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 第53章 自荐去云南国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第53章 自荐去云南国

作者:墙绘夏子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6 02:09:41 来源:书海阁

赵成宇再次收到高凌燕那熟悉而遒劲的笔迹所书的信件时,正值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整个皇宫,给这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凌燕,已悄然从一个后宫妇人,蜕变为了云南国首位女帝,她不仅稳固了政权,更是在那片原本只闻战鼓、鲜见文墨的土地上,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尽管此时的云南国的官员只有带过去的武将,但高凌燕的心中却有着更为长远的布局。

信中,高凌燕与云将军的智慧碰撞出了火花,他们深刻意识到,要想让云南国真正繁荣昌盛,仅有武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文治,以文武并重,方能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因此,他们不谋而合地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向中原王朝借调一批文官,以充实云南国的朝堂,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活力与智慧。

赵成宇,这位一贯以冷静着称的中原王朝重臣,拿到信后,眉头不自觉地紧锁起来。信纸在他指尖轻轻摩挲,仿佛在诉说着远方朋友的雄心壮志与不易。片刻之后,他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一大早将信件直接带到了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尤其是苏丞相与高丞相这两位位高权重之人的面前。

直接把信丢给平静而坚定地说:“你们看,高女帝和云老将军在云南国要跟我借一批文官。二位丞相,对于此事,你们是否已经有所筹备?对于那些愿意远赴云南,辅助高女帝的官员,本王有个提议,不妨让他们的女儿成为太子的侧妃,以示朝廷的嘉奖与拉拢。”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苏丞相与高丞相面面相觑,显然未曾料到赵成宇会如此直接且大胆地将这敏感话题提上台面。两位丞相的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思索。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对官员的一次征调,更是对国家外交、利益平衡的一次考验。而赵成宇的这一提议,无疑是将个人婚姻与国家前途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既解决了官员远赴他乡的后顾之忧,又为皇室增添了新的血脉联盟,实在是一招妙棋。

然而,这背后所蕴含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却远非表面上那般简单。朝堂之下,各路势力暗流涌动,每一位官员的心中都开始盘算着自己的得失,以及这趟未知旅程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赵成宇,则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以及对朋友那份深深的信任与支持。

赵成宇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朝堂之上,官员们或惊讶、或沉思、或窃窃私语,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而紧张。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了各异的神色。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中年官员,侍郎李谦,从队列中缓缓站了出来。他的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千钧之重,彰显出他内心的坚定与决心。

“启禀皇上,”李谦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鼓点般敲击在朝堂之上,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微臣家中尚有待嫁之女,年方二八,才貌双全,性情温婉,知书达理。若能为太子侧妃,不仅能为皇室增添一份光彩,更是微臣家族之荣耀。微臣深知,此行云南,路途遥远,风险重重,但微臣愿以身试险,远赴云南,为朝廷效力,也为女儿争取这份难得的荣耀。微臣愿以余生所学,为云南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赵成宇轻轻点头,声音温和而有力:“李侍郎,你的勇气与担当,本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紧接着,户部郎中赵明辉,一位身材瘦削、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也从队列中挺身而出。他的身形虽显单薄,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深处的坚定与勇气。他拱手行礼,声音虽不大,却字字铿锵有力,宛如山间清泉,清澈而坚定:“王爷,微臣虽无适龄女眷可献,但微臣自己愿往云南。微臣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云南虽地处偏远,却也是我中原大好河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臣虽不才,却愿以所学之经济之道、理财之术,为云南国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以尽臣子之责,以报国家之恩。”

赵明辉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子书生意气,那是一种对知识的自信,也是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旅途的微微忐忑,那是对未知挑战的敬畏;也有对国家大义的坚定信念,那是对民族未来的无限憧憬。他的身影在朝堂之上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一棵不畏风雨、傲然挺立的青松。

随后,又有一位官员缓缓起身,他是礼部侍郎周毅。年岁已高的他,鬓角斑白,但那双眼睛却依然锐利如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站起身来,动作虽显缓慢,但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仿佛每一步都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决心。他沉声道:“皇上,微臣家中虽有女眷需要照顾,但微臣更愿自荐前往云南。微臣在礼部多年,对中原的礼仪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与理解,或可为云南国带去一丝中原文明的温暖,促进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再者,微臣年事已高,此去云南,亦算是对自己一生所学的一次检验与传承,让微臣的余生得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发光发热。”周毅的话语里带着几分从容与淡然,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超脱,仿佛他已看淡了生死,只愿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过往的怀念,那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定追求。

