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290章 曾布曾巩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第290章 曾布曾巩

作者:小猪要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0:55:24 来源:书海阁

另一时空的哲宗仔细听着这些,他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缘故才导致北宋灭亡的!

他真是烦透了朝堂上的这些党争,互相攻讦还不算,非要搞死对手!

只是不知想起了什么,一声叹息落下。

……

回到直播间。

“就在这个时候,曾布和韩忠彦的擂台打得白热化,这也让徽宗很是厌烦,毕竟没完没了了,自神宗开始似乎新旧两党便一直你来我往的争斗。”

宋徽宗:这帮人蹬鼻子上脸,还没完没了了!!!

“而朝堂上的那群老头子也明白了这神宗的崽儿就爱跟着神宗方针走,所以不久之后,韩忠彦就被罢相了,也是在这个时候徽宗正式重用蔡京。“

”甚至赵佶接见蔡京的时候,还表示他老爹神宗,他哥哲宗都是为了新法,如今他要继承他们俩的事业,请问蔡京有什么指教。”

蔡京(内心OS:机会来了!):为陛下肝脑涂地!!!

北宋前几个皇帝:完犊子了!!!

“所以徽宗早前尽管任用了旧党,但他的内心是倾向于新法的。“

”而旧党那些大臣看徽宗任用蔡京,他们将他的意图也看得很清楚,至于徽宗本人也知道,他赵佶是不可能跟那帮老头子玩什么克制天子**,又守着旧法那一套的!”

“毕竟赵佶的性子此前也说过,就爱什么书画的文艺活动,还爱出去游玩。“

”这么一个性子怎么可能会喜欢那群臣子的约束,谈什么天子克制自个的**。”

“于是就在徽宗就在公元1102年的时候,便将年号改为崇宁,宋朝历史上有个标志**件——熙宁变法。“

”赵佶这小子选择取这个名字,他那意思就是继承他父亲神宗变法之意。”

大明某种田小能手:神宗这两儿子倒是都推新法!

大唐某纨绔子弟:可能耳濡目染???

大唐某风流才子:不过一群老头子在我耳边磨磨唧唧是真的烦!

北宋曾布(有被冒犯到):……

“之后,朝堂上就剩下曾布了,此一时彼一时,这时候势大的蔡京选择对曾布[重拳出击!]”

“曾布这个人怎么说呢,之前为了争权在新党和旧党之间来回横跳,所以这两派的人对于曾布,都不会让他加入任何一派了。”

新/旧两党:拒绝三连( ′???`)

“如果皇帝信任重用他,这些倒还是其次,但没想到皇帝这个岗位北宋上岗的这么的快,所以最后瓦特了!?“

“不过蔡京的上位已经是必然了,不论是韩忠彦还是曾布又或者是旧党,其实已经无法阻止徽宗的决心了。”

“顺便再提一下曾布他老哥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比起其他几位,他的存在感不是特别强。”

“但是,他们家在嘉佑二年那次科举里,曾布曾巩中了进士以外,他们的兄弟曾牟以及曾阜也都中了进士,还有他的两个妹夫也是,在当时算的上是很轰动了。”

“而且曾巩年少父亲,大哥接连离世,但他还是接过了家里的重担,一人拉拔起了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

“当然除他以外,还有很多,所以嘉佑二年的那次科举,被称为千年龙虎榜,那时候的政治环境远没有现在糟糕。”

“据说,当年的那次科举全国参考人数就有四十万,但最后录取的数量也就…388人。”

大唐某风流才子:那些后世传名的人都处在这榜上面嘛!!?

大明某吃瓜群众:曾巩竟然有这么多弟弟妹妹嘛!在这种情况下还考中了进士!!

大明某种田老汉:额滴神咧!竟然参加了这么多人吗?

大汉某士大夫:这便是科举吗!?

另一时空的杨坚闻言,被这数字震惊到了,不局限于士族门阀之别。

让天下寒士俱能参与科考,这或许才是举行科举的意义所在吧!!!

只是这后来就这么没落了,转而变成了八股文之类的呢!?

……

直播仍在继续。

林可又接着道:“话说回来,这蔡京掌权之后,就成了独相,尽管这时候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也不妨碍他大权在握。”

“作为北宋惯有的习惯条例,新党一上来,就得向旧党开炮,于是在蔡京刚担任宰相后,就在皇宫正南方向的端礼门竖起了一块碑,一块名为元佑党籍的碑。”

“这块碑上的名字均出自元佑、元符年间的大臣,诸如苏轼、司马光、吕大防、苏辙等等都被上了元佑党人的记号。”

“就连一直坚定表明立场的章惇也在里面,包括其余新党人士,甚至于这些人的后代都不准在京师这边做官。”

”据说这份名单是宋徽宗亲自敲定的,不过这块碑虽然后来重刻了,但历尽千年,仍能从中辨认上面的名字。”

大唐程咬金:好家伙,党同伐异这么明显!!!

大明某吃瓜群众:肯定宋徽宗同意的!搞不好名单还是他给的!

大秦某官员:他自己写的,是显摆书法很厉害嘛!!!大宋赵匡胤:他娘的服了…?%…(脏话飙出)

……

“至于这块碑能不能达到排挤、羞辱政敌,我觉得可能不大行,毕竟天下人都是有眼睛的,与其说是排挤旧党,不如说是排挤他自己的政敌。”

“而这上面的名单,也在立碑之后下发到全国各地,务必使各州、郡、县的百姓都要记住这**党。”

“譬如说黄庭坚,他是五十岁那年刚好被打成了奸党,还被削去了官职,流放至宜州,但他没有抱怨,反而在宜州开馆讲学,为穷人诊脉等等。”

“只是好景不长,他在宜州待了十七个月,尽管融入了当地,甚至为自己取名为[八桂老人]。“

”但还是没能等到平反的那天,可如果他要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怕是得气死。”

“同样有此情况的,还有秦观,他则是比黄庭坚要去的早些,可惜这上面的人为朝廷尽力半生或者一生,最终晚年或者身后却过得如此不好。”

“顺便提一句,北宋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其中的蔡,有种说法便是蔡京,只是因为他后来名声不咋地,所以换成了蔡襄。”

“而蔡京受到徽宗重用,或许是因为他的书法,毕竟徽宗对书画非常的在行。”

北宋黄庭坚:呸!奸臣!

北宋秦观(骂骂咧咧):……

乐观达人苏东坡:奸臣啊!竟然这么离谱!!!

大明某吃瓜群众:一溜烟的外放,宋徽宗就不怕无人可用吗?

大唐某纨绔少年:这种说法还挺有道理的,毕竟宋徽宗是搞艺术的能手!

大汉某官员:确实投其所好,也正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