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 第41章 高凌燕决心为帝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第41章 高凌燕决心为帝

作者:墙绘夏子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6 02:09:41 来源:书海阁

高丞相的手指不自觉地在大腿上摩挲着,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与思索的体现。他低声而沉重地问道:“那太子呢?这孩子,既是凌燕与你血脉相连的儿子,也是应国天王朝万众瞩目的一国储君,他的未来,该如何抉择?”他的声音里藏着对太子深深的关怀与忧虑。

赵成宇轻轻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抉择的复杂情绪。“这正是我想与丞相深谈之事。太子,他站在了一个岔路口,一边是继承我的皇位,成为这片土地上的至高统治者;另一边,则是前往云南国,接管那里的一切,成为另一片天地的王。这两条路,哪一条更适合他,哪一条又是他心中所愿?”

高丞相闻言,眉头紧锁,下意识地想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却发现自己同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那当然是……是……”他的话语中断,显然,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太过错综复杂,即便是他这样的智者也难以立刻作出决断。

“留在我国,虽能承继大统,但皇后非其生母,后宫与前朝的暗流涌动,恐会让太子的大权旁落,或是陷入无尽的争斗之中。”高丞相缓缓分析道,“而若去了云南国,虽然地位上或许有所不及,但那里毕竟是皇后的故土,有她在,太子至少能有一个稳固的后盾。只是,从一国储君降为郡王,这其中的落差与不甘,又该如何消解?”

赵成宇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高丞相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云泥之别,自然容易分辨。但如今的情况,却是两者各有千秋,难以割舍。这不争第一,便似争第二的选择,确实让人为难。”

高丞相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必急于求成。不妨先让高家子弟前往云南国,暗中布局,数年之内,至少要在农、工、商三业上站稳脚跟,为皇后在云南国构建起一座坚实的堡垒。到那时,太子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有足够的依仗与底气。”

赵成宇闻言,微微点头,但随即又面露难色。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件,递给了高丞相。“丞相言之有理,但有一事,却是刻不容缓。这是皇后发来的急信,我要在这个月内举行赵祺儿的封后大典,以正名分,安定人心。”

高丞相接过信件,拆开细读,脸色逐渐变得凝重。他深知,皇后的这个决定,不仅关乎她个人的地位与尊严,更与太子的未来紧密相连。“既然如此,老臣愿全力配合陛下,确保封后大典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加紧对云南国的布局,为太子的未来铺设道路。”

赵成宇轻叹一口气,目光中满是深沉的忧虑,他缓缓说道:“我也曾设想过,让太子成为横跨两国的储君,但这非易事。除非高家能在两国都达到无人能及的地位,否则,这样的身份只会让太子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成为众矢之的。再者,太子年幼,尚未定亲,未来的联姻之事也是不容忽视的考量。无论是为了稳固两国关系,还是为了太子个人的幸福,我们都需精心布局,让太子的后宫充满来自各方的支持力量。”

高丞相闻言,心中已有了几分明悟,他轻轻点头,仿佛是在回应赵成宇的未言之意——太子未来的路,似乎已经指向了云南国。但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让思绪在脑海中翻涌,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头绪。

最终,高丞相决定先行退下,以整理自己的思绪并准备接下来的应对之策。他低着头,轻轻摇晃着脑袋,以此掩饰内心的波动,低声说道:“臣先行告退,到大殿上等候皇上。”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给赵成宇一个略显沉重的背影。

朝堂之上,气氛因赵成宇的宣布而变得微妙起来。赵成宇并未提及太子的未来去向,只是简单宣布了即将为赵祺儿举行封后大典的消息。然而,这简短的一句话却足以在朝臣间掀起轩然大波。

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疑惑不解,问道:“怎么皇后还未归来,就急着另立她人为后?”有人则是对赵贵妃的上位表示理所当然:“赵贵妃本就是皇上的发妻,她早就该是皇后了。”更有人猜测起皇后的意图:“皇后这是不打算回来了吗?怎会突然传来急信,让赵贵妃取而代之?”

面对这些议论纷纷的声音,高丞相却显得格外沉默。他低着头,眉头紧锁,仿佛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内心的思考之上。朝臣们见状,也都不敢轻易站出来发表意见,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大人。

赵成宇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却又迅速归于平静。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这是我自家的事,今日与诸位提及,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告知一声。接下来,我们还有许多国家大事需要商议,还是议事要紧。”

朝堂之上,众人面面相觑,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尤其是关于皇后娘娘未来的安排,却无人敢轻易启齿。这份沉默,既是对皇权的敬畏,也是对当前局势的微妙把握。每个人都清楚,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多余的言语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波。而在另一片战场上,高凌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洗礼。连日来的厮杀,让她几乎忘却了疲惫与恐惧,眼中只剩下无尽的战斗意志。但每当她即将失控,陷入疯狂之时,总有一个身影坚定地挡在她的面前,为她挡住前方的攻击,又小心翼翼地护住她的后方,那就是云飞扬。他的存在,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高凌燕前行的道路,也让她在血与火中保持着一丝难得的清醒。

