸杞子12克,龟板胶12克,五味子4.5克,灸甘草6克,地骨皮9克,女贞12克。上方续服3剂,声音渐已恢复,多言亦不感气促乏律咽干,睡眠安稳,咽部痰涎消失,倦怠乏力亦日趋解除。再进滋阴润燥之品,调理善后,以巩固疗效。

[评析]失音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特别是在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中发病率更高。失音症的发生与声音的来源密切相关,声音源于肾脏,通过肺部发出,咽喉和会厌则是声音进出人体的重要通道。因此,在治疗失音症时,需要根据病情的虚实进行辨证施治。

失音症的病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如风寒、痰热等,属于实证,病情较轻,治疗时可采用疏散、清化的方法。内因则如肺肾阴虚,属于虚证,病程较长,主要因肾脏阴虚不能向上供应,肺部干燥,无法滋润所致。

失音症的发生原因多样,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案例中的患者,由于长期劳累、熬夜、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肺肾两虚,病程长达半年,对心肝功能产生影响,表现为气短、少眠、多梦等症状。

针对这一情况,治疗方案以生脉散为主,益气养阴,同时加入滋肾润肺的药物,以使肺部阴液充足,肾脏液体充盈。此外,还应注重患者的日常调养,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及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以减轻病情。

经过这样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声音逐渐恢复清晰。治疗失音症的关键在于根据患者的病因和体质,辨证施治,综合运用药物治疗、调养和心理疏导等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