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白话三侠五义 > 第三十八回 替主鸣冤拦舆告状 因朋涉险寄柬留刀

白玉堂伸手扶起雨墨,关切地问道:“你家相公在哪里?”贾牢头哪能让雨墨先开口,抢着说道:“颜相公在这单间屋里,我们一直都尽心伺候着呢。”白五爷点点头,说道:“好。你们继续用心服侍,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重重有赏。”贾牢头听了,脸上笑开了花,忙不迭地连应了好几个“是”,那模样就像哈巴狗见了主人,摇头摆尾的。

这时,雨墨已经跑去告诉了颜生。白五爷走进屋内,只见颜生头发蓬乱,满脸污垢,虽然没有戴着刑具,可整个人面容憔悴,十分落魄。白五爷见状,心疼不已,急忙上前拉住颜生的手,说道:“仁兄,你怎么会蒙此不白之冤?”说到此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满是痛心与不忍。可颜生却显得异常平静,仿佛这些苦难都无法动摇他的内心,说道:“唉!愚兄实在没脸见贤弟。贤弟你来这儿做什么呢?”白五爷见颜生没有丝毫忧愁哭泣的样子,只有满脸的羞愧,心中暗自赞叹,在心里夸道:“颜生可真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真英雄也!”便接着问道:“这事儿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颜生却避而不答:“贤弟问这个做什么?”白玉堂诚恳地说:“你我是生死与共的知己弟兄,关系非同一般。难道仁兄还要瞒着小弟吗?”颜生无奈之下,只好说道:“这事儿都怪愚兄太粗心大意。”接着便一五一十地讲起来,“绣红送来一封信,愚兄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信上写了什么,就有人来了,慌乱之中便把信放在书里。谁能想到这封信竟然遗失了。到了夜里,就发生了这要命的事儿。柳洪便把愚兄告到了本县衙门。后来多亏雨墨暗中打听,才知道是小姐一片苦心,全是为了顾全愚兄。愚兄恨自己弄丢了约会的信,才酿成如此大祸。要是愚兄不承认,难道还要牵连闺阁中的柔弱女子,毁了她的清白名声吗?愚兄唯有一死,才能心安。”

白玉堂听了颜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可又转念一想,劝道:“仁兄知恩图报,舍己为人,确实是大丈夫的作为。但你难道就不想想老伯母在家中日夜牵挂着你吗?”这一句话就像一把锐利的匕首,直直地刺中了颜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顿时勾起了他的伤心事,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下。过了好一会儿,颜生才哽咽着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无法改变了,这都是命中注定,恐怕难以逃脱。这也是前世的冤孽,今生的报应,能有什么办法呢!能有什么办法呢!愚兄死后,希望贤弟能照顾好家母,这样愚兄在九泉之下也能闭眼了。”说完,便悲痛欲绝,放声大哭起来。雨墨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落下泪来。白玉堂连忙安慰道:“何至于如此绝望!仁兄暂且放宽心。凡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为人着想的同时,也得为自己考虑考虑。我听说开封府的包相爷断案如神,犹如神明在世,明察秋毫,何不到他那里去申诉冤情呢?”颜生却固执地说:“贤弟这话可就不对了。这事儿又不是官府屈打成招的,是愚兄自己主动承认的,又何必再去包公那里分辩呢?”白玉堂耐心劝道:“仁兄虽然这么说,但小弟担心祥符县的详文一旦送到开封,只怕包相爷不会任由仁兄轻易承认罪名,到那时又该如何是好呢?”颜生坚定地说:“《论语》里说‘匹夫不可夺志也’,更何况是愚兄我呢?我心意已决,绝不更改。”

