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 第50章 扩编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第50章 扩编

作者: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3 00:46:41 来源:书海阁

云峰村,又是喜气洋洋的一日,同时也是繁忙的开始。

一下多了七八百人,安置这些人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营区要扩展,几百人要吃饭;

人不是越多越好,一个村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这些都需要生活管家沈振华去的解决。

带回来的数千斤粮食听起来很多,平均到七八百人也就人均几斤,吃完了就得吃库存。

好在之前有存粮,由于人员暴增了数倍,存粮勉强只够支撑两个月,缺的只能购买或者去想别的办法。

粮食的问题还能撑一段时间,住房是急需解决的,沈振华提出的方案就是大家动手自己建;

所需建材就地取材,主体用土砖,只需要取粘土置于砖模中成形晒干即可。

屋顶同样用土瓦,直接在后山取土烧制,所需木材就去山林中砍。

为了尽可能多的安置下新增的人员,全部采用大通铺的模式住宿,每间可住下二三十人,只需建几十间就行。

听起来很多,但干活的人也多,七八百人平均下来十几个人盖一间房,还有老乡帮助,加班加点干的也快。

在这之前只能部分借住在老乡家、张家和挤在原来的营房内,另外分流一部分人去飞龙塞,总之不能让冻着。

由于是给自己建住宿的房子,所以众人干活的热情很高,仅仅一天时间就把所需的土砖制作好了;

晒干需要一段时间,期间去准备其他建材,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只要开动脑筋都能解决。

沈振华在老七叔等人的协助下忙的连轴转,但效果也很明显,这个冬天整个云峰村成了大工地,人人参与。

期间,沈振华还委托张家在镇上和县城购买了几百条棉被、棉服,再加上缴获的鬼子棉大衣,足够所有人保暖了,总共花去了数千银元。

军服全部用从鬼子身上剥下来的改制,这些工作就交给妇救会,用土染粮染成土灰色。

四百多个俘虏兵全部编入三连,每个排新增100余人,300多个矿工大部分流到飞龙寨;

编入一排,在上面开荒种红薯,解决吃饭的问题。

农闲时制作火药、地雷,沈振华打算在飞龙寨建军工厂,这些矿工就是最好的工人。

这些人平时还要参加军事训练,亦兵亦民。

飞龙寨之前就能住下大几百个土匪,现在安置300矿工完全没有问题,粮食可以通过开荒秋红薯、土豆、玉米来解决,这些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不高。

经过扩充后的三连二、三、四排,每个排辖4个班,班辖3个组,每个组13人,组下面4个3人战斗小组;

沈振华的创意很好的解决了编制不足问题,每一级指挥的单元也只有三到四个,指挥起来不会太困难。

这样一个步兵排就增加到160人(加上排长、副排长和司号员、通信员),机炮排增加到80人(2个班),连部40人,侦察班40人,辎重班40人,全连680人(不包括一排)。

这样将所有的战俘都编入了战斗部队,这些都是国府军的老兵,只需要用政治教育改造好他们的思想就行。

劳动也是一种政治教育,国府军的绝大部分士兵都来于贫苦老百姓,云峰村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对未来看到了希望;

通过诉苦大会比较,他们发现云峰村的老乡之所以能吃饱穿暖,根本原因就在于减租减息和取消了苛捐杂税,而这些都来自于八路军的政策。

此时政治教育再跟上去,就让这些新战士对八路军有了归属感,盼着八路军有一天能到自己的家乡,这样自己的家人也能吃饱穿暖。

徐夕,云峰村家家户户挂灯笼、贴对联、包饺子。

三连也搬进了新建好的营房内,盖上了暖和的被子,虽然条件依然很艰苦,但可以吃饱穿暖,不用再借宿在老乡家。

营区内同样挂上了红灯笼,炊事班在早早的剁肉包饺子,猪肉白菜馅的,女民兵和妇救会的骨干都过来帮忙。

沈振华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活,这里看看,那里转转;

一大早就和朱日东等人骑马赶往飞云寨看望一排,并且为他们捎去了几扇猪肉。

上午十点多,一行人赶到了飞云寨,乐涛带着人下山接应,乐呵呵的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有口福了!这几天在山上打了几头野猪;

这些畜生也想着过年,拱掉了我们不少庄稼,正好拿他们的肉来赔偿。”

沈振华一听野猪就想到了保护动物,好在现在没有这个规定,敢祸害庄稼就对它们不客气。

想到这里沈振华就哈哈一笑道:

“靠山吃山,敢来祸害庄稼的畜生统统拿来祭五脏六腑;

一锅炖了,加餐,我们也跟着打打牙祭。”

众人说说笑笑的就上了山,沈振华等人先是实地察看了一排种下的冬小麦,在山寨军民的精心照料下长势不错。

山上土地贫瘠,大部分的土地不适合种小麦,但也有一部分可以种,剩下的种其他作物。华夏人对种地有着特殊的执念,上了月球和太空都要种菜,更何况是拥有土壤的山上。

“指导员,飞龙寨内和后山适合种植的地方很多,之前土匪家属就有耕种,光熟地就有近百亩;

后面又陆陆续续开耕了200多亩生地,年后打算种土豆,收获土豆后种产量更高的红薯,基本上能满足山寨人员的口粮。”

沈振华听完后很是开心,补充道:

“不仅要种粮食,还要饲养家禽和牲畜,特别是猪和羊,猪羊的粪便可以改良土地;

肉类更是可以改善伙食,吃肉多了吃粮就少了,同时还要多种蔬菜水果。

几百壮劳力在山上,周边都是土地,大胆的开荒;

从后年开始,你们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有节余支援部队。

你们既是战斗员,又是生产员,后面还要是军工厂,未来三连的后勤基地,能做到吗?”

乐涛大声地回答道:

“保证完成任务!”

“好,你们生产抓的还算合格,一会看看你们的训练,两条腿走路,一条都不能瘸。”

沈振华说完后就和朱日东返回山寨内,乐涛则吹响了聚兵的军号。

之前还在忙碌的军民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跑步向训练场集结。

他们干活的时候都是携带武器的,统一架在旁边,平时生产,军号响起提上枪就能作战。

等到沈振华等人赶到训练场的时,山寨的所有人员已经集合完毕,分成了四个方阵;

第一个方阵是一排,下辖三个步兵班,加上连部128人;

第二个方阵是男民兵排,这些大部分是上山的矿工,总人数346人;

第三个方阵是女民兵,是原来山寨的妇女,81人;

第四方阵是小孩和15岁以下的少年,55人。

小孩大部分没有配带枪支,使用的是自制的梭标和冷兵器,只有少量的手枪和老掉牙的步枪,都是土匪淘汰下来的。

女民兵使用的是土匪淘汰下来的步枪,甚至还有鸟铳。

男民兵使用的也是缴获土匪的国械,五花八门,没有机枪,平均两个人一支步枪,其他的用冷兵器替代。

一排的装备日械、国械都有,有手一枪,每个班两挺机枪,还有部分掷弹筒,是山寨装备最好的。

尽管他们缺枪少弹,但精神饱满,队列整齐,看的沈振华、朱日东连连点头。

“连长同志,部队集结完毕,请求操练——排长乐涛。”

朱日东回了一个礼后大声地说道:

“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