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 第80章 攻克兰陵国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第80章 攻克兰陵国

作者:墙绘夏子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6 02:09:41 来源:书海阁

然而,当她从赵成宇的书信中得知林逸被误会为丰国先国主的奸细时,她不禁感到一阵惊讶和惋惜。她觉得,像林逸这样的人才,居然会陷入如此尴尬的立场,实在是太可惜了。如今,在战场上再次见到林逸,她的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慨。她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林逸能够平安归来,让段正怀能够重用他,让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林逸和高凌燕各自投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中。虽然他们之间的立场和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却始终如一。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着。而林逸也深知,只有在这场考验中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实力,他才能重新获得信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起初,对兰陵国的征战之路似乎铺满了胜利的鲜花,每一步推进都如行云流水,顺畅无阻。兰陵,这个被迫卷入战火的国家,其底蕴之薄,几乎成了众人皆知的事实。它没有足够的兵士来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那些临时征召的士兵,脸上写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家的眷恋,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更不必提那难以为继的粮草供应,仿佛一场持久的雨季,让兰陵的后勤补给线变得泥泞不堪,随时可能断裂。

而云家军,则是这片大陆上赫赫有名的劲旅,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那如林般密集、锐利无比的长枪阵。在阳光照耀下的平原上,云家军的将士们身着银甲,手持长枪,宛如一片波光粼粼的银色海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战争的号角响起,兰陵国的士兵们勉强组成松散的阵型,心中充满了不安与绝望。他们之中,许多人甚至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战斗,手中的兵器在微风中颤抖,显得格外沉重。相比之下,云家军的士兵们眼神坚定,步伐沉稳,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胜利的鼓点上。

战斗一触即发,兰陵国的士兵试图以人数优势弥补质量的不足,但这一策略在云家军的长枪阵前迅速瓦解。只见云家军将士们迅速调整阵型,长枪如林,直指苍穹,随后猛然前倾,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壁垒。那些勇敢的兰陵士兵,还未及近身,便被密集如雨的长枪刺穿,哀嚎声、金属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残酷而悲壮的画面。

战场上,血雾弥漫,空气中充斥着铁锈与焦土的味道。兰陵国的将领,尽管骑乘着仅有的几匹战马,试图在混乱中鼓舞士气,但在云家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也显得力不从心。云家军的将领更是身先士卒,他们的身影在枪林箭雨中穿梭,每一次挥剑,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展现出惊人的武艺与指挥才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陵国的防线逐渐崩溃,士兵们开始四散奔逃,昔日的田野变成了修罗场,绝望与恐惧笼罩着每一个角落。云家军并未停下脚步,他们继续追击,但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更多的,是对那些无辜卷入战火者的同情与无奈。

兰陵国的国土,犹如一幅精心雕琢的山水画卷,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在这连绵不绝的山脉之中,即便是最英勇的战士,也不得不面对自然的严峻考验。山中居民虽多为老弱病残,但兰陵国历代先祖留下的智慧结晶——那些精妙绝伦的机关陷阱,却如同隐形的守护者,静静地守候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高凌燕,这位曾经的皇后,如今已登基为女帝,她的目光穿越了战场的硝烟,直指兰陵国的核心。面对兰陵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巧妙的机关设计,她并未选择以蛮力破之,而是下达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只围剿,不杀戮。”她的心中,或许有着更为深远的考量,既是为了减少无谓的牺牲,也是为了收服人心,为未来的统治奠定基石。

然而,兰陵国的地形之复杂,远超想象。即便云南国与丰国的联军势如破竹,仍有许多隐秘之地,如同迷宫中的死角,难以触及。这些地方,或是藏于深山老林之中,或是隐匿于峭壁险峰之巅,成为了联军推进的绊脚石。

就在整个兰陵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被联军占领之时,林逸,被一名宫人匆匆叫去,面见女帝。宫墙之内,气氛凝重而庄严,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

走进大殿,林逸见到了高凌燕,如今的她,身着龙袍,头戴凤冠,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尽管在她还是皇后之时,林逸也曾向她行礼叩拜,但此刻的感觉却截然不同。那是一种对权力的敬畏,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过往与未来交织的复杂情感。

高凌燕的目光锐利而深邃,她望向林逸,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林逸,你可知朕为何召见你?”

林逸心中虽有猜测,但仍恭敬地回答:“微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女帝高凌燕轻叹一声,那声叹息中蕴含着对局势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许,她缓缓道出心中的忧虑:“兰陵国虽已大半落入我手,但正如你所见,仍有不少地方固若金汤,犹如磐石,难以攻克。这些地方,既是兰陵国的最后屏障,也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朕深知你智谋过人,曾在朝堂之外,江湖之中,便已声名鹊起,年少有为。此次征战,你更是屡建奇功,朕都看在眼里。”她的目光落在林逸身上,带着几分欣赏与期待:“我记得,当初你做官之时,便已是江湖上小有名气的年轻人了。这几次战役,朕都有特别注意到你,你不仅勇猛,更难得的是那份冷静与智慧,比起那些丰国的百夫长,你确实要高出许多。因此,朕有意提拔你,封你为副将,助你更好地施展才华。”

林逸闻言,心中虽有波澜,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他深知,这既是荣耀,也是责任。然而,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若是要让我领兵去攻克山里的余孽,臣自当义不容辞。但请陛下允许,待臣凯旋归来之时,再行册封之礼。毕竟,战场之上,变数诸多,臣不愿因个人荣辱而分心。”

高凌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林逸的赞许,也有对局势的把握:“倒是朕急躁了,林逸,你果然是个深思熟虑之人。不过,朕也有朕的顾虑。你虽才华横溢,但初来乍到,军中之人未必能立刻信服于你。若是你带兵出征,而军中又有不服之声,恐怕会影响士气,更不利于战事。因此,朕希望你能先领命,以副将之名,逐步树立威信,待到时机成熟,再行出征,如何?”

