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157章 威武大将军朱厚照

闻言,另一时空里的唐检幽幽地看向站得笔直的李靖。

李靖:看我干啥!我还没干呢!

回到直播间。

林可用余光瞥了眼瘫在沙发上,摸着肚皮的朱厚照,这小子是吃饱了!?

目睹全过程的李靖:……

“颉利可汗没跑过大唐士兵,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并且同时获得了跳舞技能卡。”

“当李世民看见颉利可汗在他面前跳舞,我想什么渭水之盟都抛之脑后了吧,那都不算什么!得看这颉利在干啥!”

大唐李二凤: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朕!

“这次的战争过后,李靖被擢升为尚书右仆射,地位仅次左仆射房玄龄。”

“等到李靖六十三岁时,李世民因为担心他的身体所以还在犹豫是否派个出去打仗,但李靖仍然坚持与吐谷浑的作战。”

“李靖首战大捷,乘胜追击,追的是吐谷浑可汗一边跑路,一边烧野草,以此来断绝唐军战马的马草。”

“众人意见不一,但有句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于是李靖听从侯君集的意见兵马两路,在牛心堆、赤水源大败土谷浑。”

“不久之后,吐谷浑可汗被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领部众投降。”

大唐某世家子弟:现在知道他为何会被称为大唐战神了!

大宋某纨绔子弟:无败之绩,能不厉害嘛!

大明某种田小能手:怪不得后来会被写入神话故事里!

……

“而李靖灭吐谷浑,仅仅用时两月,只是等待他的并不是封官赐爵,而是诬告。”

“原因是一个叫做高甑的利州刺史没有按时到达而被李靖责骂,怀恨在心之下与广州都督府唐奉义串通诬陷他谋反。”

“但二凤是什么人,能被这两个人给糊弄了!?结果这两个都被流放了!”

林可忍不住感叹:“大唐贞观年间真是令人心神向往,换了别的皇帝说不定就不会这样做了!本身二凤也是从战场上拼出来的天策上将。”

“讲个笑话,李靖这人,队伍没站对,仗倒是没打输过 ,甚至他输的仗都是当天神的时候!”

大·战神·李靖:……

“后来,李靖在这种军功显赫的时候退出了朝堂,关起门来,与红拂女、昆仑奴一起过安稳的日子。”

“在武将圈里,李靖也算是善终了,活到了79岁。”

“顺便说一句,传说李世民受噩梦之扰命秦琼和尉迟恭守门,但这俩毕竟是人,不可能不睡觉,所以唐太宗将这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以求平安。”

“等到后来民间也渐渐效仿,所以这二人也被当做门神。”

大唐秦琼/尉迟恭:!!!

大唐程咬金:俺咋就没有这样的传说!

大唐李二凤:……

大唐太宗时期

这时候的李世民才登位不久,想起他那个渭水之盟就来气!

现在好了!这颉利可汗来给朕跳舞!

哈哈哈哈哈哈!李靖好啊!哈哈哈哈!

……

“接下来我们介绍下朱厚照同学,首先朱厚照是古代皇子中为数不多没什么竞争对手的皇子,他老爹就是之前讲过的朱见深的儿子。”

“他老爹朱佑樘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这妃子是一个都没有,所以最后生下来并长大的孩子也只有朱厚照一个人。”

“因此咱们照照就没什么竞争对手,作为皇帝预备役的他并不意味着他爹妈就疼他,毕竟他娘张氏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扶弟魔,可能比起他妈,他爹朱佑樘是疼爱他的。”

大宋某世家子弟:原来是这样!那清朝的皇子估计会羡慕吧!都不要抢就有皇位!

大清皇子:……

“这里得说一下前提,明孝宗朱佑樘是个极为亲近文官的皇帝,所以他的评价比他儿子要好的多了。”

“而被他老爹养大胃口的文官,即使朱厚照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撼动其根本。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我倒是认为确实得追溯到瓦剌留学生时期—武官勋贵集团集体玩完,以及朱元璋定下的官员土地不用纳税的政策,这也为后来的土地兼并埋下了祸根。”

大唐某世家子弟:这坑儿子吧!!?

