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12章 赶超的希望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第312章 赶超的希望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7:23:29 来源:书海阁

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三维模型,代表核反应堆的截面。随着计算的进行,模型开始变色,显示能量分布的变化。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一侧滚动,记录着每一微秒的反应状

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三维模型,代表核反应堆的截面。随着计算的进行,模型开始变色,显示能量分布的变化。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一侧滚动,记录着每一微秒的反应状态。

评估团成员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对于这些顶级科学家来说,他们太清楚这种计算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了。

"它真的在模拟完整的链式反应过程……"一位留苏物理学家震惊地说,"连中子扩散方程都没有简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屏幕上的模型不断变化,展示着链式反应的完整过程。

十分钟后,计算完成。屏幕上显示出一张详细的能量分布图和数据报告,记录了整个反应过程的每一个关键参数。

整个房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专家们呆立在原地,眼睛紧盯着屏幕,脸上的表情凝固在难以置信和极度震惊之间。这一刻,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动一下——仿佛时间静止了。

终于,评估团团长率先打破了沉默:"这……这不可能……"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这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一生中经历过无数重大发现和技术突破,此刻却语无伦次:"完整的核反应模拟……仅仅十分钟……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我需要检验这些数据。"一位高级物理学家迅速回过神来,走到操作台前,"可以打印出完整的计算结果吗?"

李长生点头同意,按下了打印指令。一台特制的打印机开始工作,吐出一张张密布数据的纸张。

物理学家们围在打印机旁,迫不及待地抓起每一张打印出的结果,开始细致检验。他们拿出计算尺和笔记本,进行手工验算,交叉比对各个参数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能量守恒定律完全满足……"

"中子通量与理论预期完全吻合……"

"材料衰变曲线精确到七位小数……"

专家们的惊叹此起彼伏,声音中的震惊和不可思议已经无法掩饰。

"如果这些数据是准确的,"一位核物理权威最终说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设计核反应堆的方式。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无数次模拟,找出最优参数,而不必冒险进行实体实验……"

"而且速度提升了至少……"另一位专家掰着手指计算,"三百倍?四百倍?天哪,我甚至无法准确估算这种提升幅度!"

军方代表此时也坐不住了,一位穿着将军制服的高个子男子站起身,走到李长生面前:"这台计算机……能否模拟导弹弹道和核爆炸过程?"

李长生点头:"当然可以,将军。事实上,它能模拟任何可以数学化的物理过程,精度和速度都远超现有技术。"

将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无限可能。

他转向其他军方代表,微微点头,眼神中传递着某种默契。

"我们需要进行更多测试,"评估团团长开口,声音已不再带着先前的怀疑,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严肃,"这种突破性成果,必须经过最严格的验证。"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评估团成员轮番上阵,提出各种各样的难题—从流体力学方程到材料结构分析,从多变量预测模型到复杂的密码破译。

"曙光一号"像一位从容不迫的智者,一一化解这些世界级的难题,速度之快、精度之高,远远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想象。

室内的氛围已经从早先的质疑转为震惊,再到现在的敬畏。

"我们能否测试一个实际的军事应用?"一位军方专家突然提议,"比如,模拟一枚远程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考虑大气层内外所有变量?"

李长生点点头,迅速在键盘上输入了一系列参数。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三维地球模型,一条红色轨迹从东向西划过,精确显示了导弹的每一段飞行路径、速度变化、姿态调整,甚至连大气层再入时的热量分布都清晰可见。

整个模拟完成后,屏幕上显示:计算时间:4分37秒。

"这…………"军方专家站起身,手指微微颤抖着指向屏幕,"这需要的不仅是计算速度,更需要极其精确的物理模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长生平静地解释:"集成电路技术让我们能够将复杂的计算模型直接固化在硬件中,大大提高了运算效率。"

评估团长沉默良久,缓缓站起身,脸上的每一条皱纹似乎都在诉说着他此刻内心的震撼。整个房间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他环视一圈,看着每位专家的眼睛,最后目光落在李长生身上。

"同志们,"他声音微颤,却异常坚定,"在我七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重大的突破。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话音刚落,整个房间爆发出一阵掌声。不是那种例行公事的、礼节性的掌声,而是发自内心的、几乎带着颤抖的致敬。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院士走到李长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孩子,我从未想过能在有生之年见到这一天,"老人声音哽咽,"你知道吗?我八岁时看到第一辆火车进入北京城,当时人们说那是魔鬼的发明。今天,我见证了比那更伟大千百倍的创造。"

老人转向其他评估团成员:"我们不能再固守老观念了!这不是一台简单的计算机,这是龙国科技的新纪元!"

军方的将军走上前,他的军装笔挺,胸前勋章闪耀,脸上罕见地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他有力地握住李长生的手,眼神炯炯。

"李同志,请允许我代表军方表达敬意,"将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许下某种承诺,"这项技术将改变国家的命运。在今天之前,我们只能仰望那些强国的科技成就,而现在,我们看到了赶超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