林逸心中微微一动,他确实感受到了大殿之外,那股隐蔽而强大的气息,那是段正怀的气息,他虽未现身,但那份存在感却不容忽视。林逸知道,这是女帝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于是,他恭敬地行礼,道:“臣遵旨。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尽快在军中树立威信,以待出征之日。”

高凌燕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信任与期待:“好,林逸,朕相信你的能力。你且退下,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吧。”

林逸再次行礼,转身退出大殿。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兰陵国的征服,更是对自己能力的磨砺与考验。

段正怀从屏风后面缓缓走出,步履沉稳,目光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嘴角挂着一抹玩味的笑容,看向高凌燕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戏谑:“看来,当初是女帝您慧眼识珠,给了这个家伙走仕途的机会啊。”

高凌燕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自豪:“的确,当时他虽然是年轻学子中的佼佼者,才华横溢,但那份不羁的江湖气息,却让他受尽了文官的鄙夷。那些自视甚高的文人墨客,根本不愿意让他来做自己的手下或者学徒。他太孤注一掷了,为了证明自己,几乎走投无路。于是,我便让他见了我的儿子,让他先做了一阵子太子幕僚。在那里,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立下了一些功绩,才逐渐有文官愿意利用他与太子拉关系,从而接纳他。”

段正怀闻言,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几分轻蔑:“到头来,他还不是只是个没有根基、没有背景的家伙,随时可能被人取代。”

高凌燕轻轻摇头,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与他的能力无关,文官的能力其实没有高低之分,无非是所钻研的领域不一样罢了。但林逸不同,他文武双全,既有文人的智慧,又有武人的勇武。作为助手,他可以说是一把利器,无论放在谁的手中,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段正怀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看向高凌燕,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所以,你现在是在敲我的墙角,想要把我国这把精心培养的利器抢走吗?”

高凌燕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深意:“我只是想让你看清楚,谁才是值得你培养的人。林逸不仅有能力,更有潜力,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果然,林逸凭借着他在江湖中历练出的智慧和手段,很快就将第一个山头的防线瓦解了。这所谓的“山头”,其实是一片广袤的山脉,山中雾气缭绕,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但同时也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林逸早有准备,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中积累的生存经验,教导士兵们如何在大雾中辨别方向,如何避免迷路和陷阱。在他的指导下,这些原本对山林一无所知的兵丁们,竟然也能在浓雾中穿梭自如,顺利找到了兰陵国藏在山中的据点。

这些据点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强悍的士兵,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以及一些被迫参与抵抗的村民。当他们看到身穿士兵服饰的林逸一行人时,几乎没有做任何抵抗,就纷纷选择了投降。林逸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耐心地解释,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他们可以回到家中,过上安稳的生活,只是现在已经不属于兰陵国而是云南国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林逸信心倍增。他开始复制这种模式,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带领着仅仅百来号人,穿梭于兰陵国的几处大山之间。每到一处,他都先派出斥候探路,确定敌情后,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善于利用地形和天气,巧妙地布置兵力,进行攻坚和包围。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如同一支锐利的箭矢,穿透了一个又一个的防线。

最终,林逸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成功地将兰陵国的所有山头都攻克了下来。当他站在山顶,俯瞰着这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他知道,自己不仅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更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希望。而他的这段经历,也迅速在军中传开,成为了一段佳话。士兵们纷纷称赞他的智慧和勇气,而他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其实,兰陵国并不大,但它的群山环绕,物产丰富,使得这片土地既养人又养动物,宛如世外桃源。然而,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却因战争而陷入了混乱。丰国国主段正怀站在兰陵国的土地上,望着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山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名之火。他抱怨道:“我来这一趟,算是来了个寂寞吧?帮你们云南国占领了一个国家,自己什么都没捞着,还要带着这百来号人灰溜溜地回去。”

女帝高凌燕坐在一旁,撑着下巴,似笑非笑地看着段正怀。她缓缓开口:“怎么?帮你培养官员还是我的错了?你若真觉得亏了,那就把人都留下,我给你些马匹带回去,让你滚的时候滚得快一点。”

段正怀被高凌燕这番话怼得无言以对,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岂能轻易示弱?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说道:“那也不至于养不起这些人。只是空手回去,我如何向我的臣民交代?”

高凌燕轻笑一声,目光如炬:“你一国之君,要跟谁交代?怎么?你也生了个小畜生出来,要跟你抢皇位?”

这话一出,段正怀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深知高凌燕的言辞犀利,却没想到她会如此直白地戳中自己的痛点。他确实有个儿子,但一直未能确立为太子,国内政局也因此暗流涌动。高凌燕这番话,无疑是在揭他的伤疤。

段正怀被怼得没脾气,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他知道,与高凌燕硬碰硬只会让自己更丢脸。于是,他吩咐手下的人在云南国京城集市上采购了不少货物和牛马,准备带回丰国。

临行前,段正怀望着这片已经恢复平静的兰陵国土地,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未能捞到多少好处,但却也见证了高凌燕的智勇双全和林逸的出色表现。他知道,这样的对手,是值得敬畏的。

于是,他带着采购的货物和牛马,以及手下的士兵们,踏上了回丰国的路。而高凌燕则将一些将士继续留在兰陵国,巩固战果,为未来的和平与繁荣奠定基石。这场战争,虽然残酷,但也让两个国家之间,产生了新的理解和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