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窃汉:从种田养猪开始 > 第261章 北海王

窃汉:从种田养猪开始 第261章 北海王

作者:傻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06:49:06 来源:书海阁

雒阳,皇城。

“陛下有令,宣卫将军府屯长李寅入殿觐见,李屯长,随我走吧。”

李寅急忙起身,紧紧跟在小太监身后,低垂着脑袋,不敢抬头,迈着小碎步进入皇城。

他是雒阳大火的亲历者,眼睁睁看着太平道教众将皇城烧成焦土,进入皇城之后,目光偷偷地向四周窥视。

新的宫殿群辉煌宏大,亭台楼阁,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金碧辉煌,比旧皇城还要奢华恢宏。

这些建筑都是在最近三四年建成的,李寅参与过平安城的修建,他知道修建这些庞大建筑群需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

灵皇帝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依旧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修筑如此恢宏的宫殿群,称得上是穷奢极欲,骄奢淫逸。

他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之色,和自己的主公张归元相比,灵皇帝腐朽得像是西边的残阳。

东汉人实行两重君主观,即二元君主观,像李寅这样的属臣只忠心于自己的主公,张归元作为天子的属臣,忠心于天子。

作为属臣的属臣,李寅并不忠于皇帝,这更贴近于后世的价值观,谁开工资我忠心谁。

李寅垂头快速而行,小心谨慎,他很快发现,皇城里充满了死气沉沉的感觉。

穿过富丽堂皇的走廊,通过新虎贲卫士的检查,李寅终于看到了大汉皇廷的统治者,当今的皇帝灵皇帝。

灵皇帝躺在柔软的虎皮软榻之上,形似骷髅,眼窝深陷,瘦骨嶙峋,奄奄一息,满脸死气。

听到脚步之声,想要转头看向李寅,却无力转头,尝试了几次,都转不过来,最终只能放弃。

上一次看到灵皇帝时,他举手投足间,眼眸中射出道道寒光,有鹰视狼顾之象。

没想到几年过去,就变成这副骷髅成精的模样,要知道,灵皇帝此时也就三十多岁。

“臣属李寅,叩见陛下。”

李寅不敢怠慢,赶紧躬身行礼,行完礼站在一旁,垂首侍立。

灵皇帝一声长叹,声音虚弱得像是临死之人最后一口气一样。

“李卿,上次见到你,还是雒阳大火之时,唉,可叹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了。”

“我的张卿过得怎么样了?讲一讲你们离开雒阳之后的经历吧。”

在灵皇帝的要求下,李寅开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从张归元回到老家省亲,大破黄巾贼寇。回到北海遭遇八国围攻,大破八路联军。

在北海休养生息,推行农业,鼓励放牧,教化万民,听闻黄巾贼寇进入扶余国后,张归元果断闪击扶余,将黄巾贼寇驱逐进深山之中,这中间的故事讲述了一遍。

宫殿炉火里的火焰熊熊燃烧,灵皇帝安静地听着,脸上时不时露出快意的笑容,眼眸中的痛苦也少了几分。

李寅如何不懂,绘声绘色地讲述张归元如何在战场上追杀黄巾余孽,将黄巾贼杀得屁滚尿流,尸横遍野。

李寅说完,灵皇帝眼眸中的笑意已经掩盖不住,他忍不住高声道:

“好,好,好,张卿家不愧是我的肱骨之臣,远在苦寒之地,也不忘替朕分忧。”

“朝堂上的那些腐儒,还在说张卿家是大大的奸臣,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他说完,剧烈地咳嗽起来,喘息了半晌,忽然又开口叹息道:

“唉,可惜了,朕已病危,再也见不到张卿了。”

李寅吓了一跳,赶紧跪倒行礼,连声说着不敢。

“陛下,我主公在扶余国的国库中得到许多天材地宝对人的身体特别有益,特意让我送到雒阳,献给陛下。”

李寅说完,小太监将礼单奉上,灵皇帝摆了摆手,示意小太监念礼单。

“百年老参百颗,百年何首乌百颗……”

灵皇帝静静地听着,直到小太监念完礼单,灵皇帝溘然长叹道:

“有心了,有心了,自我染病之后,内外文武阳奉阴违,开始勾结太子,他们都盼着我早死,好当上从龙之臣。”

“属臣的朝贡,不是晚来,就是少量,只有张卿,心里记着我,真心拥戴我。”

灵皇帝又问了几个关于北海书院的问题,李寅避重就轻,将教化万民的故事说了几件,灵皇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

连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听到北海的故事后,他脸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许多。

在他的眼中,张归元远赴不毛之地,经受苦寒之厄,心系百姓,时刻牢记教化万民,对自己忠心耿耿,对朝廷全心全意,实是绝无仅有的大忠臣。

眼见自己身体一点点垮掉,若自己身死,年幼的太子无人照顾,无法约束朝中的腐儒,不如下定决心,将张归元的官职提高,替太子守卫好北疆。

朝中的腐儒们若是有所异动,张归元可以随时起兵南下,救驾勤王。

“张卿立下不世奇功,更难得对寡人忠心耿耿,理应奖赏,李卿,张卿家现在担任何职?”

