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六十章中医药调理舌体肿痛

每日医案 七百六十章中医药调理舌体肿痛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05 08:38:51 来源:书海阁

舌体肿痛

[病案]黄某女,现年32岁,自述身体消瘦,体质阴虚,多年来一直饱受舌体肿痛之苦,疼痛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长达五六年。每当炎热的夏天来临,症状便加重,严重时甚至无法言语,饮食受限,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尽管曾经尝试过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就诊时,黄某女舌体肿痛严重,无法言语,咀嚼困难,口渴难耐,心烦意乱,胸闷发热,心情烦躁不安。检查发现,她的舌质呈鲜红色,边缘及尖端有六七处粟状疹点样的隆起,触诊时舌体坚硬无比。此外,她的脉象呈现数而有力。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大黄10克,川连8克,黄芩10克,大青根15克,3剂后,症状消失。后以养阴之剂调理半月收功。

[评析]丹溪曰:“凡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中医理论中,口舌生疮这类症状通常是由于上焦热邪壅滞所引起的。在中医诊断中,脉象和病症是相互参照的,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病因。本例患者明显表现出心火亢盛的症状,同时伴有肾水不足。心火炽盛导致火炎于舌,从而引发口舌生疮。

针对这一情况,医者采用泻心汤方剂加大青根(即板蓝根),以达到清热泻火的目的。患者服用此方剂3剂后,口舌生疮症状明显好转,最终痊愈。

治病药不在多而贵在精确,这句话强调了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通过阅读这一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精确治疗。这不仅对中医医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普通患者提供了一种自我诊断和治疗的方法。通过学习这些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治疗的特点,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在诊断疾病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象、面色、体质等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病因和病变部位,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中药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症来选用相应的草药方剂,以求达到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祛病强身的功效。针灸则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达到调整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按摩、揉捏、捏拿等手法,使经络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同时,中医治疗也强调预防疾病,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调整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之,通过学习中医治疗的方法和思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治疗的特点,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中医治疗强调预防疾病、整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使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达到身心和谐的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