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不妙!太子发现我造谣与他有染! > 第206章 她的提议

不妙!太子发现我造谣与他有染! 第206章 她的提议

作者:惊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9:18 来源:书海阁

良妃于正殿中央的宝座缓缓坐下,红唇噙着一抹淡笑,视线在侧前方的谢景昭、苏窈二人之间转了一圈。

说来挺妙,只有在苏姑娘的面前,她才能亲眼见到自家儿子那张脸庞上露出些许表情波动。

良妃再看一眼脸蛋儿仍旧红润的少女,唇边的淡笑自然而然地延展,温声道:“苏姑娘坐吧,同本宫不必多礼。”

“是,良妃娘娘。”苏窈乖乖应了一声,端正地坐回椅子上。

良妃再次开口,略显好奇地问道:“方才,本宫听见苏姑娘提起,殿下似乎无法送苏姑娘离宫,这是为何?”

她隐约猜测,应是皇上召见了景昭,以至于他来不及亲自送苏姑娘离宫。

苏窈瞧向身旁的男人,本以为他会回答良妃娘娘的问题,等了一会儿,却见他毫无开口作答的意思。

察觉到她的注视,谢景昭望进她那双潋滟的眼眸,稍稍挑眉,仿佛是在说:母妃在问你,你答。

事实也是如此,良妃的目光停留在苏窈身上更久一些,分明是想多与她聊天说话。

殿内一片静默,宝座上雍容华贵的美人耐心地等待着回应。

苏窈只好作答,抬眸看向良妃娘娘,声色轻软地回道:“回娘娘,未时四刻太子殿下有事在身,民女稍后自行离宫便好。”

“四刻?”良妃转眸看向身旁的展莺。

展莺立即道:“娘娘,还有一刻不到,便是未时四刻。”

虽苏窈没有明说谢景昭是有何事,但良妃心里了然。

近日景昭已是惹怒了皇上好几回,倘或今儿再耽搁,怕是又要在皇上那儿受责骂。

良妃眉心轻蹙,美眸望向谢景昭,道:“殿下不若即刻动身,本宫同苏姑娘颇为有缘,想让苏姑娘留在咸尚宫再待一会儿,多陪一陪本宫。”

此时苏窈的想法跟良妃一致,她未曾见过皇上,却明白皇上的命令便是圣旨,容不得一声拒。

她侧头看向身侧的男人,顺着良妃娘娘的话,道:“良妃娘娘说得是,我一时半会也不离宫,你先去忙吧。”

谢景昭俊脸上无甚情绪,深眸静静地望她。

她性子软,可有时候说一不二,执拗得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譬如眼下的她,那张小脸毫无威慑力,却令他深觉无奈。

此次带她进宫,谢景昭步步仔细,不让旁人抓住一点儿把柄使她受到欺辱,是以,他念着时时刻刻同她一起,不愿她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即便在母妃宫中,即便母妃允诺他,不会为难她,他依然难以安心。

良妃望着一言不发的谢景昭,少顷,她缓缓道:“殿下,正事要紧。”

简单的一句话,语气听来也温和,只是目光已然含着不满。

并非她看不惯他护着苏窈,而是他不能过分护着苏窈,难不成以后他也一直这般?既然决心要同苏窈成婚,那就该让苏窈逐渐适应宫中环境。

谢景昭深眸垂下,敛住眼底的不安,再抬眸时,他同眼前的人儿轻声道:“青羽、赫凡留在此处,有任何事,皆可寻他们。”

苏窈下意识蹙眉,想说她有夏花她们,一对上他隐隐担忧的眸子,顿时心软,点了点脑袋道:“好。”

谢景昭又开口问道:“等我回来,我们再一同出宫?”

苏窈面露犹豫,最终还是应了他,免得他不放心:“嗯嗯,我哪儿都不去,就留在良妃娘娘宫中。”

得到她的应允,谢景昭这才起身,行礼告退。

踏出咸尚宫,他瞥一眼青羽、赫凡二人,沉声命令道:“你们留在她身边,不得离开,如遇情况,速报。”

青羽、赫凡同时恭敬地应道:“是,殿下!属下遵命!”

谢景昭回头望一眼殿内的方向,继而,阔步离去。

与此同时。

殿内,良妃有意不让苏窈过于拘谨,转头吩咐展莺:“苏姑娘似乎带了婢女,唤她们进殿伺候吧。”

展莺福身领命:“是,娘娘。”

她一离开,殿内便只剩下良妃与苏窈二人。

良妃眸光柔和地问她:“窈儿,本宫可是能这么唤你?”

苏窈神情微怔,这一称呼着实亲昵了些,令她恍惚了一下。

她低头回道:“可以的,良妃娘娘。”

“午膳时,本宫贪了嘴,这会儿胃还有些撑,窈儿陪本宫到花园里走走吧。”

说罢,良妃站起身,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一同前往。

苏窈连忙跟着起身,小步迎上,来到良妃的身旁。

紧接着,她学着那名宫女展莺,扶住良妃的手。

良妃垂眸看了她一眼,她身子要娇小些,那只手瞧着细弱,像是用一点力就能伤着她。

收回目光,良妃往前走了两步,而后状似姿势不舒服,将手往下垂,改成轻轻握着她的手腕,如拉着她并肩同行。

没有谢景昭在身旁,苏窈当然会不自在,但良妃娘娘明显很顾着她的情绪,这一点跟他十分相像。

不知是他特地交代过,还是他们母子二人本就是相仿的性子。缓步往花园而行,良妃不动声色地注意着身侧的小姑娘。

咸尚宫向来鲜少有人前来,即便有,大多数也是心怀鬼胎。

良妃几不可微地叹了口气,深宫并非是舒适之地,她待在自己的咸尚宫,也无可避免需要警惕堤防,做不到完全放松。

周围安静无人,苏窈没有错过良妃的这一声叹。

她抬眸瞧一眼面前这张美貌出众的艳丽脸庞,再垂下眼,小声问道:“良妃娘娘,您可是身子不适?”

