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九十章中医药调理强中症

每日医案 八百九十章中医药调理强中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4-21 15:33:31 来源:书海阁

强中症

[病案]该患者为一名25岁男性外宾,于1979年11月12日因";**异常勃起一周";入院治疗。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勃起,伴有茎中刺痛,坚举不收,影响日常生活,甚至穿衣、行走均感不便,夜间睡眠时症状亦无明显缓解。

患者既往体健,未婚,有正常性生活史。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先后使用安定片口服、冬眠灵肌肉注射、腰骶椎封闭麻醉等多种治疗方法,但经过十余日治疗未见明显改善,遂于11月23日转至针灸科进一步诊治。

查体可见患者体质壮实,但神情紧张,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表现为郁闷烦躁、惶恐不安。舌诊示舌尖稍红,苔薄白少津;脉象表现为弦而微数。小便颜色微黄。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为**异常勃起,中医诊断为";强中症";。

[治则]滋养肾阴,清泻肝胆。

[取穴]治疗采用电针疗法,选取以下两组腧穴进行交替治疗:

第一组穴位:太冲透涌泉、太溪、次髎。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之效;透刺涌泉可引火下行,达到补肾滋阴、引火归元的治疗目的;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可滋肾阴、降相火;次髎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调理下焦、通经活络的作用。

第二组穴位:三阴交、照海、神门、会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照海属足少阴肾经,具有滋阴降火之功;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可宁心安神、清心降火;会阴为任脉要穴,可调理下焦气机。

治疗方法:每日治疗一次,每次选择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采用双侧重泻手法,配合电针治疗,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经6次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且不再出现坚挺状态。共治疗12次,至12月10日患者症状完全恢复正常。后续观察半月,未见复发迹象,于12月21日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顺利出院。

[评析]强中一症,又名妬精,亦称阳强不倒。本病主要表现为**异常勃起。《灵枢·经筋篇》“足厥阴之筋病…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类证治载》阳痿论条下:“强中症,茎举不衰。”中医方药对本病论治实古亦有之,而针刺临床则属少见。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姑拟针刺试治。考前阴诸疾系肝、任、督之为病也,前阴为宗筋之所聚,足厥阴之经脉、经别、经筋、别络均循行于此。蹶阴属肝木,内藏相火:患者年轻,形实热盛,兼之有冶游史,一般是欲念萌动,心火偏盛,引动和火内炽,火性上炎,故阴器挺长坚举不缩;下焦突然伤阴,筋失濡润,筋脉燥急,亦可出现玉茎强硬不痿。肝与胆相表里,胆别贯心,故见神态紧张,郁闷烦躁,惶恐不安。茎中痛,小搜黄,舌尖红,津少,脉弦数,均属心肝二经热盛之症。其主要病机为肾阴亏虚,心肝火盛而致,治当滋肾阴而清泻肝火为法。取太溪、照海、太冲透涌泉,清下焦热邪,滋水涵木以泻肝火,三阴交调理肝肾,清理下焦湿热而泻相火,神门泻心火以安神;次髎泻膀胱热邪,通经活络;会阴通任督而调气机。数穴合用,有滋阴泻火之功,使水足而火自制,肝木自宁,其病向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