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 第149章 火箭筒

飞龙寨,独立营军工厂,沈振华带着一群年轻人开始鼓捣起了40火箭筒;

军工厂的家伙什都是现成的,40火箭筒的核心就是火箭弹,而火箭弹更没有技术难度,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40火箭筒实际上是一个前装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

40火箭弹的动力装置包括尾管发射药和主发动机两部分,火箭筒的采取的是针刺式击发机构;

尾部6个小孔是主发动机的喷孔,火箭弹在发动机喷口下部有一点火孔,装有起爆药。

击发时,射手扣动扳机,击锤打击击针引燃起爆药;

起爆药一方面通过弹体发动机中间的导火孔传递到尾管,使尾管内的发射药瞬间爆燃,将火箭弹推出发射筒。

另一方面通过延时引信使弹体主发动机在火箭弹离筒二十米后启动,这是为了保护射手。

沈振华带着十几个年轻人,仅仅用了三天时间,青龙40火箭筒就横空出世。

杨文自告奋勇地说道:

“教导员,为了安全,这第一炮还是我来开吧!”

沈振华一眼就看穿了杨文的小心思,但没有去揭穿他,反而是江少安据理力争道:

“杨文,你还年轻,我在江家排行老四,上面还有几个哥哥姐姐,这个险还是我来冒吧。”

其他几个人也各有理由,最后都望向沈振华。

沈振华很想自己抢过来,但看着一张张期待的脸,他不好意思争了,只好说道:

“你们的心情我都能理解,手心手头都是肉,那就看运气,剪刀石头布。”

杨文当场附和道:

“就听教导员的,剪刀石头布,谁也别争;

教导员是根据地希望,他就不参加了,见我们当裁判。”

沈振华没有想到浓眉大眼的杨文会如此小心眼,很想一脚把他踹出去,最后忍住了,只好故作大方地说道:

“杨文,我谢谢你了,那就由我来当裁判,选出一个正射手一个副射手。”

首先由江少安对杨文,一二三开始!

“剪刀石头——布”

两人都出的剪刀,继续!

一直到第四回合,杨文胜出。

接下来轮流向杨文挑战,总共比两轮,以PK掉的人最多者胜出。

杨文的运气堪称逆天,一口气淘汰了5个人,最后被林娜淘汰,杨文当即抗议道:

“教导员,林娜耍赖,你当裁判的不管的吗?”

沈振华早就看杨文不顺眼了,都连赢五场了,这运气堪称逆天。

月满则亏,不能让他一直好下去,沈振华就睁前说瞎话道:

“杨文,输了就输了,男子汉大丈夫跟女孩子计较什么;

我宣布,林娜胜出!”

林娜欢喜地往沈振华身上一蹦,挂在他脖子上庆祝,众人一阵起哄;

林娜这才意识到有些高兴过头了,蹦到一棵歪脖子树上。

众目睽睽之下有些害羞,这才不情不愿地从沈振华的脖子上下来。

男女授受不亲,还是要注意一点影响。

杨文只能认栽!

接着由林娜当庄,她连续PK掉四人后被另一人淘汰,接着就进入到第二轮;

这回江少安连续PK掉三人,最后又倒在了杨文手中。

杨文连续淘汰两人后出局,没有等到向林娜复仇。

两轮PK下来,杨文以淘汰七人胜出,抢下了主射手,而林娜以淘汰5人屈居第二,给杨文当副射手。

其他人跟沈振华一样,看杨文、林娜打炮。

沈振华总感觉这话有些毛病,但他又找不出证据。

这是40火箭筒问世以来第一次试射,意义重大。

靶立在150米外,理论上说最大射程是600米,但有效射程是200米;

第一次使用砖石结构的地堡,正面的强度相当于300毫米的混凝土场,鬼子绝大部分的地堡达不到这个强度。

沈振华担任现场指挥员,待到保障组准备好后,沈振华就下达了射手准备的指令;

副射手林娜从炮弹箱中取出一枚40毫米火箭弹,然后兴奋地递给杨文,至少这一炮她也做出了贡献。

杨文拿到炮弹后,将火箭弹的尾部塞入炮筒中,一旋转就卡在了上面。

杨文瞄准——击发,一气呵成,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奔固定靶而去。

“轰!”

炮弹轻易地撕开混凝土墙面,击穿地堡后在内部爆炸,大量的杀伤碎片喷射而出,将立在后面的人形靶摧毁。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结果,但直正看到后都兴奋地跳了起来,相拥而泣。

杨文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林娜扑到他怀里,太不符合常规。

林娜只是一个人蹦,理智得很。

杨文只能自己独享快乐,接着就是试验50毫米均质钢,为了提高难度,还倾斜了15度;

这比鬼子所有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都要厚,这次射手换成了排名第二的林娜,杨文给她当副射手。

林娜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她自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大学也挑了女人很少愿意涉及的机械制造专业,还留学过鹰酱,是八路军急需的人才。林娜的动作同样麻利,而且有些小兴奋。

沈振华刚一下令,她就果断的扣紧了扳机,火箭弹脱膛而出,准确地击中了150米外的钢板。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炮弹击穿了钢板,然后爆炸,在靶上炸出了一个脸盆大的洞,威力超出了所有人想象。

林娜激动的跳了起来,杨文善解人意的想去接住,可惜小姑娘奔跑了几十米,最后又挂在了沈振华的脖子上。

“太没天理了,那就是一棵歪脖子树!”