南国虽然已在大战中元气大伤,军力几乎全灭,国库空虚,粮仓见底,但各地的郡王仍有一定的实力,再加上那些游离于正规军之外的土匪、民兵,他们如同散落的星辰,不时地给云家军的进攻制造麻烦,让军队的脚步不得不数次停滞。

夜幕降临,军营中灯火通明,高凌燕坐在营帐之中,手中紧握着高丞相传来的密信。信中内容简短而明确:高家将全力支持云家军,推动其带领军队一往直前;皇上已选定新都为云南国国都,并有意让云飞扬担任国王之位;而高凌燕若愿为后,则太子将前往云南国,成为新的云南国太子;至于赵祺儿,她将在月内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读完信后,高凌燕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她猛地站起身,双手一挥,将头上的发髻打散,任由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她放声大笑,笑声中既有释然也有豪迈:“好一个新局面!我高凌燕,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既然天意如此,我又何须再犹豫?”

这一刻,她仿佛卸下了所有的重担与束缚,整个人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

云飞扬见到高凌燕那突如其来的反应,心中一紧,误以为她是因信中内容而伤心欲绝。他连忙接过密报,匆匆浏览之后,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随即将密报递给了身旁的云老将军。云飞扬的眼中满是不解与担忧,他低声问道:“难道是皇上真的打算弃我们于不顾了吗?”

云老将军接过密报,仔细研读片刻,而后摇头叹息道:“不会,皇上若真要弃云家军不顾,高丞相又怎会不遗余力地资助我们?这其中的深意,恐怕另有乾坤。”

高凌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她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望着两人,缓缓说道:“你们还没看出来吗?高家不仅支持我收复南国,更在为我铺就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意味着,我高凌燕已经无需再受限于皇后的身份,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的未来了。”

云飞扬闻言,更加一头雾水,他挠挠头,在营帐内焦急地转圈,试图理清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云老将军则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他仿佛下定了决心,大步走向前,拉着儿子云飞扬一同向高凌燕跪下。

“高凌燕,从今往后,您就是云南国的女帝!”云老将军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若您不嫌弃,我云家愿誓死效忠,我的儿子云飞扬也将成为您最坚实的后盾。至于太子,在云南国,他依然是尊贵的太子殿下。而云家军,从今往后,便是高家军,任凭您差遣!”

高凌燕听着云老将军的肺腑之言,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动。她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夺眶而出。她哽咽着说道:“云老将军,飞扬,你们真的不必如此。王位虽重,却非我所求。我高凌燕所求者,唯有自由二字。如今得偿所愿,已是心满意足。你们父子二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云南国需要你们这样的领袖。”

云老将军的目光温柔而深邃,他望着自己的儿子云飞扬,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他缓缓开口,声音中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皇后娘娘,请允许我这老头子说一句或许有些不合规矩的话。我的这个老儿子,我从小看着他长大,他的脾性我最是了解。都到了这个岁数了,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女人都没有,还不是因为他心里只有您一个人吗?就算他有能力自立为王,可我们云家,说穿了,大多是些只懂得舞刀弄枪、不识文墨的粗人,哪里有能力去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呢?”

说到这里,云老将军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再说了,皇上的密信里写得明明白白,是要让云南国由太子接手。这其中的意味,不就是说明,只要您成为皇后,太子也将顺理成章地成为云南国的太子吗?但您想啊,若是我们云家那些没头没脑的莽汉们知道了这消息,保不准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与其让他们在那里乱琢磨,不如您就干脆自立为帝,这样太子作为云南国的太子也就名正言顺了。而高家,他们若想在云南国发展,也自然会更加名正言顺,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

云老将军说到这里,语气变得异常坚定:“我们云家,从今往后,就一心一意地当您的御林军、边防军,誓死守护您和云南国的安宁。我们绝不会背叛您,更不会让您受到任何伤害。皇后娘娘,您就放心地自立为帝吧!我们云家,永远是您最坚实的后盾!”高凌燕听着云老将军的一番肺腑之言,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感动、感激、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在她的心头交织着。她深知,自己这一决定,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到云南国的未来。但看着云老将军那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眼神,看着云飞扬那坚定不移的身影,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云老将军,飞扬,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高凌燕保证你们云家每一个人都会到云南国享受几辈子的荣华富贵!”高凌燕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在这一刻,她仿佛已经看到了云南国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就在赵祺儿身着华服,头戴凤冠,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接受百官朝拜,即将举行封后大典的那一刻,南国朝堂外却风云突变。高凌燕,这位曾经的后宫佳丽,如今身披战甲,手持利刃,以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踏入了南国朝堂。她的眼神冷冽如霜,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恐惧。在一片惊愕与混乱之中,她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取下了南国国王的头颅,为这场权力的游戏画上了最震撼人心的一笔。

远在皇宫深处的赵成宇,正端坐于封后大典的仪式之上,脸上挂着惯常的威严与淡然。然而,当小框子匆匆递上里面藏着的是关于南国朝堂剧变的密报时,他的脸色却不由自主地阴沉了下来。心中五味杂陈,赵成宇不禁暗自感叹:果然后宫之中,这六位女子都是大女主光环。在这个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唯有确保她们的利益最大化,自己方能避免成为那无辜的炮灰或是令人憎恶的反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