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 第88章 玉瑶郡

我的皇宫全是大女主 第88章 玉瑶郡

作者:墙绘夏子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6 02:09:41 来源:书海阁

赵成宇没想到,自己身为这个国家的皇上,不过是随手关注了一下黄连这味药材被几个大家族联手垄断的小事,竟然像是扯开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家族官司大网。这天,他和高丞相、苏丞相一同在御书房内商讨对策,眉头紧锁,心里五味杂陈。

“皇上,这黄连之事看似微小,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啊。”高丞相抚了抚下巴上的长须,目光深沉地望着眼前的沙盘,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代表各方势力的棋子。

赵成宇轻轻叹了口气,心中默念起那句歌词:“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他没想到,这简单的几句歌词,竟在这一刻与他眼前的局势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共鸣。

“‘无商不奸’这话,虽略显偏颇,但也不是全无道理。”高丞相继续说道,“诚然,商贾之中也有诚信经营、乐善好施之人,可这样的人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起巨大的财富。”

赵成宇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高爱卿此言差矣。为何咱们总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商人就非得富可敌国不可呢?商人固然会想要越多钱越好,但钱对国家来说是运转市场的工具,而不是国家的价值。商人想要很多钱其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但这跟国家的价值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国家不会因为有很多有钱人而被认为很厉害,反而会贫富悬殊过大,民不聊生。”

一旁的苏丞相原本正低头沉思,听到赵成宇的话,猛地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望向赵成宇,显然是被他的一席话触动了心弦。

赵成宇指了指沙盘上的棋子,继续说道:“国家的价值,在外人眼中,或许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武力强弱;但在本国百姓心中,却是能否安居乐业,是否不用终日辛劳却仍食不果腹。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价值所在。”

说到这里,赵成宇感叹道:“国与家连在一起,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都是国家繁荣的基石,就算是在百姓眼中最不待见的商人,也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

赵成宇没想到,自己身为皇上,与两位丞相讨论起国家富强与商人财富之间的关系,竟会引发如此深刻的探讨。这天,御书房内烛火摇曳,三人围坐案前,气氛凝重而热烈。

苏丞相看着皇上赵成宇,眉头紧锁,提出了他的疑惑:“皇上,那商人若是没有很多钱,国家又如何能富强呢?毕竟,自古以来,财富似乎总是与国家实力紧密相连。”

赵成宇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已经洞察了未来的景象:“苏爱卿,你有所不知。国家富强,并非仅仅依赖于商人的财富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引导和利用这些财富。商人有了钱,自然会寻找投资的方向,他们可以修路,这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也促进了商品流通;他们可以买武器,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保护我们的疆土不受侵犯;他们还可以养孤儿,资助学院,让国家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当然,商人也有可能会哄抬物价,这时,就需要户部去控制市场商品的价钱了。”

说到这里,赵成宇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解释自己的想法。他拿起桌上的一支笔,轻轻地在沙盘上勾勒出一条线,象征着市场的平衡:“我们可以用国家权力来控制这个‘杠杆’。杠杆,就像这根线,它的一端是市场,另一端是国家。当市场失衡,物价飞涨时,国家就需要出手,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增加补贴等手段,来稳定物价,保护百姓的利益。同时,对于那些关乎民生、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资,如粮食、布匹等,国家应该设立价格上限,确保百姓能够负担得起。”

苏丞相闻言,眉头依旧没有舒展,他摇了摇头,显然对“杠杆”这个新概念还有所不解:“皇上,这‘杠杆’又是什么意思呢?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示。”

赵成宇耐心地解释道:“杠杆,其实就是一个比喻。它就像是一个天平的两端,一端是市场的自由竞争,另一端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作为杠杆的支点,通过调整政策,来平衡市场的波动,确保它既不会过度繁荣导致泡沫破裂,也不会过度萧条影响民生。这样,既能激发商人的积极性,又能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

高丞相在一旁点头赞同,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皇上所言极是。国家的富强,不仅仅依赖于商人的财富,更在于如何智慧地运用这些财富,让国家这台大机器运转得更加顺畅。而‘杠杆’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苏丞相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仿佛被什么重击了一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嘴巴半张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这一举动,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连赵成宇也忍不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和关切。“苏爱卿,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体有恙?”赵成宇一边问,一边示意旁边的太监赶紧去扶苏丞相起来。

苏丞相被太监搀扶着站了起来,但仍旧显得有些恍惚,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摇了摇头,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没事,皇上,只是臣有些震惊,没想到这商业之事竟然如此复杂,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丞相在一旁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看来,我的确是要跟着太子走一趟,去亲眼看看那些玩弄商业的家伙,到底在搞些什么名堂。”

