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337章 种师道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第337章 种师道

作者:小猪要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0:55:24 来源:书海阁

“只是,赵桓还是辜负了种师道这片苦心,对于迁不迁都,赵桓不知道怎么的,一向胆小的人竟然不愿意跑路了!?”

“甚至朝中,还有人嘲笑种师道畏敌,不肯听从他的意见,总不可能怕他跑路了,被谁夺了权吧!?”

“唉…总之赵桓当做没收到种师道的信一样,没有回复他,可怜种老将军身患重病,还替赵桓发愁,他这番苦心到底还是白费心思了!!!“

“然而宋廷的骚操作行为不止如此,咱们都知道主和派,一直都占据了宋廷主要的声音。“

”所以以唐恪为首的人,由于金兵压城太过慌乱,为了和金兵议和无所不用其极,种师道曾经调集过那四人回师勤王,只不过被这群人拦住了。“

”宋廷这些行为,翻遍史书,都没有多少人能相之比较。“

”而宋军一般来说,就是很纳闷,对于这样的朝廷,居然绝大部分都是非常忠心的。“

”所以张叔夜刚出发后不久,又打道回府了,谁能预料得到金军议和不过是拖延时间。”

“从结果来看,种师道的主意是非常靠谱的,奈何宋钦宗非要跟着徽宗去北方,不愿意采纳!”

北宋除徽钦以外的皇帝:……

大明朱八八:宋廷永远都走不对正确道路,也不看看金人打不打得过!?

大唐·魏·妩媚·征:又慌又不跑路,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能被抓看来最后也没干什么,别是白折腾哦!

大汉桑弘羊:不过宋廷确实实力不强,偏又爱折腾,就算来了,或许也不一定能守住东京城吧!?

大汉某官员:不断妥协,不断签协议,难道就不会感到屈辱吗???

……

这样的行为令各时空的宋朝君臣蒙羞,他们简直无法理解,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仍旧不愿意去听忠臣的声音呢?

非要等到兵临城下,才追悔莫及吗?

这俩瘪犊子子孙,真是气死他们了!

另一时空,还在选人当天子的章惇、曾布等人:……

不是!?这么悲惨的记载竟然是他们宋朝的未来吗??!

看不出来,徽宗这看着很温和的人能干出这么多的事,还有他儿子能这么坑!

如果哲宗陛下,还在就好了…

……

而哲宗时期的种师道、种师中嘴角抽搐,对于赵桓的骚操作,都不知道说啥好!

从林姑娘的那些话中,就听得出来当时北宋的情况有多危急!

真有一种憋屈感,总感觉只有他们是急的,其他人都放弃抵抗,直接摆烂了!

想到这儿,种师道兄弟俩又对视一眼,又叹了口气,心中郁气难舒。

随后,小光屏中又传出了林可的声音。

“而宋钦宗赵桓的做法,直接就让种师道给气晕了。“

”作为几朝的老臣,他是见过北宋繁华的,也不愿生养他长大,种家又世代镇守的北宋,就这么消亡了。“

”所以拖着病体,强撑着精神,仿佛就剩下一口气吊着,他执拗地问身边的人:陛下,可答应巡幸长安了!?“

”这个问题,身边的人自然回答不出来,只能默默叹息。“

”种老将军是等不到赵桓的回答了,也许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陛下是没有听他的建议。“

”于是,这位纵横沙场几十年的老将军种师道,没能听见宋钦宗的答案,就在回京途中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

”作为宋朝后期的武将,种师道算得上是郁郁而终,然而这并不是个例,北宋末年乃至南宋时期,郁郁而终的武将还少吗!?“

“所以才有那句诗,可惜宋皇非汉武,北宋末年的结局,并不在于忠勇的臣子,而是在于皇帝和那群投降派的文臣。“

大明某吃瓜群众:有点为这群武将不值!这心哇凉哇凉的!

大唐程咬金:其实种师道这时候去了也好,就算拖着病体回去指挥,那群人多半也不会听他的,最终还是会兵败城破!

大宋某纨绔少年:…唉…怎么就避不开错误选择呢!

大隋某官员:种师道的去世,赵桓起码得负好多责任!!!

……

林可叹息,又继续道:“种师道病逝,令赵桓很是伤心,只是伤心是伤心的,临终遗言是不听的。“

”金人来势汹汹,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心存幻想,这群人只要拿了钱财就走!!!”

“可赵桓他的脑回路和别人不一样,他还心存幻想,这就不得不佩服完颜宗望的策略了,或许从初次围东京城,他就清楚了宋廷这帮上位者,稍微吓唬下,就能自乱阵脚!”

“所以这一回故技重施,他仍然以议和的要求去约束宋廷,但背地里却还是向宋朝开封而来,只是这一次,恐怕就得令赵桓失望了!!!”

“不过,不是太理解,就这种危机时刻,这要换了李隆基大概早就在准备跑路了。“

”赵桓竟然还有心思给赵佶准备生日宴会,也就是此前我们所说那场不欢而散的宴会!”“这父子俩的关系,一时间内甚至是剑拔弩张,据说赵桓对于金兵来袭的消息,没有告知给徽宗,令赵佶对战争局势是一无所知,难道是怕他跑路吗!?”

“赵桓和赵佶的隔阂,还远不止于此,在徽宗回朝后不久,就举行了册封太子的典礼。“

”在国家危难之际,立太子来巩固权力,看得出来他是提防着宋徽宗的!”

“而朝堂之上,所谓上行下效,徽钦二帝都忙着内斗,那群臣子也都是如此,在我等看来,便是知道抵抗不过金人,就提前放弃了,似乎干起其他的事情都好过抗金。“

“这样荒诞可笑的行为,竟然是真的存在于千年前的历史之中,当然就当时的宋廷而言,将领什么的已经快送完了,所以种师道的办法是最优选!”

“只是,人与人到底还是不一样的,面对自己王朝的危难之际,有人选择缩回去当个乌龟,有人选择奋勇向前。”

“就比如说,在太行、两河地区涌现了抗金团伙,由于末年时期时局动荡,最先受到祸害的百姓,连番的战争下,这群百姓在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下上山和金人交战。“

“这场起义活动,史料记载很少,在宋将马扩的带领下,一时间起义军规模至数十万,只是敌众我寡,最终仍旧被金军攻破了城寨。”

“有时候是真的觉得可笑,朝廷一再错失良机,本是大好局面,却接连折腾,该重用的不用,不该信的人偏要信。“

”难道这样的臣子为官时,没有立下为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吗?怎么百姓自发起义就敢于和金人对抗,怎么你们为官为君的人面对金人,就只能又怂又怕呢!?”

大宋赵匡胤:……

大明朱八八:他娘的,这群人咱要是够得着,非给他剥皮揎草了!!!

大宋文臣:(′°Δ°`)好凶残…

征北大将军Judy:不能打和不敢打一直都是两回事,如果不是宋廷决策错误,又怎么会敌我悬殊如此之大!

大明某吃瓜群众:关键是,后面几个皇帝的怕金症仿佛是祖传一样!

大汉某官员:咋说呢,宋廷现在是无力回天了,种师道都已经去世了,还有哪个将领能挑大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