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 第108章 三万大军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第108章 三万大军

作者:墙绘夏子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5 09:01:15 来源:书海阁

皇后赵祺儿如往常一般,步入了庄严而肃穆的御书房。尽管从天牢过来,以及那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

赵成宇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府尹和方胡杰,也坐在两边的官椅上,茶杯都不敢动一下。见到赵祺儿进来,他的眉头微微舒展,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皇后轻手轻脚地走近,先是细心地为赵成宇斟上一杯温热的茶水,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这已成为他们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

“皇上,今日的茶,我特意选了配了新的味道,添加了少许菊花与桂花瓣,意在为您驱散冬日里残留的寒意,并带来一丝春意,您尝尝看是否合心意。”赵祺儿轻声细语,每一个字都如同春风拂面,言语间满是柔情与细致入微的关怀。她微微侧头,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赵成宇,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对丈夫深深的敬爱与期待。

赵成宇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在舌尖缓缓绽放,带着淡淡的菊花清雅与桂花的甜美,他赞许地点点头,却笑道:“皇后的手艺,比起以前确实是显不出特别的茶艺了。想来是这茶本身品质上佳,倒是让人难以分辨是你的茶艺提升了,还是茶太好了,掩盖了你平日的功夫。”

赵祺儿闻言,心中不由得一紧,被皇上突如其来的“批评”吓了一跳,随即又释然一笑,温婉地回应道:“皇上说得是,好茶的确是怎么泡都是不差的,能得皇上一句赞许,便是对臣妾最大的肯定。只是,臣妾更希望能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为皇上带来一丝惊喜与不同。”

赵成宇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他深知赵祺儿的用心,便故意逗趣道:“说起惊喜,我倒是想念你在边疆时,日日为朕煮的那一大壶山楂叶子茶了。那茶虽简单,却带着边疆特有的风土人情,清新提神,别有一番滋味。不如这样,一会上朝之前,朕想让你吩咐宫人烧水,再煮一壶那山楂叶子茶,让所有官员们也尝尝,如何?”

赵祺儿听后,眼睛微微发直,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边疆时的日子艰苦,她曾以山楂叶子煮茶,为赵成宇解渴提神,但那已是多时前的往事了,然而对赵祺儿来说,除了能跟在赵郢擎的身边,在边疆便是没有一件好事,那是她不愿意去回想的。

于是,赵祺儿只好用更加温柔的微笑掩饰自己的慌张,轻声道:“皇上倒是想起这样无用的旧事,这便吩咐宫人烧水,准备材料,定要让皇上和各位官员再次品尝到那熟悉而又独特的山楂叶子茶。”

说完,赵祺儿便吩咐一旁侍立的宫人前去准备,自己则留在赵成宇身边,继续为他整理着桌上的奏折,偶尔抬头,目光温柔地与赵成宇交汇,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彼此的默契与深情。

这两日,由于京城城门因故封闭,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与外界暂时失去了往日的繁忙交流。唯有那些十万火急的国事,才会被官员们利用城墙各处的秘密篮子,小心翼翼地传递进城,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赵祺儿深知这段时间对皇上而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她也担心那些人针对皇室和京城官员的事,看了一眼夷公主和云飞宇,没说什么,就叫来宫人交代事宜了。

夷公主紧锁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与不甘,再次向府尹追问:“难道就没有一点实质性的线索吗?整个京城,偌大的地方,难道就找不到一丝半缕可以追踪的痕迹?”她的目光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显然对于目前的状况感到十分不满。

府尹面露难色,双手微微一摊,无奈地说道:“公主殿下,微臣并非不尽心,只是目前搜集到的信息,确实都不是能直接指向真凶的。它们或零散,或模糊,仿佛是有心人故意布下的迷雾,让人难以窥其全貌。”

皇上赵成宇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神色凝重。他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京城,每一条线索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也可能只是误导的陷阱。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依仗城外的军队,扩大搜索范围,希望能从外围找到突破口了。”

方胡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他深知自己作为此次调查的关键人物,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忍不住向前一步,恳求道:“皇上,能否让微臣也出城一探究竟?或许,微臣能在外围找到些什么。”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府尹便已急切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不行!方大人,你现在的身份敏感,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奉皇上之命调查此事。你在京中,我尚能调动资源保护你,确保你的安全。可一旦你出了城,那就是孤身一人,面对的是未知的凶险,无异于羊入虎口,太过危险了!”