“回禀陛下,我家主公现在是北海侯,卫将军,北海太守,都督北境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灵皇帝沉吟片刻,开口道:“刘卿一直上书,天下兵寇不息,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朕深以为然。”

“张卿的北海现在扩大了一倍,再以北海太守称之,就不合适了。”

“传,北海郡进为北海州,张归元为北海州牧,地位和华夏十三州相同,应为华夏第十四州。”

李寅脑袋里嗡嗡直响,一旁负责记录的小太监目瞪口呆,灵皇帝一句话,竟然将天下十三州变成了天下十四州。

州牧是郡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民政,军事大权,职位甚重,稍有差错,立刻将变成割据政权,一般都由列卿、尚书出任州牧。

废除刺史,改立州牧,简称废史立牧,是东汉末年皇权瓦解的标志**件。

北海郡升为北海州,任命张归元为北海州牧,这是灵皇帝对于张归元的极大信任,这些职位,一般由皇族和皇权的忠心拥趸担任。

正当秉笔的小太监瞠目结舌,不敢落笔之时,下一条任命更让他难以置信。

“北海侯无法体现张卿的功劳,传我口谕,张卿由北海侯进北海王。“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鸦雀无声,连暖炉之中的火焰都不再发出声音,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建立以来,遵循了西汉初期的原则,非刘氏而王者也,天下共击之。

不再册封异姓王,只有皇族成员立下赫赫大功,才会被被封为王。

除卢芳被册封为异姓王以安抚匈奴外,东汉几百年历史,没有其他人获得这样的封赏。

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灵皇帝竟然要分封异性王,分封对象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让秉笔的小太监根本不敢落笔,跪在地上磕头不止。

灵皇帝的脸色逐渐阴沉下去,怒道:“我还没死,你就敢抗命了吗?给我写。“

小太监不敢怠慢,急忙爬起来,恭恭敬敬将灵皇帝的封赏写到竹简上。

“车骑将军苗在大破荥阳贼时战死,车骑将军的位置空缺,张卿由卫将军迁车骑将军。”

汉朝的将军按照地位分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和杂号将军。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是重号将军,一般由外戚担任。

在灵皇帝的规划中,张归元担任托孤的重任,虽不是外戚,却胜似外戚。

老皇帝生前,老皇帝的外戚会帮助老皇帝巩固统治。

老皇帝死后,老皇帝的外戚会阻碍新皇帝的统治,因为老皇帝的外戚,并不是新皇帝的外戚。

至于张归元的外戚身份,也很容易完成,只需张归元成亲,生下女儿,将女儿送到皇宫,嫁给新皇帝,张归元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外戚。

灵皇帝虽然荒淫无道,但在他统治时期,皇权一直牢牢抓在手中。

此刻他即将身死,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外戚手下留情。

“写,加九锡。”

秉笔的小太监已经麻木了,此刻即使灵皇帝说要禅让皇位给张归元,小太监都毫无意外。

汉朝一共三四百年,还没有权臣受到过如此礼遇。

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大臣的九种器物,代表着九种权力待遇,是一种最高礼遇。

九锡即九赐,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九锡,也象征着九种德行,

车马,指金车大辂或兵车戎辂,黑马八匹拉车,其德可行者赐之。

衣服,指衮冕之服,赤舄之鞋,能安民者赐之。

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能使民和乐者赐之。

朱户,指红漆大门,能使民众多者赐之。

纳陛,指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属于贵宾专用通道,能进善者赐之。

虎贲,指守门的虎贲卫士,可以组建虎贲军,能退恶者赐之。

弓矢,指彤弓矢百,玄弓矢千,能征不义者赐之。

斧钺,指行刑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秬鬯,指祭礼用的香酒,用黑黍和郁金草酿成,能孝道备者赐之。

灵皇帝点了点头,这才觉得满意,让贴身小太监念一遍。

“张归元征讨黄巾有利,教化万民有功。”

“陛下加封,张归元拜北海王,迁车骑将军,迁北海州州牧,加九锡,都督北境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