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第77章 宋神宗—蔡确

"好了,接下来咱们来讲讲宋哲宗赵煦,说起来,宋朝南北二宋十八位皇帝干的好的一只手也能数的过来。"

"今日要讲的宋哲宗就是其中的一个。"

心脏又中一箭大宋赵匡胤: ……

"宋哲宗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个孩子,在他的统治时期中以其亲政前后分为两个阶段。"

"咱们先说亲政前,在上一任皇帝也就是他的父亲宋神宗去世时,赵煦只有十岁,按照惯例,朝政的担子先压在了太皇太后高氏身上。"

"只是高氏久居深宫,对前朝之事并不清楚,所以她要挑选熟悉又靠谱的大臣来辅政。"

"接下来以"砸缸出名"的老臣司马光率先登场。"

北宋司马光: ……

"我们先将时间先追溯到宋神宗元丰五年,刚刚元丰改制的宋神宗早就想要将司马光调回来做御史大夫。"

"在这个基础上,他希望能借着新官制调和新旧官员之间的矛盾,弥补政治裂痕。

"虽然这一点设想被宰执王珪、蔡确给否定了,但仍不能阻止他想要在三十个月后调司马光入京面圣。"

"首先司马光这个人,他的忠诚度是不容置疑的,能够十多年如一日地待在洛阳的地窖里编撰《资治通鉴》,那么他就不是一般人。"

"单就新旧两党来说,例如王安石和司马光在朝堂上政见不合,你说我执拗不通,我说你奸佞小人之类,但司马光一被弹劾,老王马上替他说话。

所以宋神宗时期的新旧两党的关系没那么坏,尚在可控范围。

老王本王·王安石: 司马人品没得说

……

宋神宗熙宁三年

赵顼刚刚擢升王安石为宰相,整个人都十分兴奋,心里忍不住期盼这新法会给宋朝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就在他下朝后,发现被他放在一旁的小方屏已经出现了画面。

听见林可说的内容,赵顼不由得眼睛一亮,咦,这回讲我呐!

这我可得听听,随即喊来内侍将王安石等人宣召入宫一起旁听。

……

"但是在老王罢相之后,元丰朝的政治斗争却逐渐走向了失控的方向。"

"尤其是反对司马光归来的蔡确,也是这一阶段出现大量政治迫害的兴起者。"

"蔡确,字持正,福建泉州人,生于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亲政的景佑四年,又在其晚期的嘉佑四年考中了进士,"

大唐程咬金: 到底有多仁才会被称为这个名!?

三国张飞: 俺也想知道,说仁厚俺大哥肯定不输他!

三国刘备: 三弟……别胡说 !

千古第一仁君赵祯: ……

"要说蔡确这个人,早年间确实过得不怎么样。"

"史说记载他的父亲蔡黄裳清正廉明,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他的婚事拖到了很久才成亲生子,仅仅靠他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想必蔡确幼时过得比较清贫。"

"不曾想宰相陈执中外放到陈州后,见到蔡黄裳这个七旬老头还在当基层小官后,十分的嫌弃,于是强行让他致仕,这就让一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

"蔡黄裳本人也在饥寒交迫中郁郁而终,而他在临终前曾嘱托少年蔡确不要忘记与陈执中的仇恨。"

"很不凑巧的是当蔡确当官时,陈执中已经去世了,俗话说父债子偿,于是他将仇恨目标转移至其子陈世儒的身上。"

陈世儒: 玛德这不关我事啊!

少年蔡确 : 报仇!

张氏: 尼玛可孝死我了!

