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零七章中医药调理外阴癌

每日医案 八百零七章中医药调理外阴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05 08:38:51 来源:书海阁

外阴癌

[病案]马某,女性,45岁,于1977年5月初诊。患者自1976年5月发现右侧大**出现一疣状硬结,6月时该硬结开始溃破。随后,她前往甘肃省医院接受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大**下1/3部位有溃烂现象,会阴部溃疡尺寸为5×4×1厘米,同时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呈阳性反应。11月4日病理报告显示:“外阴溃疡,溃疡边缘为复层鳞状上皮早期癌”。经过临床诊断,确定患者为“外阴癌晚期”。

在西医治疗方面,患者接受了5000伦琴的放射治疗,溃疡开始收敛至2×1厘米。然而,1977年2月溃疡再次扩展,疼痛加剧,因此患者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此时的患者,右侧外阴处出现一个约10×12厘米的硬性肿块,质地如同石头一般。肿块中央有一个约3×2×0.5厘米的溃疡,边缘隆起,质地坚硬,凹陷,底部平整,疼痛程度难以忍受。患者的舌头呈现出淡红色,无苔、皱裂,脉象表现为虚大浮数。

[治则]祛湿解毒,活血和营,扶正祛邪。

[方药]白花蛇舌草120克,生苡仁30克,僵蚕30克,生牡蛎30克,重楼15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没药9克,**3克, 蜈蚣10条,香附12克。每日1剂。服药五个月后,大便失禁,肛门流脓血,原有癌肿已部分变软和消退。但已浸润扩展至肛周,距肛门3厘米之右侧发生第二处溃疡,约为4×3×2厘米,距肛门5厘米处之左侧发生第三处溃疡,约2×2×1厘米。面色枯黯,不能起床,纳食不进,脉虚浮,舌淡无苔,且有皱裂。治以大补气血,解毒消瘀之剂:黄芪120克,当归30克,白术30克,生山药30克,生地30克,重楼30克,**9克,投药9克,香附12克,僵蚕15克,蜈蚣3条。每日1剂。服药后,溃疡逐渐收敛乃至愈合,纳食渐增,面色红润,闭经两年有余,今已复潮。检查:疮口愈合平整,阳性体征完全消失。1981年随访,病愈四年无复发,己于1979年5月恢复工作。

[评析]本案患者病症表现为邪气盛行,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肝脾功能受损,痰湿内蕴,毒邪泛滥。针对患者的病症,采用扶正解毒的中医治疗方法,并运用中药进行治疗,共持续六个多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使用任何西医药物和其他疗法。

在中药治疗方案中,白花蛇舌草和黄芪的用量分别达到了120克。白花蛇舌草的主要作用是益气扶正,帮助患者增强自身正气,提高免疫力;黄芪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以有效消除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的体质。此外,治疗方案还加入了和营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如蜈蚣,其作用是走窜破瘀,解毒散结。蜈蚣的每剂最大用量达到了10条,但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调养,加强锻炼,以提高疗效。经过六个多月的持续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邪气逐渐消退,正气逐渐恢复,气血亏虚、肝脾两伤等病症得到了有效缓解。最终,患者恢复健康,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本案例表明,在治疗邪盛正衰、气血亏虚、肝脾两伤等病症时,采用扶正解毒的中药疗法具有显着效果。同时,中药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中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