赵成宇闻言,也陷入了沉思。他理解方胡杰的焦虑与担忧,毕竟,谁不希望亲自揭开真相的面纱呢?但作为一个帝王,他必须权衡利弊,考虑全局。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方爱卿,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出去的确没有必要,我知道你在担心调查结果的真伪,担心有人从中作梗。但你可知道,假的消息,有时候也有它的用处。它可以作为诱饵,引导我们找到背后的黑手。所以,留在京中,用你的智慧和经验,从现有的线索中抽丝剥茧,或许才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一番话,说得方胡杰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自己作为调查者,不仅要勇敢地去寻找真相,更要学会运用智慧,从每一个细节中捕捉到关键信息。他深深一揖,语气坚定:“微臣明白了,定不负皇上厚望,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夷公主神色坚决,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她突然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不容反驳的决断:“赵哥哥,给我准备仪仗,我现在就要去往封地!或许在那里,我能找到解决这一切的线索。”她的决定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御书房内激起了层层波澜。

皇后赵祺儿闻言,脸色骤变,她急忙劝阻道:“夷妹妹,你这是胡闹!如今局势不明,连城门都因那诡异的死尸而无法打开,你如何能贸然出城?这不仅危险重重,更是对皇上的一片苦心置若罔闻!”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更多的是对夷公主安危的担忧。

皇上赵成宇也轻轻点头,神色凝重地附和道:“祺儿说得没错,夷妹妹,刚才府尹已经禀报,城门外遍布死尸的碎块,情况之惨烈,超乎想象。你若是让仪仗踩过那些无辜者的尸体出城,不仅于心何忍,更是将自己置于了极大的危险之中。”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夷公主的关切与忧虑。

然而,云飞宇却突然开口,打破了室内的凝重气氛。他站起身,目光如炬,声音坚定:“皇上,皇后娘娘,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夷公主此时出城,成为对方的‘活靶子’,是否会让对方的行动更加明显一些?我们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京城的城门一次次被惨剧笼罩,这样的事若不彻底解决,只会一遍遍地上演。”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对方显然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每一次的死尸事件,都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若是我们此时以夷公主的仪仗出城,做出一副要撤离京城的假象,对方必定会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从而出动他们最趁手之人来阻止。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就能顺藤摸瓜,一目了然地看清背后的真相了吗?”

云飞宇的一番话,如同一股清流,让御书房内的气氛为之一振。赵成宇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但也是一个可能揭开真相面纱的机会。夷公主则是一脸坚定,她的目光在赵成宇与云飞宇之间流转,似乎在寻找着支持与认同。

皇后赵祺儿虽然心中仍充满担忧,但她也明白,有时候,为了更大的利益,必须有人挺身而出,承担风险。她轻叹一声,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最终选择了沉默,用行动默许了这个计划。

夷公主见状,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她缓缓站起身,语气坚定而温柔:“赵哥哥,我愿意成为那个‘活靶子’,只要能为京城带来一丝安宁,我无怨无悔。”

赵成宇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个不是有没有‘诱饵’的问题,即便我下达命令,让你率军出城诱敌,最终难免还是要以武力相对。我们现在对敌人一无所知——他们的身份、人数、目的,统统是谜。既然无论如何都要诉诸武力,那为何不直截了当,直捣黄龙,何必还要费尽心机地设置什么‘诱敌制胜’的计谋?”

府尹闻言,脸上满是疑惑:“可我们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这如何是好?”

赵成宇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知道是谁?那就把所有可能有此体量、能做出此等胆大包天之事的人都抓来!试问,这世间能有多少人敢于愚弄朝廷命官、派遣杀手谋害公主和京城官员、甚至组织叛乱?这样的人,难道还能满大街都是?再者说,这都两天了,京城外竟然无一人前来救驾。那些有本事来救驾的人,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外头看热闹就没罪了?倘若此时敌国趁机来犯,我们岂不是要同时面对内忧外患?”

一旁的赵祺儿,眉头紧锁,接过了话茬:“二皇子和三皇子尚且年幼,怕是他们也未必能这么快收到消息。只是,我也感到奇怪,那些远方的郡王没有动静尚可理解,但城外的三万大军怎会毫无反应?还需等我们的飞鸽传书?”

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赵祺儿身上,等待着她的下文。

而此时的城外大营,粮草所在的大营正遭受着带着火的弓箭攻击。几个百夫长带领士兵奋勇抵抗,誓死要守住粮草,不让敌人得逞。

与此同时,蒙大将收到了从皇宫飞出的飞鸽传书。看到这封突如其来的传书,蒙大将心中猛然一惊。他心中暗自思量:京城离此不远,要么派人快马传信,要么点燃城墙上的狼烟示警,怎会选择飞鸽传书这样既不可靠又显得鬼鬼祟祟的方式?

蒙大将并非完全不知晓前两天京城城门发生的叛乱。当时,他也曾派人前去探查。待探子赶到城门时,那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城门上的张副将也称并无大碍,只说京城将要封城宵禁。蒙大将听后,自然也就没有再多想。

然而,此刻的飞鸽传书却让他心中生出了诸多疑虑。他凝视着传书上的字迹,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盘算着京城内可能发生的一切。他深知,这场叛乱背后定有更大的阴谋,而他,作为城外大军的主将,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

很快,帐篷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嘈杂的呼喊,打破了原有的宁静——粮仓被火攻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蒙大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深知粮草对于大军的重要性,更明白这场突如其来的火攻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他迅速下令吹响号角,那号角声尖锐而急促,穿透了夜色的寂静,也穿透了每个人的心房。很快,几个副将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神色匆匆地冲进了帐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疑惑,显然,他们都以为大将是因为粮仓被攻才被紧急召集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