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 第84章 太子的立场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第84章 太子的立场

作者:墙绘夏子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6 02:09:41 来源:书海阁

此言一出,太子和高丞相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深思的神色。太子眼中的惊喜如同初升的朝阳,他对赵成宇的提议显然充满了期待和认可。他心中暗想,这不仅能解决当前的危机,还能为自己增添一份宝贵的政治资本,实在是难得的机遇。

高丞相则微微颔首,眉头微皱,似乎在仔细权衡着这个提议的利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很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皇上如此英明安排,确实能一举两得,既解眼前之困,又为太子立下功绩,实在是妙计。然而,太子年幼,涉世未深,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官员前去,都有可能遭遇反军的阻挠,更何况是太子亲自前往?风险确实不小啊。”

珍妃的哭声在此时渐渐停歇,她抬头望向赵成宇,眼中闪烁着感激与信任的光芒。虽然她的脸上仍然挂着泪痕,但那份无助与绝望已经大大减弱。她擦干眼泪,坚定地说:“我跟着太子一起去!”

赵成宇闻言,眉头一皱,他深知珍妃的性情和实力,不由得提醒道:“珍妃,你虽然聪慧过人,但在朝政上并没有太多的实权。对付几个普通的官员或许你还能压制,但郡守显然非同小可,连你都碰了壁,不得不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求助。因此,你跟着去恐怕也无济于事。”

高丞相闻言,也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既然如此,那只能请出苏丞相了。苏丞相老谋深算,威望卓着,又精通兵法,由他出面,定能稳操胜券。”

赵成宇闻言,微微点头。他深知苏丞相的能力与威望,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他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一旦行动,就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于是,他郑重地说:“苏丞相确实是不二人选,但这样一来,如何算都不能救下村民了。”

太子、珍妃和高丞相都点头表示赞同。

珍妃缓缓站起身,神色中带着几分失落与无奈,她轻声说道:“那臣妾便先回宫了,谢皇上听臣妾一言。”言罢,她转身,步伐沉重地离开了御书房。她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单,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哀愁。

赵成宇望着珍妃离去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喊来候在门口的小框子,吩咐道:“你去给皇后赵祺儿传个话,把今天的事情跟她说说,让她出面安慰一下珍妃。”

小框子闻言,却面露难色,犹豫地说道:“皇上,还是放任珍妃娘娘自己冷静一下吧。皇后娘娘现在的心情,其实也不太好呀。”

赵成宇闻言一愣,回想起今早自己从皇后寝宫醒来时,皇后已不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歉疚。他轻叹一声,摆了摆手:“好吧,那就先这样吧。对了,之前珍妃提到在市场上找不到黄连了,这事挺奇怪的。你让京城府尹去问问京城商会,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框子闻言,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皇上,您说的商会,那是个什么地方?”

赵成宇微微一愣,他其实也是突发奇想,随口说出了“商会”二字。他看向一旁的高丞相,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高丞相,京城里,没有商会吗?”

高丞相闻言,也是一脸茫然,他恭敬地回答道:“皇上,微臣愚昧,这商会究竟是何等所在,微臣实在不知。”

赵成宇这才意识到,自己对于京城的商业情况了解得并不多。

赵成宇微微皱眉,目光转向高丞相,追问道:“那京城这样商业繁华之地,商人之间若要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又是如何走动的呢?难道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或者平台吗?”

高丞相闻言,微微摇了摇头,神色中带着几分回忆与感慨:“皇上有所不知,京城的商人,大多还是依靠家族的力量来维系。他们往往与自己的家族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商讨经营之道。商人的家族,一般而言,只能经营农商相关的产业,这是历来的规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年高家能在商界崭露头角,其实也是因为先皇的特许。皇家事务繁多,有时也需要商人来协助经营,于是先皇便特许高家代为收敛和培养商业人才。这样一来,高家不仅能在商界立足,还能为皇家服务,可谓一举两得。”

说到这里,高丞相的脸上露出了几分自豪的神色,但很快又转为谦逊:“不过,经商一途,也并非仅凭家族之力就能一帆风顺。它同样需要一些天赋,比如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对商机的准确把握,以及对风险的冷静评估。当然,运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就能让一个商人一夜之间声名鹊起,财富倍增。”

赵成宇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意识到,京城的商业环境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赵成宇轻轻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严肃与期待,对高丞相说道:“那药材紧缺一事,高丞相,你可得给我一个明确的交代。不然,珍妃若是再来找我哭诉,我可就无话可说了。”高丞相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却也只能应承下来。他深知,药材紧缺之事非同小可,不仅关乎民生,更可能影响到皇家的声誉。于是,他恭敬地行礼道:“微臣明白,微臣这就去着手调查此事,定会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

说完,高丞相便准备退出御书房。然而,赵成宇却又叫住了他:“高丞相,关于太子接手郡县一事,你也得跟苏丞相好好说明一下。此事关乎国家大计,不可有丝毫马虎。”

高丞相点头称是,心中却暗自思量着如何向苏丞相解释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深知,苏丞相性格刚直,对太子一直抱有极高的期望,此事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

赵成宇似乎看穿了高丞相的心思,又补充道:“对了,太子接手郡县,理应举行一个祭天仪式,以示庄重。就定在三天后如何?”

