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 第121章 人治天下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第121章 人治天下

作者:大猫艾瑞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0 18:30:34 来源:书海阁

霍骁这数年来屡立奇功,如今已官至威南将军。

若不算身份地位超然的后将军吕布,单以军职而论,霍骁的威南将军在刘备阵营中,已仅次于关二爷的平东将军,以及张三爷的平南将军。

而霍骁的“恩师”高顺官拜威东将军,负责镇守小沛门户,“老大哥”张辽官拜威北将军,为骁骑军统领,二人军职目前也只与霍骁平级。

因此,这次正式议事,霍骁在武将队列之中,仅立于张飞,张辽之后。

霍骁数日前,得雪筠提点,意欲提前延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己方。

在他想来,若“诸葛丞相”能出仕主公刘备,想必与其相厚的凤雏庞统,以及石韬,孟建,崔州平等水镜高足,说不定也能前来徐州,共聚大业!

待其与徐庶说明此事,二人倒是一拍即合。

徐庶为主公刘备一心推行徐州新政,却深感徐州世家大族势力根深蒂固。

虽有糜竺代表的糜家,陈登,陈珪父子代表的陈家,以及彭城曹家,对新政大力支持,其余世家目前都大多还在观望状态。

若要推行新政,则需要更多“新鲜血液”,寒门士子加入己方阵营,制衡世家大族势力,与其分权鼎立。

当然,釜底抽薪,将世家大族“赶尽杀绝”,不给他们任何做官入仕的机会,徐庶这等智者,断不会倒行逆施,自取灭亡。

与糜家,陈家这样通力合作,安定徐州,一致对外,或许已是目前阶段的最好选择!

而作为穿越者的霍骁,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在后世历史中,魏蜀吴三国一直都在平衡各方势力,力争不让世家大族彻底做大。

曹操毕生压制北方世家,曹魏却终究还是被司马懿夺权。而司马氏在各大世家的拥立下,终于成就了“晋”这个世家王朝,其内斗不休,后来“八王之乱”造就的“五胡乱华”惨剧,险些导致神州陆沉,抱憾千古!

而蜀汉这边,皇叔前期“发育”太慢,后期又崛起太快!元老派,荆州派,益州派,东州派矛盾不断,难以平衡。元老派的糜芳,荆州派的潘濬,乃至东州派的孟达,都是在蜀汉政权失衡的情况下背叛,逐步毁掉了季汉再兴的希望!

至于东吴孙权,其善于隐忍,操弄权术。东吴一方,世家大族被其不断削弱打压,反倒是三家之中,受世家所害最少的一家。但东吴长期“内耗”,更加无力北上一统天下,彻底沦为割据一隅的偏安势力,走向灭亡也是必然的结果。

霍骁虽对原本历史时空之事,大致有所了解。但身处当下,他竟然也没有什么好方法!

他曾想过仿隋唐科举之事,以科举取代征辟,察举孝廉,茂才等制度。不过他很快醒悟,自己主公乃大汉皇叔,意欲再兴汉室,而大多世家,至少目前还算心系汉室!

若自家真在割据一方之时,便贸然推行科举,断世家根本,当真是要与天下世家为敌!

休说一匡天下,兴复汉室,恐怕只会饱受口诛笔伐,在天下士人眼中,沦为袁术,王莽之流。

一念及此,霍骁满头大汗,暂时放弃了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徐庶,陈宫,乃至糜竺,陈珪,陈群等大佬,皆是汉末三国第一等的谋士文臣,霍骁还是决定先听听这几位,对徐州新政,以及制衡世家有何见解?

作为主公刘备的重要支持者,“大管家”糜竺出列说道:

“主公,如今徐州新政,业已初见成效!主公以盐铁,造船诸业经营之权,与各世家协作,连我糜家,陈公(陈珪)陈家亦受益匪浅,徐州各大世家有目共睹。那下邳围猎之后,兰陵萧家公子萧绰,广戚姜家公子姜铭,皆派人前来拜谒,显是已有投效之意!若再得此两大世家襄助,投身徐州新政,必可立为表率!”

“主公,子仲所言甚是!主公将盐铁诸业开放,以官民合办,替代官府专营。更命元直军师,借机清理官府之中不少尸位素餐,贪赃枉法之徒!如今徐州诸业待兴,已有事半功倍之态。想必不出半年,我徐州新政必收奇效,如此广开财源,富国强兵,主公大业可成!”

陈珪的广陵陈家,一向世居徐州,对徐州内情自是了若指掌,顿了顿,他又说道:

“徐州世家大族之中,虽尚有摇摆不定者,但随着新政推行,不单世家大族,平民百姓亦能从中获益!土地乃民之根本,主公以军屯,民屯结合,安抚流民百姓,使其安居乐业。又与世家约定,不得随意侵占百姓耕地。如此只要燎原之势一成,诸多世家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新政!”