林娜兴奋完后才意识到不妥,这是在华夏,只好害羞的解释道:

“我只是太兴奋了,这在鹰酱算是正常礼节,你别想多。”

沈振华当然不会想多,就怕其他人想多,比如杨文等人,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还是要注意影响的。

江少安过来打圆场道:

“教导员,还有几发炮弹,能不能也让我过过瘾?”

沈振华应承了下来,这些都是军工厂的未来,他一碗水端平。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表示要来一炮,沈振华都尽量满足。

最后将几枚炮弹全部消耗完,火箭筒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检验。

接下来又一起商量了一些优化方案,经过数次小修小补,火箭筒最终定型,命名为青龙镇40火箭筒;

代号“火龙!”

兵工厂开始量化生产,首批计划生产18门,每门配弹50发,装备给炮连。

炮连的编制增加到4个排,迫击炮一排、二排、火龙排、没良心炮排;

装备2门步兵炮、6门迫击炮、12门40火箭筒(6门备用)、12门飞炮,远、中、近火力都有。

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沈振华症状终于得到了部分缓解,但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就是全力生产40火箭弹,同时研究107火箭炮。

沈振华期待中的火力覆盖是火箭弹满天飞,发起进攻时给鬼子安排人均一发火箭弹,这才勉强达标。

穷时战术穿插,富时炮火覆盖,如果可以他最期待的是用火力解决掉所有的鬼子。

能用炮解决的,绝不用刺刀!

山中无日月,就在沈振华玩得“此间乐、不思蜀”的时候,朱日东派人送来了紧急情报,鬼子终于忍不住要对青龙镇动手了。

沈振华委任江少安担任军工厂副厂长,厂长由乐涛兼任,一年后逐渐将职务移交给江少安,乐涛将不再插手军工厂的日常管理。

沈振华离开前对江少安说道:

“鬼子这次扫荡来势汹汹,我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不仅要生产一个基数(单门50发)的炮弹,还要将炮手教会;

半个月后火龙排要形成战斗力,随时可以拉出去作战,有没有信心?”

江少安拍着胸脯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沈振华离开之前又交代乐涛道:

“与往常不一样,这次鬼子的兵力大幅增加,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摧毁青龙镇;

你们的任务很重,必须要保住飞龙寨老营,我许你临时处置权。

要做好鬼子围攻飞龙寨的准备,多余的物资先转移到地道内,军工厂一定要保卫好;

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守不住就撤到大山里去坚持游击战。

记住,一个人也不能丢给鬼子!”

乐涛正色说道:

“你就放心吧,飞龙塞有信心守住。”

沈振华也只是做最坏打算,游击队的实力已今非昔比,火力更是惊人;

鬼子想要攻下飞龙寨,没有一个大队想都别想,那就是送人头。

沈振华交代完后就离开了飞龙寨,回到了青龙镇,朱日东等人早就等待多时;

人到齐后随即召开党委会,部署反扫荡作战。

朱日东首先通报了敌情:

“同志们,鬼子这次来势汹汹,兵力也大幅增加。

之前都是独立第四旅团唱主角,这回换成了八木联队,这可是野战联队,战力要远强于守备旅团。”

沈振华接过话说道:

“鬼子还从来没有动用一个守备旅团,加一个野战联队来围剿一个营,简直是丧心病狂!

从鬼子对待独立营的态度就能看出,宫本老鬼是下了狠心的,不排除还会动用特种作战。”

“青龙镇肯定是守不住的,还是跟上次一样,坚壁清野!”

镇上的人员全部往偏远乡镇撤,实在不行就往团部辖区疏散。

各村的老乡就近隐藏,老弱妇孺躲进专门藏人的地道内,青壮协助民兵与鬼子周旋,全民皆兵。”

“主力部队分成三部分,一连、二连负责内线作战,三连沿途袭扰鬼子,四连、五连、辎重连、炮连、侦察排外线作战;

一连、二连、三连由营统一指挥,你们的任务就是牵制住鬼子,不能鬼子腾出手来祸害老乡。

我带主力外线作战,侦察排留下一个班携带电台配合营长作战,双方保持联系,内外线相互配合,粉碎鬼子的扫荡。

大家有没有意见?”

军情紧急,沈振华这个党委书记只能搞起了一言堂,朱日东都是全力配合;

副营长罗捷、副教导员林辉都没有意见,在大是大非上,独立营的领导班子都是空前团结。

镇政府也是全力配合部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协助群众转移。

随着营部一声令下,镇上的工厂首先撤离,机器、原材料、物资借着黑夜的掩护转移到山区地道内藏起来;

之所以选择夜晚转移,就是担心有日伪情报人员泄密。

大部分工人都是民兵,平时做工,战时作战。

三连前出到阳城方向袭扰阻击鬼子,另一方向鬼子想要进攻青龙镇,就要通过377团和新一团的防区,李伟和秦风是不会轻易让鬼子通过的。

随着独立营营部一声今下,整个青龙镇都动了起来,乌云压境,大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