高丞相闻言,猛然惊觉皇上的深意。他意识到,皇上此举不仅是为了彰显太子的地位,更是为了将屠村一事与太子接手郡县的日子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老郡守被拉下马就显得更加顺理成章,而太子也能借此机会树立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

想到这里,高丞相心中不禁暗暗佩服皇上的深谋远虑。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恭敬地行礼道:“微臣遵旨,这就去准备祭天仪式的事宜。”

说完,高丞相便退出了御书房,心中却仍在盘算着如何妥善处理接下来的种种事务。

苏丞相听了高丞相那番深思熟虑的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了胸口,让他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他沉默的时间似乎被拉长,屋内的气氛凝固得几乎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终于,在漫长的静默之后,苏丞相缓缓抬起手,颤抖着拿起案几上的毛笔,蘸饱了墨水,开始在一方洁白无瑕的宣纸上勾勒出一个又一个名字。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朝中重臣或是心腹,是他们多年经营的结果,也是他对未来局势的一丝把握。

写完最后一个字,苏丞相轻轻吹干墨迹,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份名单,走到高丞相面前,递了过去,眼神中带着几分不确定与期待。“高丞相,您看,让这些人跟随太子前往各地郡县进行交接,是否妥当?”他的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高丞相接过名单,逐字逐句地审阅着,眉头紧锁。片刻之后,他抬头望向苏丞相,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苏丞相,带多少兵士随行呢?”

苏丞相闻言,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那里是皇城的方向,也是他心中最牵挂的地方。“自然是所有太子的御林军,一万之众。”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反驳的力量。

高丞相闻言,脸色微变,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一万御林军?这……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我担心这样一来,太子会被朝野上下诟病为意图集结兵力,有造反之心。到时候,即便太子有千张嘴,也难以洗清这莫须有的罪名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局势的担忧和对太子的关切。

苏丞相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早已料到高丞相会有此顾虑。他缓缓踱步至窗边,背对着高丞相,声音低沉而有力:“正因如此,我才特意安排了蒙大将军。蒙大将军忠勇无双,威望卓着,他可以从边城调集精锐,与御林军会合。这样一来,既可增强太子的安全,又能让外界看到,这是国家的正常调动,而非私人武装。蒙大将军的加入,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流言蜚语,保护太子的清誉。”

高丞相沉吟片刻,神色凝重地说道:“此事干系重大,我必须亲笔书信与高女帝商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至于云家军,他们绝不能牵涉其中。云南国目前正处在艰难的恢复期,一旦失去了附属国的地位,就如同失去了庇护的羔羊,随时可能成为他人刀俎上的鱼肉。而首当其冲,欲将其吞并的,便是那野心勃勃的丰国段正怀。”

苏丞相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他深知高丞相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云南国的命运确实悬于一线。“我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高大人。”他轻声叹息,“只是,这局势愈发复杂,我不免有些焦虑。要不,我还是亲自前往京城,当面与高女帝禀明一切,也好更快得到指示?”

高丞相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苏大人,你我皆是朝中的中流砥柱,每日里政务繁忙,连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都寥寥无几。如今,你却要让我连你的差事也一并承担吗?”

苏丞相苦笑,他理解高丞相的辛苦与不满,但眼下的局势确实让他心急如焚。“高大人,我并非有意增加你的负担。只是,这些日子以来,我愈发觉得,那些文殊院里的孩子们,虽然年轻,且无根无挂,但他们心中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热忱,却是朝堂外那些老奸巨猾之辈所无法比拟的。或许,这正是皇上心中所想,她或许正是希望借由这些年轻人的纯真与勇气,来打破现有的僵局。”高丞相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望着苏丞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的确,那些年轻人虽然缺乏经验,但他们的纯粹与正直,却是朝堂上稀缺的品质。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苏大人,”高丞相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重,仿佛肩上的重担在这一刻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你我同为臣子,自当为圣上分忧解难。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交织,局势犹如风雨中的烛火,稍有不慎便可能熄灭。若是我们连眼前的内患都无法妥善解决,任由那沙盘上的局势不断扩大,局势愈发复杂,试问,我们还能稳坐这个国家的左右丞相之位吗?”

苏丞相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傲娇与自信。“这话您跟我说,可就班门弄斧了!”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与自嘲,“高大人,你我共事多年,谁不知道您是智谋过人,行事谨慎?而我呢,不过是个直肠子,只会实话实说。但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性格与专长,才能互补互助,共同支撑起这片天。”

“苏大人说得是。”高丞相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决心,“我们身为臣子,自当竭尽全力为圣上分忧。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圣上的信任与期望。”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忧虑与压力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