白玉堂见颜生心意已决,毫无回转的余地,便在心里暗自盘算起另一个计划。他叫雨墨把禁子和牢头叫进来。雨墨刚走到院子里,就看见禁子和牢头正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还指手画脚的,就像两只聒噪的麻雀。他们一看见雨墨出来,立刻有两个人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讨好地说:“老雨呀,有啥吩咐吗?”雨墨说:“白老爷请你们二位呢。”二人一听这话,立刻像狗见了骨头似的,撒欢儿地跑了过来。白五爷让伴当拿出四封银子,对他们二人说道:“这是四封银子,赏你们二人一封,再拿出一封分给其他众人,剩下的两封就专门用来伺候颜相公。从今天起,颜相公的所有事情,都由你们二人照管。要是有任何照顾不到的地方,让我知道了,可饶不了你们。”二人听了,连忙屈膝跪地,千恩万谢地接过银子,满口答应一定会好好照顾颜相公。

白五爷又转头对颜生说:“这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小弟想借雨墨跟我几天,不知仁兄肯不肯让他去?”颜生说:“他在这儿也没什么事儿。况且这里都已经安置好了,愚兄也用不上他,贤弟尽管把他带去。”其实雨墨早就领会了白五爷的意思,便欣然向颜生叩辞,跟着白五爷出了监狱。到了没人的地方,雨墨便好奇地问白五爷:“老爷把小人带出监狱,是不是想让小人瞒着我家相公,去开封府呈控申冤呀?”这一句话问得白五爷心里乐开了花,他惊喜地说:“怪了,怪了!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聪明伶俐,真是世间罕有。我确实有这个想法,但不知道你敢不敢去?”雨墨自信满满地说:“小人要是不敢去,也就不会问了。自从那日我家相公招认之后,小人就打算到京城的开封府去控告。只是因为监里没人伺候相公,所以才耽搁到现在。今天听老爷话语里一直在提点我家相公,可我家相公却一点儿都不醒悟,所以刚才老爷一说要借小人跟随几天,小人就明白是为了这事儿。”白五爷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的心思,竟然被你猜中了。我告诉你,你家相公陷入了情感的困境,一时半会儿难以解脱。必须到开封府去告状,才能让他从迷障中清醒过来。你明天到开封府,就把你家相公无故招承认罪的缘由详细申诉一番,包相爷自有公正的断案方法。我会在暗中帮你安排好一切。这样一来,你家相公大概就能摆脱这场灾祸了。”说完,便叫伴当给雨墨十两银子。雨墨推辞道:“老爷前次赏过两个银锞子,小人还没花呢。老爷还是改日再赏吧。再者说,小人去告状,身上也不方便带太多银子。”白五爷听了,点头表示赞同,说:“你说的也有道理。你今天就前往开封府,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好去伸冤。”雨墨连连称“是”,转身朝着开封府的方向匆匆而去。谁能想到,就在这天夜里,开封府发生了一件离奇诡异的事情。包公每天五更天就要上朝,包兴和李才早早地就把一切准备妥当,伺候包公的冠带袍服、茶水羹汤等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只等包公一声呼唤,便能立刻行动。二人正在安静地等候,忽然听到包公咳嗽了一声,包兴连忙拿起灯笼,掀起帘子,走进里屋。他刚要把灯笼放在桌上,突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分,忍不住失声叫道:“哎哟!”包公在帐子里听到叫声,赶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包兴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是哪里来的刀……刀……刀呀?”包公一听,急忙披上衣服坐起来,撩开帐子一看,果然看见一把明晃晃的钢刀横放在桌上,刀下还压着一张柬帖。包公镇定地说:“包兴,把柬帖拿来我看看。”包兴小心翼翼地从刀下抽出柬帖,举着灯递给相爷。包公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颜查散冤”。包公沉思了许久,心中暗自揣测,却始终不解其中深意。无奈之下,只好先洗漱穿衣,暂且上朝去,等散朝之后再慢慢调查这件怪事。

