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1980:我要当公务员 > 第26章 建立乡镇企业

重生1980:我要当公务员 第26章 建立乡镇企业

作者:陈拙不冷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23:44 来源:书海阁

很快周元义回到办公室,此时王笠纶正将那些书摆在桌上,从书页里一张张的拿出美元。

“好家伙,你是怎么做到的?”看着桌上的美元,周元义也是非常难以置信的问道。

王笠纶有些不好有意思的笑了笑,第一句话却是非常的谦虚:“原本以为只是一件小事,所以乡党委在请示了区里后就派我去京城试试运气,没想到遇见的那位南韩商人非常豪爽,第一单就定了三万多美元,这里是六千美元的订金,后面该怎么做,还得县委县政府和周书记您来掌舵。”

不得不说王笠纶确实会做人,一开口先说明了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报告给周元义,而且他始终说的是乡党,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一人身上,最后一句又是明确的表达了,这件事的政绩最终会算在周元义这个县委书记身上。

因为现在只收了订金,生产并没有开始,现在周元义接手,可以开始组织生产,最终那三万美元的尾款到位,就是周元义这个县委书记漂亮大的政绩。

都是人精自然不用把话说的太明白,随即周元义拍着王笠纶的肩膀说道:“这趟辛苦你了,给我详细说说事情的经过。”

“小赵,把门关上,这件事先不要向任何人说。”接着周元义又吩咐赵科长把门关上,叮嘱暂时不要声张。

但他没有让赵科长离开,显然是告诉王笠纶,赵科长是他自己的人,既是对赵科长的信任,也有让王笠纶和赵科长以后大多沟通合作的意思。

接着王笠纶就将如何发现石锅,想到南韩非常流行,萌生了将石锅出口的想法。

当然他在说这个过程时,有些地方略微做了润色加工,比如在乡党委讨论时,王笠纶就说几个乡干部都非常支持,大家还集思广益云云,功劳是属于他们峪平乡党委集体的。

另外就是王笠纶在对周元义说到自己京城有朋友时,将刚认识的苏静秋说成了认识很久的样子,另外夸大了一些李世贤的身份和实力。

实际上李世贤是南韩财阀家族不受宠的次子,是失去了继承权的弃子,但在王笠纶的表述中,李世贤成了实力雄厚,想要自立门户的南韩新财阀。

这些话也不能说是假话,只能说虚虚实实,就看听的人自己怎么脑补了。

“书记,刚好六十张,六千元整没有错。”王笠纶在讲述事情经过的时候,赵科长便开始继续清点那些美金。

赵科长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一点损坏,毕竟这是面值一百的大钞,而且还是美金,换成国币一张就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

“不过这美金咱们也只在电影上见过,咱们县恐怕都没有能辨别真伪的,另外这么多美金是不是要上交国家?”赵科长看起来是那种性格谨慎之人,不过他终究是小地方的干部,局限性还是不小,首先想到的只是上交国家。

其实关于美金的真伪,不用别人鉴定,王笠纶拿到时就确定是真的了。

这个时期甚至十几年后,见过实物美钞的人也不多,但王笠纶上一世终究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他也大量接触美金,真假一看便知,这些都是正经的美钞。

“真假是没问题的,我在京城时已经托朋友看过了,当时她还建议我在京城总行兑换后再回来,但我觉得这事还是该县里出面,所以我直接带回的美金。”王笠纶看似随意的说道,可这话也非常有讲究,赵科长一时没反应过来,但周元义是瞬间就明白了。

“嗯,笠纶同志做的很好,至于兑换的事,别说咱们县里了,地区也兑换不了,这事最后还得经过省里协调。这样,笠纶同志今晚先在招待所住一晚,小赵你让周师傅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去地区一趟。”周元义立刻安排起来,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比眼前这些更重要了。

周元义也深知,王笠纶如果拿万把块钱回来,其实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但是这六千美元,足以让他周元义的名字,让省里的领导都念念不忘。

王笠纶自然也明白周元义要做什么,他表示服从安排,这些钱现在算是上交给县里了,自己就去招待所安心住下。

这一夜王笠纶睡的很踏实,而周元义却是一宿没睡。

晚上十点左右,周元义来到了文城地区,在地区大院连夜拜访了地委书记。

当地委的谢书记听到周元义讲述,并看到足足六千美元后,也是激动的连连称赞。

然后第二天一早,地委谢书记带着周元义,两人又奔赴省城,找到了分管省委日常工作的常务书记谢天来。

此时的省委领导机构还未改革,班子的第一责任人自然是第一书记,然后还有另外好几个书记,比如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书记,分管工业的工业书记,分管文教的文教书记,除了第一书记外,其它的都只相当于后来的副书记或副省长。

“谢书记放心,我们地委和县委,一定将这件事作为重中之重,保证在合同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为我省创造外汇收入。”在谢天来面前,地委谢书记连忙表态保证,明显是当成一场政治任务了。地委这位谢书记来省里直接就找谢天来常务书记,加上两人都姓谢,要说一点关系没有,估计也是没人信的。

但这其中的因果没人关心,周元义不关心,王笠纶更是不会关心。

当天在谢天来的协调下,周元义就在省城拿到了接近九千元的国币现钞,汇率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的,而那美元自然是通过省里上交国库,然后划转外汇管理局了。

“回去之后,这件事要当成你们县里主要工作任务来抓,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工作进度也及时向地委汇报。”在回去的车上,地委谢书记再三叮嘱周元义。

周元义回到徽山县已经是当天傍晚了,他没来得及休息,立刻前往招待所,在见到王笠纶的第一时间,就将近九千块钱摆在了王笠纶面前。

“这些钱县里一分不动,你有什么想法大胆去做,我无条件在这件事上支持你。”周元义表现出对王笠纶的无比信任。

这一天的奔波,周元义其实思考了很多,作为京城大院出来的子弟,他比任何基层干部都更想做出成绩。

但有些事情真是时也命也,周元义来徽山县已经三年了,也出过不少举措,不可谓不大胆,也不可谓不开明,但受制于种种因素,他所做一切都收效甚微。

就像年初顶着压力给知青干部编制,到头来全县留下的还不到十个,这事可没少受嘲讽。

不过现在一切都过去了,至少这几个知青里,出了一个王笠纶,而有这一个就足够了,现在周元义也将王笠纶当成了自己的福星。

“回来的路上我也想了很多,我认为要把这件事做好,必须有一个主体,并且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石锅作为出口商品,也要有严格的工艺标准。所以我的想法是办新型企业,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生产。”随即王笠纶就说出了想法。

乡镇企业这个时期不是没有,不过大多还属于社队企业,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草台班子。而王笠纶要建立的,是后世那种真正市场化和全新管理模式的企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