赵成宇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理解两位丞相的担忧,也明白商业的繁荣与稳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缓缓说道:“其实,东西卖多少钱,所有人心里都有数,也不用想得那么复杂。只要在天灾的时候,百姓能买得起粮,不至于饿肚子;吃饱的时候,能买得起糖,享受一下生活的甜蜜;读书的时候,用得起纸,能够学习知识;嫁人的时候,戴得起钗,有一份体面的嫁妆。这就足够了。商业,本来就是最接近生活的东西,它关乎每个人的日常,关乎国家的繁荣。”

高丞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的光芒,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皇上英明,臣这就去组建一批人,明日就能动身!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谋福。”

说完,高丞相转身就走,脚步匆匆,仿佛一刻也不想耽误。走到门口时,他又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对太子拱手作揖,说道:“太子殿下,今夜也请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日分封祭奠之后,我们即刻就出发。”

太子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而坚定:“高丞相放心,父皇的话我也都听到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协助你完成这项任务。”

高丞相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有太子这样的储君,有皇上这样的明君,国家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皇宫,分封祭奠的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行。太子和高丞相身穿朝服,神情庄重,他们知道,这次出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调查任务,更是一次对国家未来的承诺和担当。

仪式结束后,高丞相和太子带着一支由精干官员和护卫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皇宫,向着新命名的玉瑶郡进发。玉瑶郡这个名字,是赵成宇为了匹配太子的尊贵身份而特意取的,同时也向天下宣告,这个郡县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新洗牌。

队伍行进在宽阔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却难掩众人脸上的坚毅与期待。他们知道,这次出行,不仅是对太子的一次历练,更是对整个国家商业环境的一次深度审视和整治。

当高丞相和太子的轿子缓缓落在瓮城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太子的身边。太子吓得一激灵,猛地转过头去,却看到一个身着男装的清秀“男子”正站在他的面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定睛一看,太子这才认出,原来这“男子”竟是宫中的珍妃。

“屠村我虽然阻止不了,但至少我能控制瘟疫,带上我。”珍妃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她知道自己此行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高丞相闻言,眉头微皱,他早已组织了一批大夫和药商,准备随队前往玉瑶郡,帮助那些受瘟疫困扰的百姓。在他看来,珍妃留在宫中更为安全,也能更好地发挥她的医术。

“娘娘,臣已经组织了很多大夫和药商,您还是留在宫中吧?”高丞相劝道。

然而,珍妃却摇了摇头,她的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我知道哪些村被封,哪些村有什么传染病。只有我去,才能最快地找到瘟题的根源,也才能最有效地控制瘟疫的蔓延。”

太子看着眼前的珍妃,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佩。他知道,珍妃此行并非为了个人安危,而是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于是,他举起双手,做出了决定:“娘娘要跟着去就去吧!本来也是娘娘回来报的信。父皇都不阻止,我们能说什么呢?只是,您要是出什么事,我的罪过就大了。所以,您不能离开我的视线,行吗?”

珍妃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太子这是在关心她,也是在保护她。而且,这次太子应该能带军队出去,她就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单枪匹马地冲在前面了。想到这些,珍妃点了点头,答应了太子的要求。

于是,一行人继续前行,向着城外的驻军而去。珍妃换上了男装,混在队伍中,虽然有些不便,但她却毫不在意。她知道,自己此行有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帮助那些受瘟疫困扰的百姓,让他们能够重获健康与希望。

在前往驻军的路上,珍妃与高丞相、太子等人围坐在篝火旁,借着微弱的火光,商讨着即将展开的行动。夜色深沉,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决心与希望。

“到达玉瑶郡后,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撤掉那个**的郡守,并把他的那些幕僚和亲信一网打尽。”高丞相的声音沉稳有力,他紧紧握着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的那一刻。太子点了点头,补充道:“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封锁那些已经感染瘟疫的村庄,确保疫情不会继续蔓延。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那些无辜百姓的承诺。”

珍妃则微微皱眉,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切:“我们还要尽快组织大夫和药商前往各个村庄,为百姓提供医疗救治和药品援助。时间不等人,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生命逝去。”

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城外的驻军营地。太子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军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但随即,他的眉头又紧锁起来,担忧地说道:“我担心的是,云家军一旦和我们会合,动静肯定会很大。到时候,那些亲信和官员肯定都会闻风而逃。怎么才能骗得住他们呢?”

高丞相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有个主意。太子你的部队不要与云家军直接会合,而是直接往玉瑶郡走。云家军也直接去玉瑶郡,但要呈包围之势,让那些贪官污吏无处可逃。”

太子闻言,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这样一来,他们就算想逃也来不及了。”

珍妃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而且,瘟疫只要有药都是可以治的。云家军从边境过来,反而可以通过高家的商人买到云南国的药,不受这次垄断的影响。这样既能解决瘟疫问题,又能打击那些不法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