"不过也不能怪这陈世儒倒霉,实在是这对父子都不是什么好人。"

"话说陈执中有个爱妾,为他生下一子陈世儒,所以他越发宠爱张氏,毫无准则可言。"

"结果张氏有一婢女迎儿,被她残忍虐杀,陈执中因此被弹劾罢相,张氏也在他死后被强行命令出家为道。"

"陈世儒长大后,朝廷允许其接回生母张氏,但张氏还是那个张氏,依旧脾气大大的,和陈世儒妻子李氏以及家中婢女关系紧张。"

"古往今来婆媳矛盾那都是不容易调节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李氏干脆心一横,唆使婢女毒死张氏。"

"结果你猜怎么着?这张氏的生命力还真如打不死的小强般顽强,即使喝了毒药也不咽气,一个婢女干脆将一根铁钉凿入张氏头颅中,送她去见了迎儿。"

大秦某将士: 额滴亲娘咧,看来女人是真不能惹!

大唐某风流才子: 靠!太可怕了呀,看来得收敛点才行!

大明某将士: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而陈世儒一开始并不知情,但在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后选择包庇妻子,只是纸包不住火,最后仍被朝廷得知。"

"按宋律来说,谋杀父母乃是十不赦之罪,主审官苏颂最后也将实情都告知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想着为陈执中有个后,想饶他一命,这时蔡确站出来表示宋朝以孝治国,这是不能被赦免的,因此参与此案的人都被判了斩首。""在这之前,陈执中与吕夷简有过姻亲,所以陈家也曾托关系找到吕夷简之子吕公着介入案情,他虽然拒绝了此事,但有不少吕家子弟拖后腿试图拯救陈世儒。"

"而吕家又向来反对新法,这就被政敌抓住了小辫子,不少吕家子被逮捕入狱,连曾经的主审官苏颂也被下狱。"

"有人找到诉讼希望他指控吕公着操控司法,这被他强烈拒绝,最后还是找不到任何证据,宋神宗处罚了办案人员,这才放了吕公着等人。"

"参与此案的大理寺官员崔台符等人都被认为是元丰年间有名的酷吏,而这些人的后台之一却是在此案中报的私仇的蔡确。"

大明某将士: 好可怕的政治斗争,怪不得说读书人心眼子多呢!

大明某世家子弟: 咱读书人不背这锅

"蔡确在早年间在地方当官曾有过贪污受贿的名声,但由于他个人能力实在太过出色,他所遇到的领导都对他屡加提拔。"

"熙宁四年,因为当众抗议开封衙门中,下属跪拜上司的陋习而受到了大老板赵顼的注意,从而担任御史言官,走进了新党的核心圈

"例如郭逵,王韶,熊本,沈括等名臣名将,不论新旧党派都受到过他的弹劾。"

"这时候说一句蔡确敢于谏言,不畏权贵,但在熙宁六年时却变得不大正常了。"

"那一年天灾频繁,王安石像往常一样骑马上班,然而当他走进皇宫正门时,却遭到了宫门守卫的呵斥,以违反礼制的罪名要求他下马。"

"不得不说老王也是挺能刚的,面对守卫的强烈呵斥,老王硬是不答应,我都骑了这么多年,违不违反我能不知道吗?"

"不曾想这名侍卫也是非常有想法一人,话也不跟你说,直接打伤了老王的坐骑。"

马:玛德,谁能为我发声!?

"事情发生后,老王心想这指定是有人在背后搞事,于是干脆将这个守卫送去开封府,结果查下来开封府都觉得老王没啥问题,守卫有问题,还将这事没啥关系的亲从官阮睿一同杖责处罚。"

"而蔡确却对此事表达质疑,他认为守卫做的没错,老王违反礼制,开封府为了讨好宰相处罚无辜的守卫,这群人得罚!"

"神宗收到蔡确的奏疏后,没有对老王是否下马而进行讨论,接受了处罚开封府的意见。"

"不知道王安石退休后骑毛驴和这事有没有关系。"林可说到这笑了笑,她觉得有点有趣,哈哈哈骑毛驴的王安石!

"宋史认为,蔡确是看出了老王和神宗的矛盾,借此来向神宗表示忠心。当然啦也有人也认为他只是为表公心。"

大明某世家子弟 : 文臣多了,就是费心眼子,一不小心就着道了!

宋朝所有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