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 第42章 信仰的力量

自从林辉到任接手政治教育后,沈振华的工作就轻松了不少;

对于八路军的政工干部他是一万个放心,只是提了些要求后也当起了甩手掌柜。

两个班的老兵全部被他打散安排到各班担任副班长或战斗骨干,也就是小组长,“三三制”战术要求每个人都得熟练掌握。

抽出身来的沈振华开始不务正业,抢老朱的饭碗,将所有的骨干召集起来推广各种游击战术;

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袭扰战、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围困战等,而且这些战术都是经过改良的。

比如伏击战就加入了倒三角伏击阵、倒八字伏击阵、地道战则进一步升级为坑道战,结合地雷战、麻雀战;

这些战术都是先烈用无数生命换来的成熟经验,更有国外的一些战术,只要好用就统统引入。

配上后世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搬运工就是穿越者的专用技能,都是用来打鬼子,先烈们自然不会介意。

另外他还搬运来了狙击战术、运动战、山地防御战、平原防御战、巷战等战术,每天的训练科目都是排得满满的;

先训骨干,然后由骨干推广到所有人,整整一个冬天,沈振华就是变着花样折腾三连,朱日东不仅不管他,还给他打起了下手。

“老沈,你再给我说说运动中的伏击战怎么组织?”

“老沈,坑道战也能应用到野战工事中?”

“那个路边炸弹是怎么回事?”

“战术穿插训练……”

老朱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沈振华都是结合实战战例耐心讲解,在抗大见多识广的林辉终于忍不住提出了质疑:

“老沈,这些战例我怎么没听过,该不会是你杜撰的吧?

另外好多战术连抗大的教程都没纳入,你是从哪学的?”

心虚的沈振华大眼一瞪道:

“老林,你一政工干部,老掺合这些军事训练干嘛?”

“老沈,你不也政工干部,况且技多不压身,咱们要做多能手,一专多能!

我们校长说的。”

沈振华一听是大佬说的,就不反驳了,林辉不像老朱,这小子太贼了,不好糊弄。

就在沈振华盘算着怎么应付过去的时候,老朱发话了:

“林辉,你要觉得有兴趣就跟着学,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小鸡不尿尿也有它的道。

抗大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战术都纳入,老沈虽然没学过并不表示他不会在实战中悟出来。

实战才是最好的老师,你不缺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缺的就是老沈这样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战术。”

沈振华当即就给了老朱一个大大赞,这种自动替主角脑补的主是他最喜欢,当即说道:

“老朱说的太对了,他在实战中的经验比我还丰富,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战术我还是跟老朱说的。”

林辉也觉得两位老大哥批评的是,他的确最缺的就是实战,于是就拉着朱日东请教起来,沈振华趁机开溜。

“指导员,你很久没到我们女民兵连去讲战斗故事了,不能偏心眼!”

刚摆脱林辉这个烦人精,在村子里没溜达一会又被香草给缠住了,连拉带拽的被拉到了女民兵连的训练场。

“同志们,我把沈指导员请过来了,欢迎他给我们讲长征中的战斗故事。”

香草现在已经是副排长,协助排长林辉(兼)工作,毕竟男同志有些工作不太方便开展,连部协商过后就给配了个副排长。

沈振华很想说这是请过来的吗?这明明是拽,生拉硬拽过来的!

掌声如雷响起,面对一双双求知欲很强的漂亮眼睛,老沈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于是勉为其难地说道:

“那就讲一个!”

掌声再次响起,而且更加热烈,让人不忍拒绝。

沈振华发现自己还是挺有讲故事天赋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也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同志们,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小战士刚入伍就开始了长征,入伍时,他连一顶军帽都没有。

爬雪山时,部队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指导员把仅有的一块牛皮给了小胡;

第二天,雪下得更大,小胡看见雪地上躺着一人,走近一看是指导员……

下面已经哭成了一堆泪人,沈振华的思绪也沉浸在茫茫草地中,他这具身体的宿主正趴在一名老兵厚实的背上艰难前行;

冰冷的秋雨打湿了两人单薄的军装,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穿透了他们的身体,直达骨头,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

“同志们,艰苦有时候比死亡更考验我们的革命意志;

当前鬼子的主攻方向还是在正面战场上,上百万的国府军正在浴血奋战,牺牲无处不在。

我们敌后战场,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时机,苦练杀敌本领;

等到鬼子的主要战力从正面战场转到敌后,我们的斗争形势将变的异常严峻。

鬼子会用公路和碉堡封锁我们的根据地,用重兵反复的扫荡,没有吃、没有穿、没有子弹,那才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刻。

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难熬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不仅要苦练杀敌本领,还要多挖地道、多造地雷、多储存粮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鬼子的封锁,粉碎鬼子的扫荡,不断发展壮大,将战火燃遍太行山、燃遍三晋大地、燃遍大江南北;

胜利必将属于人民!”

掌声如雷响起,不知何时,沈振华的周边围满了人,有民兵、三连的战士、老乡,每个人都认识到了抗战的艰难,但又深受鼓舞。

林辉也接过话说道:

“同志们,指导员说的很对,抗战的历程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华夏的苦难,同样也是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必由之路,大浪淘沙、浴火重生,经历过苦难考验的华夏必定更加强大。”

“打倒鬼子!”

“抗战到底!”

口号一浪接着一浪,无数人的灵魂在一刻得到了升华,心中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