乐观达人苏东坡:所以后来这大明也走了宋朝的老路!?

大明朱八八:……朕真没想到!…

征北大将军Judy:气死咱了!都怪你儿子@大明朱瞻基!

……

“话说回来,据说朱厚照的生辰八字连如贯珠,与明太祖的八字情况相同,如此被当做是吉兆。”

“所以他在2岁时就被老爹册封为太子,另外还附赠给他顶好的学习礼包一套,就算是老师也是百官里面最最好的那种。”

“朱厚照自小天资聪颖,不仅对他的老师礼遇有加,并且记忆超群。”

”不论是背诵的内容或是替他讲学的老师,次日就能做到掩卷背诵,甚至隔日二十多位老师里若有一人没人,他也能够发现。”

“这孩子写诗能[挥笔辙就,曾不构思],与大明战神那个菜鸡不同的是,朱厚照的骑射是实打实的武德充沛。”“只不过他文科方面像是《论语》《尚书》这样的必读项目,学得是非常慢,在他登基前都没学完,除了他老爹死的早外就是他太热衷于骑射了,自然也就没那个时间在这文科上。”

大明朱佑樘:回去就看着他念书!!!

征北大将军Judy:咱就不喜欢学那劳什子《论语》…

大明朱八八:玛德,每回说到咱大明就必须要把那臭小子拎出来!

……

“总体来说,朱厚照的生活还是挺恣意的,直到他十四岁那年他老爹朱佑樘去世,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而明朝又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但又被各种礼制束缚的王朝,但这里的皇权集中并意味着皇帝个人权力高度集中。”

“昔日朱元璋废除宰相之位,但他没有想过未来他的后代会出一位大明战神,也没有想过未来文官集团的权力会比相权还大。”

林可哀叹一声,又继续:“也没有想过他的后代,一旦不如文官的心意,就会被他们以各种祖制所束缚,如果非要举个例子的话,那么就是相当于七八个魏征在劝谏!”

“不过魏征和他们比就是一个天一个地!这群人是连魏征的一小块指甲都比不上,这里只是说他们类似杠精般的能力。”

大唐·魏妩媚:!?

大唐李二凤:七八个!朕立马就觉得呼吸困难!太过可怕!

正德时期所有的文官:……

大明正德时期

听到这,瞬间朝堂之上所有的文官炸开了锅!他们纷纷脸色涨红、义愤填膺!

这女子的话简直荒谬至极!

他们何尝不是为了陛下好,遵循祖制本就是陛下要做的事!

他们是为忠君爱国,是为大明社稷!

一时间,朝堂上的声音此起彼伏 ,像是捅了马蜂窝般,变得喧闹起来。

……

另一边的朱厚照闭了闭眼,眼睛酸涩。

原来终其一生,他都没有成功对抗过,若不是曾祖父…导致文官势大,罢了,他也不该怪责到祖辈身上!终究还是他自己不行!

而身侧的李靖听到这也不由得讶异,明朝文官集团做大,武将几乎没有话语权。

天天被七八杠精围攻,他要是明朝皇帝,也估计够呛,于是越发同情身旁的少年!

少年·朱厚照:???你没事吧!

……

“朱佑樘离世前曾经召见过三位内阁大学士,他们分别是刘健、谢迁、李东阳。”

“和当初朱瞻基留下三杨一样,朱佑樘也嘱托他们:我好了大儿照照聪明但是爱玩,你们要辅佐他,好好读书。”

大明朱瞻基:……

“但孩子大了,叛逆期到了,相比起枯燥的儒家经典,照照他更喜欢玩乐,所以这时候以刘谨为首的宦官很得他的宠爱。”

“从皇帝角度出发,朱厚照重用宦官或是为了对抗文官集团,这无可厚非。”

“比如说皇庄之争,明朝有个规定,百姓、地主收上来的税要进国库,皇帝不能任意采用,而这皇庄里拿到的钱就不用这么麻烦!”