刘备闻二人之言,笑道:

“子仲,汉瑜,此次徐州新政,二位皆出力甚大!糜,陈两家以身表率,鼎力支持新政,贡献良多,我自是铭记在心!”

糜竺,陈珪二人连忙拱手,连道不敢。刘备示意二人免礼,接着说道:

“我徐州毗邻东海,陆运水运可谓四通八达。盐铁,造船不过诸业之一,我与元直,公台(陈宫归附之后,官拜后军师)二位军师相商,徐州经历诸多战事,可谓百废待兴,我意再以征南大将军府名义,设立官营机构,经营茶叶,丝绸,酿酒等诸多产业,仿效盐铁合营之事,引世家大族协作,分润利益。只要徐州各大世家,以我汉室为念,助我刘玄德匡扶汉室,共讨国贼,日后必不相负!”随即刘备话锋一转,语气却变得严厉起来:

“不过!我亦有言在先,徐州新政,广开财源,自是皆大欢喜。但如汉瑜所言,土地乃民之根本,无论军屯,民屯,皆系我徐州军民衣食,更关乎我军匡扶汉室大业!若有敢与军民争利,贪赃枉法者,一律严惩不贷,休怪我法不容情!”

霍骁看了一眼主公身旁的徐庶,陈宫二人,心中已是明了。

今日之议,必是主公与二位军师早有准备!

“好一招恩威并施,世家大族本就广置庄园田产,世代相传。而主公开放诸多行业,以官民合办,分享利益的方式,拉拢世家大族,却不准其再对屯田土地伸手!如此可保民屯百姓衣食,亦能保军屯不会名存实亡,被贪腐官员,世家大族勾结侵占!”

“只是......虽有糜家,陈家作为世家表率,徐州其余世家大族,真会束手无策吗?”

霍骁心中也暗自担心。

而参与此议的徐州各地方官吏,有不少已如芒刺在背。

这些官员,平日大多远离徐州“政治中心”下邳,不少都是陶谦旧臣,与徐州各大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官吏便是世家族人,暗地里没少干以权谋私,剥民自肥之事。

如今听闻刘备所言,这诸多官吏难免忐忑不安起来。

主公刘备似乎早有准备,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

“徐州新政实施,有赖诸公,为我分忧!只要日后,诸公奉公守法,恪行新政,不行那营私舞弊,夺利于民之事!我以征南大将军名义担保,此前之事,一笔勾销,绝不追究!”

此话一出,霍骁明显感到身后群臣之中,不少人轻舒了一口气,似是如释重负一般。

随即,主公刘备下令,命后军师陈宫,与功曹陈珪二人,一齐执掌徐州刑律,并负责对徐州各地官吏进行升迁奖惩,监督考核。

陈宫素来刚正不阿,性情耿直,其又是新近归附的吕布旧臣,与徐州当地世家,并无过多交集,正是秉公执法的最佳人选!

而陈珪的陈家,乃广陵第一世家,在徐州世家之中素有威望。又人老成精,对徐州内外洞若观火,正可助陈宫一臂之力。

“主公如此人事安排,倒是一招妙棋!”霍骁心中暗自思忖。

随后,却见征南大将军主簿简雍出列,拱手道:

“启禀主公,徐州新政,千头万绪,属下人手紧缺。征南大将军府公文、徐州各地户籍、田赋、支出账目等日常政务,诸事繁杂!属下有个不情之请,请主公加派人手,确保新政实施!”

征南大将军兵曹孙乾,亦出列言道:

“主公!宪和所言甚是!徐州之地殷富,户口近百万之众!如今新政实施,事涉各方。属下负责军备管理,武器督造,士卒招募,亦是人员匮乏,难以为继。请主公增派人手,择贤明官吏,助我等一臂之力!”

近来,主公刘备一面实施徐州新政,广开财源,笼络世家。另一面则下令组建骁骑军,更在徐州各地招兵买马,扩充军力,积蓄钱粮,意在等待时机成熟,便再次讨伐袁术,彻底攻下淮南,庐江等地!

而简雍,孙乾二位手下属官不堪大用,一时人手不足,亦是实情。

只不过......这两位刘备军“老臣”,在此等场合“发难”,恐怕必有深意!霍骁心中暗道。

果然,主公刘备不假思索,问道:

“宪和,公佑,二位言之有理!徐州新政,归根结底乃是人治之道!我有意选拔更多贤能之士,参与徐州新政。诸公,可有良策!?”

下章预告“徐州官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