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1980:我要当公务员 > 第168章 又一次备受质疑的王书记

“我是你的妻子,你是我的丈夫,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你,我也无条件支持。”苏静秋说的很干脆。

王笠纶深情的看了妻子一眼,而后伸手指着窗外说道:“我想将澜庄镇所有的现代建筑全部推掉,打造一座真正的古镇,让这里成为临近三省一市的后花园,你也可以理解为搞特色旅游。”

苏静秋闻言确实面露惊讶之色,大力修缮古建筑,恢复古代的面貌,连工业企业都要搬走。这确实如王笠纶自己说的一样,放眼当下的时代背景,就是违背发展趋势。

“老公,你应该是有自己的理由,在我还没听你讲述理由之前,老婆我也不得不说一句,你这还真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在拿你的政治前途赌。”苏静秋无奈的笑着说道,她虽然依然会选择支持王笠纶的决定,但也不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就赌一次吧,我相信不出十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尤其是禾城周边的几个大都市,到那时候群众除了物资追求外,精神追求一定也很需要,而旅游就是最简单的直接的一种方式,那时候旅游一定会形成庞大的产业,这也就是禾城的定位。”王笠纶要打造古镇旅游,也是基于对未来的发展,还有禾城的精准定位。

这里面有些话以前他也提到过,只是那时候没说搞古镇旅游,现在显然是已经有了详细计划。

“你这段时间一直找那些古建筑专家,应该就是为这事吧?那这次肯定是需要老苏出力了。”苏静秋很快就明白了,她也想到了苏雨农这次要出力才行。

王笠纶还没接话,顿了一下苏静秋又继续说道:“另外我们趁着这次过年,该去好好拜访一些老朋友了。赵叔过了明年就要退休,现在军中逐渐起来的,差不多就是和咱们同一代的了,往后就要多和这些哥哥嫂嫂走动。”苏静秋考虑的可能比王笠纶还远,也可能她明白了王笠纶一些没有说出的话。

赵有铮还有一年就退休了,但那些苏老爷子部下的子侄或者部下这几年也陆续提拔了起来。

如果几年前苏雨农黯然离场,那这股军中势力肯定也会树倒猢狲散,要么各奔东西,要么被蚕食瓦解,但苏雨农的以退为进身居高位,赵有铮也跟着独当一面,现在不仅好好的,还能在军中自成一系,这也是王笠纶未来的重要力量。

随后的几天王笠纶去了京城,除了与苏雨农密谈近两小时外,每天都要拜访好几个交好的人,其中在夏庭邺家里也呆了超过两小时。

等到春节结束,王笠纶回到禾城,上班后仅仅几天,他就抛出了令人震惊的古镇打造计划。

如果只是打造一个古镇作为旅游景点,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就是让人觉得思路比较特别,但是推倒所有新建筑,这就像平地起春雷,先是把人炸蒙了,然后是不绝于耳的议论。

而且几乎是一边倒的,都是说王笠纶此举浪费,要不是他名声还不错,估计直接就换成谩骂和讨伐了。

禾城当地更是群情激奋,甚至有人组织拉横幅,澜庄镇到处都拉着条幅横幅,阻止推倒那些楼房,舆论对王笠纶非常不利。

但是即便舆论再不利,他依然在政府层面推动着这件事,政府内部阻力也大,他就提出公开招标,让社会力量来做这件事,建好之后以经营权偿还债务。

这在此时也是比较创新的一种方式,相当于政府不出钱,由企业来出钱,然后产权所有权还是归政府,只是出资企业获得多少年的经营权。

但是这个古镇项目光推倒那些现代建筑,所需的赔偿费安置费就是小几十亿,还不要说后期打造古镇的花费,关键这些花费都是前期投入,未来至少五年都只投入无产出,几十个亿砸下去,算上利息怕是要近百亿了。

很显然这样的生意不会有人做,等到正式招标开始,仅有夏如春的夏华集团参与。

这件事在夏华集团内部也遭到了很大反对,因为谁都知道,一旦失败整个集团就只能等着破产清算,就是夏华集团这样的巨无霸,都不一定能填的下这巨大窟窿。

但在夏如春的坚持下,所有的反对都是徒劳的,毕竟在这位夏总眼中,就算一无所有又怎样?

既然有人出钱做这事了,拆迁对象也拿到钱了,除了过过嘴瘾反对的,其它的反对也就变得苍白无力。

不过当澜庄镇外围第一栋六层楼房被爆破拆除这天,许多报刊还是大肆报道了,这些报道还算客观,只是陈述了事件,然后说了禾城要打造一座原汁原味的古镇。

但是随着报道出现,看到一栋栋楼房被爆破拆除,化为一片片废墟,群众之中大部分声音还是质疑的。

接着在群众质疑之后,一些主流刊物,有人开始写一些评论文章,同样是质疑这种与当今时代发展相背的发展模式。

这个时候舆论争论算是被挑起了,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出来支持,而舆论场上的支持,多少还是要有些身份地位的才行。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大多数人都以为,这个时候王书记会亲自写篇文章,来阐述这么做的理由,至少他发声后,肯定会收获一些支持者的,但王笠纶这个主角其实迟迟都没有主动发声。

而第一批公开发表文章支持王笠纶这一举动的,也是世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竟然是那群整天窝在实验室,搞科学研究,与世界先进科学和理论接轨的专家学者。

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倒是很一致,站的是保护传统文化,虽然世界主流是科技发展,但传统的东西还是不该抛弃,渐渐的一种思路和观点也清晰起来,那就是发展不能丧失自我,现代化也要有自己的文化符号,而这些传统建筑就是属于国朝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