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108章 宋哲宗的死因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神色阴沉,眼睛里冒着火,但不知想起来什么,面色又缓和起来,但还是大步向前扯了扯大儿子朱高炽,却没想到朱高炽这胖太子紧紧扯着朱高煦和朱高燧。

这么一拉,直接让朱高炽等人摔了一跤,这简直让朱棣气笑了!

连带着党争之祸都忘在了脑后,如今只想狠狠地揍这三兄弟!

……

“西夏和谈以后,我看这果然还得是要被打服,这不条件都不像以前直接开口就要归还西夏领土,甚至态度上都看得出恭敬得多了,这军事上的胜利也给北宋有了底气,外交才会强硬!”

“于是北宋哲宗元符二年十二月,终于结束了自英宗朝就开始的宋夏战争,并且还是以西夏的退让而终止的。”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哲宗朝即将迎来巨变。”

“在说哲宗后面的事前,我们先谈一谈哲宗的早逝。”

北宋神宗赵顼:呜呜呜我的儿!

大汉刘猪猪:好像他也不大,二十多左右吧!?

征北大将军Judy:确实还年轻,听说他身体不好!

……

“谈起哲宗,许多人都为他的早逝而惋惜,毕竟他之后的徽、钦二帝都没有三十年就把北宋给搞灭亡了!”

“甚至此前北宋所有的改革布局都付诸东流!”

“能想象得到吗,即使在后世,谈起宋朝,首先想起的便是靖康之耻,接着便是重文抑武,军事薄弱,没有一点点血性,好像很弱一样,这样类似的印象。”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哲宗在世,就能改变宋朝本身的问题,只不过比起两宋大部分的皇帝,赵煦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当权者。”

征北大将军Judy:宋朝皇帝确实挺拉胯的!

大宋赵匡胤:……

大唐李二凤:能以这样的形象传到后世,想必北宋最后的颜面都被这两个皇帝给败光了!

北宋神宗赵顼:……

宋朝所有人:……

“不过关于宋哲宗的死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而根据曾布的《曾公遗录》中记载,哲宗曾在元符二年五月起就出现了严重的腹泻问题。”

“例如在壬戌日的时候,哲宗就曾经回答过曾布的询问:曾两日前似霍乱,昨天晚上又腹泻,差不多是八、九次的样子。”

“但是,哲宗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以外,还有便秘的症状。”

北宋哲宗:这样被这么多人知道,真的要不好意思!

大宋某冲网少年:妈呀,整个社死!

……

“在后世中,以这两个症状交替出现为准,有人以此推测或许是肠结核。

“而这个病会进一步导致呕吐,上佐证《曾公遗录》记载:友端云:自初六日晚再吐,疾势未退。”

“除了以上这些,哲宗还有些腹痛,例如:吐逆未已,早食晚必吐,又小腹痛。”

更需要在意的是,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哲宗年少时就感染了咳疾,并且唾沫中带血,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二三年,甚至哲宗需要内侍携带手帕随侍左右,因为唾沫中都带着血。“

“但他这事讳疾忌医,也就没有人能知道,也许这与当时的朝局也有关系,小小年纪就活在了元佑大臣和高太后的视线之中,最终拖成了大病,”

“按照后世来看,这时候的哲宗大概是结核病,而唾沫中可能带着结核菌,一直都没有根治,在成年后或许由于政事上面的操劳等原因,又一度死灰复燃,所以才会有后面的腹泻,呕吐等症状。”

北宋神宗赵顼:你个兔崽子@北宋哲宗赵煦,生病了为什么不肯看医生!

北宋哲宗:爹爹…我错啦!

征北大将军Judy:还是不要讳疾忌医!@大胖太子朱高炽,你也是给我好好看看医生!

大汉刘猪猪:都在@,那我也要@霍太子(去病)最近有没有好好喝药啊!?

霍太子(去病):陛下!我的身体倍棒!用不着喝药!

……

“而通过《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从元符三年的正月开始,哲宗就因为要服药而不上早朝,群臣担心,便相伴一起去看他。”

“这时御医给的诊断是:胃桩未生,饮食不进,这里猜测一下或许是因为腹泻呕吐,又吃不进东西,加上另外记载说他早上吃的东西,晚上就会吐出来。”

“这怎么说呢,腹泻什么的吐了以后水分的丢失,又没有食物维持基本的能量,最后急转直下。”

“而以上这些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出汗,这里面的原理不太好解释,涉及到后世的一些理论,总之有了以上这些,哲宗后面才会出现以复冒大寒,脏腑为梗。”

“这御医没什么用后,大臣们就开始死马当活马医,给哲宗用了各种补阳气的药物,什么人参,什么朱砂丹药等等。”

大明某将士:如果他少时得到救治,是不是就不会早逝!

大宋某新党官员:可怜的陛下!

大唐某富商女子:好惨的少年,少年时当做傀儡,好不容易建立点功业命却到头了!……

“除了以上这个原因,哲宗的死因还有人说是纵欲过度,不过可能也是个诱因,毕竟他有肺部和肠胃的毛病!”

“这个丹药,之前也说过这些玩意都能搞死人,还吃!”

“而在哲宗病逝前几个月,赵煦宠爱的妃子刘氏生下了一个儿子,但仅仅过了一个月便夭折,她的小女儿扬国公主也暴病死去,这对于哲宗的打击不小,可能这也因此加重了他的病情。”

“因为哲总的离世,还没有子嗣,向太后便召集群臣商议帝王的继承人问题。”

“论理来说,哲宗还有亲弟弟,可以选择他来为君,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向太后的拒绝。对于这个人选,向太后更多的是从她的利益去考虑。”

“她怕哲宗的生母朱太妃次子当了皇帝,会威胁到他的帝王,于是便选择端王。”

”而据说宰相章惇知道后曾言:端王轻佻,不可君临天下。”

“这句话也被广为人知,甚至一言成谶。”

“话说回来,这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向太后也算是给北宋找到了一个大杀器,直接把北宋干灭亡!”

大宋赵匡胤(气吐血):玛德他娘……/%这货都能选出来…他是不是敌国派来的!!!

北宋神宗赵顼:……尼玛干得什么蠢事!

大明朱八八:换咱,咱非得气吐血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