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297章 公田所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第297章 公田所

作者:小猪要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0:55:24 来源:书海阁

大宋徽宗时期

这时候蔡京还在杭州,还没有重返京师,大权在握,长成后来那个奸相。

听到林可的话,他叹了口气,就这结局他都不知道他辛苦大半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到头来终究一场空啊!!!

……

大宋神宗时期。

宋神宗简直要被这儿子气死了!

同样是儿子,怎么煦儿当皇帝就没如此啊,宰相捞钱就为了自个享乐吗?

赵顼气得额头青筋暴起,宛若个火药桶,现在就差个导火索就能炸!

身边随侍的人瑟瑟发抖,只有神宗颇为宠幸的内臣李宪斗胆说话。

“陛下,既然知道了结局,不如好好改变才是,当今之祸—党争。”

李宪的话令神宗回过神来,是了,自他一朝便开始无休止的党争。

随后神宗便下令传召王安石,顺便把司马光也调回来。

这俩倔老头!他可真烦!

……

回到直播间。

林可又继续道:“接下来咱们先说下宋徽宗几个宦官助手。”

“首先六贼那些也说过了,接下来谈的是这位是宦官杨球,这可是难得一位代皇帝书写的宦官。”

大宋神宗赵顼:……

“这件事的前情便是蔡京打着新法的口号横征暴敛,增税加赋,当时有个纳税名目—经制钱。”

“所谓的经制钱,就比如说取一些添酒钱及增一分税钱,虽然一人只很少一点,但积攒下来却是一笔大的财富。”

“随后修建了什么道观啊!明堂啊什么的,而前面我们也说过,宋朝的诏书奏折是要交门下省复核的。“

”但蔡京他们为了阻止其他官员的议论,竟然不依照正经途径,直接请徽宗亲自书写后实行,甚至请宦官杨球代为书写。”

“这还不算完,在徽宗初年,宦官杨戬设置了稻田务,在河南立法索民田契,大概的意思便是检查百姓的田地契约。“

”但是这百姓手上的田地,都是转让或者转让好几次,还有直接就开垦的,哪里能拿出这田契呢!?”

“于是这拿不出的田地就作为公田丈量,所收的就由耕者和稻田务平分,因此杨戬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大宋某纨绔少年:这人真厚颜无耻,贪得无厌啊!

大明某吃瓜群众:百姓就这么被夺走了田地!!!

大唐某风流才子:好吧!现在知道为何北宋末年起义这么多的了!

……

“大概过两年的时间,杨戬又将稻田务设置为公田所,这次他更加的变本加厉,没有田契的直接变成公田,而有田契的也躲不开剥削。”

“由于转让多次,所以杨戬的办法就是取田契根磨,就比如说一个人有田契,然后杨戬会派人去追根溯源。“

”找到了一任,再去找上任…上上任,直至最后没有田契,那么这个田地就会变成公田,而现任拥有的会直接被迫成为佃户。”

总之杨戬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夺取百姓的田地,自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杨戬夺取的田地就已经拥有了三万四千三百多顷。”

“然而在杨戬去世后,宋徽宗还追赠了这个宦官为太师。”

大宋所有皇帝:!!!

大明某吃瓜群众:又是为了他搞钱的,还搞这么多!能不开心嘛!

大唐程咬金:说不定对他都是肱骨之臣呢!!!

大秦某小吏:烦人的文臣都被外放了,剩下的这些…

……

大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闻言,冷哼了一声,又是宦官误国,他老朱最讨厌宦官干政了!

他娘的,他可没忘记自己老朱家 ,后来用的西厂、东厂。

唉…末年一群文臣竟然还不如一个宦官!

……

直播仍在继续。

“而在杨戬死后,百姓的日子依然得不到解放,他发明的这些搜刮百姓农田的办法在他后来做他位置的李彦身上,更是愈演愈烈。”

“这个人比杨戬还要厚颜无耻,不…卑劣小人…(脏话飙出)”

万朝:骂的好脏啊!

“咳咳,李彦先是一股脑的将居民田契收上来,然后一把大火烧毁 ,直接就说是公田,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

“史料记载:百姓没有田地,牛无法耕地,百姓或饿死,或者一根绳子了结,可以说非常的惨。”

“这还不算完,李彦又催收公田租钱,不听的百姓被杖打,数量更是达到了千余人,而李彦又将梁山泊收为公有,百姓若是要进去捕鱼、摘莲藕等等,都必须交税钱。”

“当时的官员也有不少人和他们狼狈为奸,就这种情况,频繁起义都是比较正常的事了,怪不得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大明某吃瓜群众:他娘的一群…?%!…

北宋哲宗赵煦(快气死):?? ? 等着哥哥来一顿爱的按摩(暴打!)

大唐某纨绔少年:这宋徽宗活该当俘虏啊!真是气死我了!!

……

万朝中的人听到这里,尤其是生活在宋徽宗时期的百姓,心里一片绝望!这都是什么事啊!他们就非得跟这个艺术皇帝嘛!!!

他娘的,又是横征暴敛,又是快亡国的,要不要先跑路啊!!?

……

另一时空的宋徽宗赵佶闻言,微微皱眉,他就说怎么这么多人看他,眼神一个都跟审视似的!

原来是因为这块小破屏!!!

这上面说得都是什么屁话!!

他觉得他不可能会沦落到这一步的!

怎么可能,二十多年后就亡国了呢!?

……

直播间。

林可叹道:这样的世道,起义又不断,似乎不灭亡都说不过去了,但明明当时不过建国一百多年啊!“

“在起义中最大规模的还属于是方腊,尽管他于宣和三年被俘,其他起义也在随后被宋军镇压,但宋徽宗以及权势滔天的奸臣并没有借此反省。”

“其政治决策更为黑暗,当时距离北宋被金军侵入也不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了。”

“在说靖康之变前,我们先说宋徽宗时期对外的军事战争,前面也说他是想要继承父兄的事业的,或许也想青史留名吧!”

“而且他父兄矜矜业业地干活,为宋徽宗赵佶攒下来不少的家底,对外战争也够,何况还有捞钱的蔡京呢!”

“所以在蔡京上台后,以绍述为号召,重开拓边之事。“

宋神宗赵顼:把他说成大冤种了!

北宋哲宗赵煦:整的他俩给他打工的!

“于是在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的六月,宋徽宗赵佶就让王厚和童贯一起前往河湟地区。”

大隋某官员:还真想不到,就宋徽宗还想要拓边的!?

大唐某纨绔少年:估计年轻那会,雄心壮志还在呢!

大明某吃瓜群众:而且那时候就算想爱好,也不太敢明目张胆!

大清某官员:如果不是他老爹和哥哥太早死唉…

大秦某小吏:诶!等等我想到,赵构在南宋,不住北宋这皇宫就长寿!?

大明某吃瓜群众:怪不得林姑娘说他们皇宫刷朱砂呢!可能真是这原因哈!

北宋所有皇帝:!!!

征北大将军Judy:你说他老赵家也真是,非要用命闻朱砂!那啥玩意能吃死人!

大宋赵匡胤:滚犊子!你们老朱家也短命,也有子嗣问题!!!

……

林可倒是没想到这层,不过也不排除这可能。

“而王厚打算兵分两路,命驻守在兰州,岷州的高永年率军两万赶往湟州,另一边王厚则是和童贯一起赶往巴金岭。”

“至于河湟那边的人也不是没脾气的,也打算抵抗到底,在膘哥城里,河湟吐蕃部落的人就和宋军拼死抵抗。”

“由于这个膘哥城位置险要,立在绝岭之上,所以非常难攻,这宋军的第一场杖也就不出意外地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