“但这皇帝的私房钱文官们就觉得是踩在百姓的身上而来的,所以当朱厚照继位时,就想劝他趁着年轻好好学习,不要与民争利,直接废除黄庄,将这些地分给那些无地的百姓不是更好?”

林可眼底透露出一丝嘲讽,又继续说道:“这群人真的是为百姓发声而没有丝毫私心吗?”

“我告诉你们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统计全国土地时,全国总计的数字由弘治时期的432万顷增加到了701万顷。”

”而清丈之后,全国实际上拥有的垦地为503.4万顷,这比弘治十五年时的422.8万顷税田要多出了80.6万顷!”

“这80万顷就是地主豪绅隐瞒不报的!就算废除了这皇庄的土地,最后就真的会给到那些无地的农民吗?”

“要知道明朝末年,这些官员对着皇帝一口一个没钱,结果被李自成搜出来七千万两,实际上的数字可能更多!”

“这大臣的地还真说不好比皇上少!!”

大明朱八八:……

征北大将军Judy:这他娘的…%?…

大明太祖时期

朱元璋听到林可的话沈默不语,眼神中透露着迷茫。

真是他自己下的祖制才导致后来的大明难以为继!?

突然间,朱元璋额角青筋暴起,双手紧紧攥拳 ,重重地拍了下桌子。

整个房间都回荡着他的怒吼声:这群文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简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

“另一边明孝宗留下来的托孤重臣刘健,知道了朱厚照的态度,所以他以四次辞职的方式来逼迫朱厚照同意。”

“同时另外两名托孤大臣谢迁、李东阳也是如此 ,僵持之朱厚照也只能勉强做些表面功夫。”

“其实这皇庄废了,除了官员士绅钱包又鼓了,皇帝和百姓都没什么好处,一个没了小金库,一个还是贫穷没地!”

”而明朝大臣所要求皇帝遵循祖制,这里的祖制就是朱元璋曾说:他的子孙后代,不要自作聪,去扰乱已成之法,一个字都不能改!”“可朱元璋那时期不是贪六十两就要受到惩罚,这文官怎么不按照祖制呢?!还是说他们只不过想要一个听话的皇帝!?”

正德时期大臣:听话就行,别给我们找不自在!

大明朱八八:……就盯着咱老朱家子孙搞是吧!

大汉刘猪猪:这群官员是不是就想让皇帝当成提线木偶!!!

始皇祖龙:…想要听话的皇帝,届时朝代离亡也不远了!

……

“所以照照也说:天下事岂皆内官所坏,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出自明通鉴)

大唐某纨绔子弟:这话没毛病!

“此事过后 ,群臣见有效果,所以想趁机干掉宦官集团 ,于是公元1505年十月,户部尚书韩文打头阵,用强硬的态度上书请杀以刘瑾为首的八虎等等。”

“随后,刘健先来和朱厚照哭诉,苦那时候先帝托孤,结果现在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巴拉巴拉。”

刘健前脚哭完走了,后脚刘瑾就跑来抱着朱厚照的大腿哭诉宫里的司礼监也胳膊肘朝着文官拐。”

“就是站皇帝角想,这群文臣若动不动就拿辞职要死要活的逼迫他,那么他这个皇帝还干什么,也辞职算了!”

“所以朱厚照后来不仅批了这些大臣的辞职申请,还将刘瑾等宦官放在重要之位之上,并且默许了刘瑾惩治起头的臣子。”

“于是除了没站队的李东阳,带头搞节奏的大臣是尽数离职,宫内的司礼监也被大换血。”

大宋某世家子弟:如果这群太监给除了,那么这个皇帝很有可能被架空。

崇祯:这操作怎么这么眼熟!?

大唐某种田小能手:皇帝要是架空了 ,岂不是什么都是这群人做主!

大明某种田老汉:…那俺们这些农民岂不是更没难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