到了朝中,处理完各项事务,包公便乘轿回府。刚到衙门,只见从人群中突然跑出一个小孩子,在轿旁“扑通”一声跪倒,大声喊着“冤枉”。恰好王朝路过,立刻上前把小孩子抓住。包公的轿子来到公堂,落轿之后,包公立刻升堂,下令道:“带那个小孩子上来。”下面当班的衙役传下命令。此时王朝正在角门外询问雨墨的姓名,忽然听到传唤,便嘱咐雨墨:“见了相爷,别害怕,可千万别胡说。”雨墨感激地说:“多谢老爷教导。”王朝走进角门,把雨墨带上堂去。雨墨一上堂,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向上叩头。

包公威严地问道:“那小孩子叫什么名字?因为什么事来告状?从实说来。”雨墨连忙回道:“小人名叫雨墨,是武进县人。因为和我家主人一起到祥符县投亲……”包公道:“你主人叫什么名字?”雨墨道:“姓颜名查散。”包公听到“颜查散”三个字,心中暗自一惊,心想:“原来真有颜查散这个人。”便接着问道:“投亲到什么人家?”雨墨道:“就是双星桥柳员外家。这员外名叫柳洪,是我家小主人的姑夫。谁知道小主人的姑母三年前就去世了,现在的是续娶的冯氏安人。因为柳洪膝下有个姑娘叫柳金蝉,从小就许配给了我家相公。我家主人原本是奉母亲之命前来投亲,一来想在这儿读书,准备明年参加科考;二来也是为了完婚。谁知道柳洪把我们主仆二人留在花园居住,原来他心怀不轨。我们才住了四天,那天一大早,就有本县的衙役跑来把我家主人抓走了,说我家主人无缘无故把小姐的丫鬟绣红掐死在内角门外面。回禀相爷,小人与我家主人时刻都在一起,我家主人根本就没出过花园的书斋,怎么会在内角门掐死丫鬟呢?没想到我家主人被县里抓去刚过一堂,就一口咬定是自己掐死了丫鬟,情愿抵命。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所以小人来到相爷台前,恳请相爷为我家主人做主,洗清冤屈。”说完,又重重地叩了几个头。

包公听了,沉思了半晌,然后问道:“你家相公既然和柳洪是亲戚,想来在他家出入应该不用避讳吧?”雨墨连忙解释道:“柳洪为人极其固执小气,别说是外人,就连他续娶的冯氏,都没让我家主人见上一面。我们主仆在那儿待了四五天,一直都住在花园的书斋里。所有的饭食茶水,都是小人自己进内院去取,柳家根本就没派人来服侍,这哪像对待亲戚的样子啊?送来的菜里连一点肉腥味儿都没有,简直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包公又问道:“你可知道小姐那边,除了绣红,还有几个丫鬟?”雨墨回答道:“听说小姐那边就只有一个丫鬟绣红,还有个乳母田氏。这个乳母可是个大好人。”包公急忙追问道:“怎么见得她是好人呢?”雨墨道:“小人进内院取茶饭的时候,她就悄悄跟小人说:‘园子空旷冷清,你们主仆在那儿居住可得小心点儿,恐怕会有意外发生。依我看,过个一两天,你们还是离开这儿为好。’没想到真的就出了这档子事。”

包公听后,在心里暗暗思量:“莫非这乳母知道其中的隐情?不如如此这般,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想罢,便吩咐道:“把雨墨带下去,让他在班房听候发落。”紧接着,又立刻吩咐差役:“分别把柳洪和他家的乳母田氏传来,不许他们串供。”之后,又下令:“到祥符县把颜查散提到府衙听审。”

包公暂时退堂,吃完饭后,正打算休息一会儿,这时,去传柳洪的差役匆匆回来禀报:“柳洪已到案。”包公立刻吩咐:“准备升堂。”