赵成宇静静地听完周毅的一番肺腑之言,目光在他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与嫌弃。周毅的年岁确实已高,鬓角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赵成宇心中不禁暗自思量,这样一位年迈的官员,真的能适应云南那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吗?他的体力和精力,还能否支撑起他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然而,赵成宇毕竟是一位深谙治国之道的王爷,他很快便将这些个人的情绪压了下去,换上了更为沉稳和煦的笑容。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周侍郎,你的忠诚与担当,本王深感敬佩。但考虑到你年事已高,此去云南路途遥远,且环境可能与中原大相径庭,本王实在担心你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住这趟旅程的艰辛。”

周毅闻言,脸上并未露出丝毫的不满或失落,反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从容与坚定。他缓缓说道:“王爷的关心,微臣心领了。但微臣以为,年龄虽长,心却未老。微臣虽年迈,但尚有一腔热血,一颗为国效力的忠心。再者,微臣在礼部多年,对中原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这或许正是云南国所急需的。微臣愿以余生所学,为云南国带去一丝中原文明的温暖,为两地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尽一份绵薄之力。”

赵成宇看着周毅那坚定而执着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他深知,像周毅这样的老臣,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却是国家宝贵的财富。他轻轻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许:“周侍郎,你的勇气与决心,本王已尽收眼底。既然你心意已决,本王也不好再阻拦。但你必须答应本王,此行务必保重身体,若有任何不适,定要即刻返回,不可勉强。”

周毅闻言,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他再次拱手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多谢皇上成全,微臣定当铭记在心。此行云南,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王爷厚望,不负国家重托。”

赵成宇微微皱眉,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轻轻摇了摇头,似是对周毅的年龄再次表示了隐忧,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与关切:“周家要孙辈才有需要谈婚论嫁的女子了吧?周侍郎,您这可是把本王的话给提前了十几年啊。”言罢,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阵低低的笑声,气氛似乎在这一刻变得轻松了一些。

周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与无奈,却也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他缓缓说道:“王爷说得是,微臣确实年岁不小了,家中的子女也都已成人,甚至有的已有了自己的家庭。至于孙子辈,微臣确实记不太清楚了,他们还小,婚嫁之事尚早。不过,既然提及,微臣回去后定当细细询问,若有适龄的女子,也定献到宫中,就算是做宫女也是可以的,去云南国也都可以。”

赵成宇看着周毅那从容不迫的模样,心中不禁暗自赞叹。他深知,像周毅这样的老臣,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却是任何年轻官员都无法比拟的。而且,从周毅的话中,赵成宇也能感受到他对家族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大事的认真态度。

他轻轻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许与鼓励:“周侍郎,你的忠诚与担当,本王已尽收眼底。此事关乎皇家与大臣家的联姻,非同小可,你回去后细细询问,若有合适的人选,自会考虑。但你要记住,此事不急于一时,你务必保重身体,切勿因小失大。”

周毅闻言,再次拱手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激与坚定:“多谢皇上体谅,微臣定当铭记在心。此行回去后,微臣定当细细询问,若有合适的人选,定当第一时间向王爷禀报。”

在周毅之后,朝堂之上又涌现出几位积极要求调职云南国的官员,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理想与抱负,却都怀揣着同样的决心与勇气。

第一位是兵部郎中张伟。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张伟一直对边疆事务充满兴趣,他渴望能在边疆的广阔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站起身,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如钟:“王爷,微臣张伟,愿往云南。微臣在兵部多年,对军事策略与兵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定能为云南的边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紧接着,是工部员外郎李华。他身形瘦削,面容清秀,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凡的坚毅与执着。李华一直梦想着能将中原的先进技术带到边疆,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他站起身,声音温和而坚定:“王爷,微臣李华,愿前往云南。微臣在工部多年,对水利、建筑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定能为云南的民生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刑部主事赵雷。他身材高大,面容冷峻,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对正义的执着与追求。赵雷一直对边疆地区的法制建设充满关注,他渴望能在边疆地区推动法治进程,维护边疆的和谐稳定。他拱手行礼,声音沉稳有力:“王爷,微臣赵雷,愿前往云南。微臣在刑部多年,对律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定能为云南的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几位官员的表态,让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赵成宇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敬佩。他深知,这些官员的请愿,不仅仅是对个人前途的追求,更是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爱与责任。他们愿意远离繁华的京城,到边疆的艰苦环境中去,用自己的才华与热血,为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成宇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许与鼓励:“诸位爱卿,你们的勇气与担当,我已尽收眼底。云南国虽然前途不知几何。但你们将是云南国的开国大臣,我会给你们爵位让你们家族兴旺。”

随着赵成宇的话语落下,朝堂之上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