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以红警踩列强 > 第311章 消息传开

我以红警踩列强 第311章 消息传开

作者:西瓜长在杏树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5:49:50 来源:书海阁

欧阳询率领着麾下队伍,一路历经艰难险阻,在重重围堵中左躲右闪,好不容易才逃出了天津城。

起初,欧阳询心中的计划是挥师北上,朝着京城进发。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作对,当他们行至廊坊时,却被官兵无情地截住了去路。

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爆发,尽管欧阳询凭借着出色的指挥与兄弟们的奋勇拼杀,成功击退了敌人,可己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手下折损了百余人,如今仅剩下400多人。

残酷的现实让欧阳询明白,北京已然是去不得了,无奈之下,他当机立断,决定转道朝着北方行进。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因素,便是北方有赵国强这一强大的势力力。

队伍一路辗转奔波,从廊坊来到了秦皇岛,原本计划着从秦皇岛出山海关。

可谁能料到,自从欧阳询与赵国强达成合作共识后,老佛爷竟察觉到了风声,迅速加强了山海关的驻军力量。就这样,欧阳询一行人被无情地堵在了山海关内,进退两难。

所幸清兵并未追击,欧阳询等人得以在秦皇岛市周边扎下营寨,稍作休整。

在此期间,他们一边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一边积极在四周招募人员,试图扩充自己的队伍,壮大力量。

这一日,手下匆匆赶来,将最新探听到的关于华夏军的消息报告给了欧阳询:

“报告!从关外来的人口中得知,眼下那伙给予咱们帮助的华夏军正在四处招募农民和普通百姓,前往他们新占领的土地。

而且,他们给出了极为丰厚的条件,说是按人分地,每人能获得五亩地,并且在新分的土地上,三年内无需交税。不过,华夏军也明确说了,那地方气候十分寒冷,只适合种植麦子、土豆和一些时令蔬菜。”

欧阳询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激动地说道:

“这赵大人,那可是咱们华夏民族的新希望啊!就冲那日他二话不说送给咱们枪支弹药这份恩情,咱们也得帮他一把。

你赶紧去通知手下的兄弟们,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记住,不需要刻意大肆宣扬,就凭这如此优厚的条件,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华夏百姓来说,那简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要知道,那可是土地啊,还是三年不用交赋税的土地!你看看如今有多少普通民众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再加上连续三年的旱灾,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咱们把这消息放出去,肯定会有大批民众不顾一切地出山海关,前往华夏军的领地。如果咱们能借此机会跟出去就更好了”

手下当即应道:

“那是自然,华夏军对咱们的帮助,咱们肯定铭记于心,赵大人的恩情也一定要还。我这就立马去把消息传出去。”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这条消息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秦岛、糖山、天津、京城,乃至整个河北地区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村庄里,一位面黄肌瘦、满脸沧桑的老者,忧心忡忡地对着身边的老伙计说道:“唉,老李,你说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啊?”

被称作老李的男子,满脸愤懑,疯狂地吐槽道:

“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我都打算去试一试。你瞅瞅咱们现在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就算是我家,在这村里还算过得好点的,可再看看其他人,东头的老孙头,都六十岁的人了,竟然活生生被饿死了。

要是儿女手里有余粮,怎么可能发生这种悲剧?

我年轻的时候,虽说也在青帝国的统治下也有压迫,但好歹还能吃饱饭,看着自己的孙子一点点长大,心里也觉着踏实。

可自从十几年前开始,这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赋税年年增加,土地还接连被地主兼并。这几年收成更是差得要命,没办法,我只能把土地全卖给地主,给人家干活换那点可怜的粮食。

可这点粮食,除了给儿子孙子吃,到我嘴里的就没剩多少了。我打算拼一把,带着儿子、孙子去东北。虽说那边天寒地冻,可物产丰富,人口又少。

再加上华夏军给出这么好的政策,只要愿意往北走,就能得到大片土地。土地啊!自古以来对咱们华夏人来说,那可是最宝贵的东西,这诱惑谁能扛得住啊!”

老者听了老李的话,不住地点头,附和道:

“你要去的话,咱们一块儿。我家的日子也实在过不下去了,我那小孙子每天就只能吃一顿饭,还是我们全家人饿着肚子,省吃俭用才给他留出来的。再这么下去,他恐怕活不过一年,我们全家都得被饿死。咱们一起走,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咱们本来在这小村子里就是邻居。”

这个时代,邻里之间的关系淳朴深厚,远非现代社会可比。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常常住在百十来平的房间里,过着各自的生活,很多人甚至连邻居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与那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老李拍了拍邻居的肩膀,说道:“要是这样,那可太好了。咱们赶紧准备准备,明天就出发。人多力量大,一起走肯定比一个人强。”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整个河北不断上演。

大量饱受苦难的农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毅然踏上了北进的征程。

很快,这个消息随着人群的流动,传到了东山省。

东山省作为人口大省,与河北相比,土地兼并的情况更为严重,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更低,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消息一传到东山省,那些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实在活不下去的人们,纷纷响应,不顾一切地朝着北方进发。

此时,李三儿正在哈尔滨政务大厅里愁眉不展。

原来,赵国强早已下达命令,要求他招募大量华夏人前往占领的罗刹土地上进行建设。

然而,东北地区人口本就稀少,且粮食和物产相对充足,农民们只要肯辛勤劳作,便有大片土地可供开垦,基本都能过上温饱的日子。

因此,愿意响应号召、长途跋涉前往别的地方的人寥寥无几。

就在李三儿发愁之际,新任命的情报队长李小伟匆匆走进来,兴奋地喊道:

“李大人,李大人,好消息!”

李三儿之所以任命李小伟为情报队长,是因为李小伟是他大哥的孩子。

十几年前,大哥惨遭土匪杀害,李小伟一直跟着大嫂艰难度日,家中贫困不堪。

但这孩子从小就刻苦努力,在李三儿不断的接济下,还念了些书。

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李三儿不敢轻易托付他人,经过多次考验,他发现李小伟在情报工作方面颇具天分,而且这孩子性格执拗,有着坚定的信念,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出卖自己人。

看到李小伟如此可靠的品格,李三儿最终放心地将情报工作交到了他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