柳洪被带上堂来,包公目光如炬,盯着他问道:“颜查散是你什么人?”柳洪赶紧恭敬地回答:“是小老儿的内侄。”包公又问:“他来你这儿做什么?”柳洪说:“他在小老儿家读书,为的是明年参加科考。”包公接着问:“听说他和你女儿自幼就定下了婚约,可有此事?”柳洪心里暗暗吃惊,不禁纳闷:“怪不得人人都说包公断案如神,我家里这点私事他怎么就知道了呢?”但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办法,只好承认:“是从小就定下的婚姻。他这次来,一来是读书备考,二来也是为了完婚。”包公继续追问:“你把他留下了吗?”柳洪回答:“留他在小老儿家居住了。”包公再问:“你家丫鬟绣红,是服侍你女儿的吗?”柳洪说:“这丫鬟从小就跟着我女儿,极其聪明伶俐,又会写字又会算账,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包公追问:“她是怎么死的?”柳洪回道:“是被颜查散掐死的。”包公紧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死在什么地方?”柳洪道:“等小老儿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二更半了。她死在内角门外面。”包公听完,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你这老匹夫,满口胡言!你刚才说,你知道的时候已经二更半了,那肯定是你的家人告诉你的。你又没亲眼看见是谁掐死的,怎么就断定是颜查散干的?这明摆着是你嫌贫爱富,自己把丫鬟掐死,然后故意诬陷颜生。你还敢在本阁面前狡辩?”柳洪见包公发怒,吓得赶紧叩头,慌张地说:“相爷请息怒,容小老儿细细说来。丫鬟被人掐死,小老儿一开始确实不知道是谁干的。只是在死尸旁边落下了一把扇子,上面有颜生的名字和落款,所以才知道是颜生害的。”说完,又不停地叩头。包公听了,沉思了好一会儿,心想:“这么看来,多半是颜生做了不光彩的事。”

这时,又有差役来报告:“乳母田氏传到。”包公下令把柳洪带下去,然后把田氏带上堂。田氏哪见过这么威严的公堂,一上来就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发软,像筛糠一样浑身直哆嗦。包公问道:“你就是柳金蝉的乳母?”田氏战战兢兢地回答:“婆……婆子正是。”包公又问:“丫鬟绣红为什么会死?从实招来。”田氏到了这个时候,哪还敢说谎,就把怎么听到员外和安人私下商量要害颜生,自己怎么和小姐商议救颜生,怎么让绣红偷偷给颜生送银两这些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谁知道颜姑爷拿了财物,不知为啥,竟然把绣红掐死了。偏偏还落下一把扇子,还有那个字帖儿。我家员外见了,气得不行,就把颜姑爷送进了县衙。谁能想到,我家小姐竟然上吊了。”包公听到这儿,惊讶地问道:“怎么,柳金蝉竟然死了?”田氏说:“死了之后又活过来了。”包公又好奇地问:“怎么又活了呢?”田氏解释道:“都是因为我家员外和安人商量这事儿,说颜姑爷头一天进了监狱,第二天姑娘就上吊了。而且姑娘还没过门,这要是传出去,名声可太难听了。所以就对外说小姐病得快不行了,买口棺材冲冲喜,实际上是悄悄把小姐装殓了,停放在后花园的敞厅上。谁知道半夜有人大喊:‘你们小姐活了!还魂了!’大家跑过去一看,还真活了。棺材盖都横过来了,小姐就坐在棺材里呢。”包公追问:“棺材盖怎么会横过来?”田氏说:“听说是宅子里的下人牛驴子偷偷去盗尸,他看见小姐活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抹脖子自杀了。”

包公听完,暗自思量:“可惜了金蝉这么贞烈的女子,竟然被无情无义的颜生辜负了。可恨颜生,拿了财物还把绣红掐死,他的品行如何,不问也知道了。可怎么又会有寄柬留刀的事儿,还有小童雨墨来替他申冤呢?”想到这儿,包公大声下令:“带雨墨。”左右衙役立刻把雨墨带上堂。包公猛地一拍惊堂木,怒声喝道:“好你个小滑头!小小年纪,竟敢大胆糊弄本阁,该当何罪?”雨墨见包公发怒,赶紧向上叩头,说道:“小人说的句句都是实话,怎敢蒙骗相爷。”包公又是一声断喝:“你这小崽子,就该掌嘴!你说你主人没离开过书房,那他的扇子怎么会在内角门外面?说!”

不知道雨墨会如何回答,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