“胃是有点胀。”良妃看着她,半是好奇地问道:“你有法子吗?”

苏窈眨了眨眸,认真答道:“良妃娘娘,方才民女同殿下提议更换茶水,待新的茶烹好,良妃娘娘喝一杯,可缓解胃胀的不适感。”

闻言,良妃脚步刹那间停住。

她神情错愕,语气掩不住惊诧:“是你提议换茶?不是殿下他……”

良妃深以为,是谢景昭怕苏窈吃多了撑着难受,才命人换了山楂茶。

她未曾想过,竟是苏窈主动提了换茶。

后面的话,良妃并未将它说完,只是转眸仔细瞧看苏窈的腹部,没看出任何鼓胀的痕迹,她问道:“窈儿,你也胃胀不适么?本宫唤人去请夏太医来一趟。”

苏窈连连摇了摇脑袋,道:“良妃娘娘,民女并未不适。”

说到这,她略感羞赧,双颊泛起一层红晕,轻软的声色低了几分:“民女平时吃得就挺多的。”

今日午膳的确美味至极,但她饭量本就算不上小。

眼看着她不好意思地闹了红脸,良妃忍不住扬起唇角,笑道:“能吃是福,有你在,本宫也跟着涨福了。”

忽地,良妃又感到不解,疑惑地问:“你并无不适,那因何缘故让人换茶?”

良妃倒是不担心自己儿子,他束身自好,不曾放纵任性。

话音落下的瞬间,她心头一动,再问:“窈儿,难道你看出本宫的不适?”

宫中最忌讳喜怒于色,说不准何时便被人使绊子,一跌落渊。

良妃久居深宫,自当有所掩饰,纵然是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她仍谨言慎行,更不愿被他瞧出自己的不适。

苏窈没敢直接应答,抬眸怯怯地看了她一眼。

良妃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腕,道:“这儿无外人,窈儿,你直言便是。”

“是。”苏窈一边回想着,一边慢慢回答:“良妃娘娘,您用过膳后离席,民女瞧见娘娘腰部挺直,肚腹隐现,步子也比之前要沉重。”

当苏窈发觉良妃细微的异样后,就偷偷观察过良妃的面色,但那时的她,从良妃的神情上看不出所以然。

顿了顿,苏窈见良妃并没有露出不悦的情绪,接着再道:“良妃娘娘,民女斗胆询问过太子殿下,殿下说娘娘您今日胃口的确比平时要好些,民女便猜着,娘娘或许过量进食,胃部不适。”

再者,如若良妃娘娘并无胃部不适的症状,山楂茶适合餐后解腻,喝一喝亦是无妨。

良妃听得专注,待她解释完,美眸定定地看向她。

苏窈见良妃迟迟不语,紧张地垂下眼,小声道:“良妃娘娘,您要就罚民女吧,太子殿下也不是故意跟民女说起,是民女非要问他。”

谢景昭向来能轻易看穿苏窈的心思,他的母妃一离开殿内,他就主动说起母妃今日胃口不错,根本不必等到苏窈开口去问他。

而后,苏窈便提议换成山楂茶。

重点并非在谁先问出口,苏窈觉得,要不是自己藏不住想法,谢景昭也不会无端端提起良妃的胃口是好是坏。

眼前的小姑娘深深低着脑袋,良妃看不到她的表情,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她的手轻轻颤抖着。

良妃回过神,先是安抚她:“本宫没有怪你的意思。”

待她抬起头,那双明亮的眼眸困惑地看向自己时,良妃唇角扬起一抹笑,柔声道:“你关心本宫,本宫怎会曲解你的好意?”

苏窈面露茫然,还未反应过来,头顶被一只暖和的手温柔地摸了摸。

良妃怕弄乱她漂亮的发髻,又实在想揉一揉她的脑袋,掌心的动作极轻。

这小姑娘的性子还是没变,一如初见时的纯真良善。

只摸了两下,良妃收回手,重新握住她的手腕,拉着她继续往花园里走去,没再提及方才的话题,转而道:“窈儿,你可认得鸢尾花?”

苏窈眨了眨眸,勉强跟上这一新话题,点着脑袋道:“嗯嗯,之前民女去过温府的蟠桃宴,温府里的花园也种了许多鸢尾花。”

听到温府二字,良妃笑容多了几分,语气轻轻:“是,本宫在咸尚宫里种了鸢尾花,差人在府中也种上一些。”

良妃轻叹:“本宫不便出宫回府留在母亲、父亲身边尽孝,盼着鸢尾花能令他们二老,见花如见本宫。”

苏窈忆起温府蟠桃宴那日,她满心顾着躲“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只记得温夫人长得很像良妃娘娘,她那会儿还同栀澄说过,温夫人长得像“谢公子”的母亲。良妃娘娘的母亲是温夫人,亲生母女长得能不像吗?

若非当日便知晓谢公子是太子殿下,她或许还傻兮兮地认为温夫人与“谢夫人”长得像只是巧合。

苏窈懊恼自己的笨脑袋,抿唇无言。

良妃一看她安安静静的,蓦然,想到她那可怜的身世。

心中不免泛起怜惜,良妃柔声道:“若你不嫌弃,即刻便可随着景昭唤本宫。”

苏窈错愕抬眸,愣愣地看着面前对自己细语温声的良妃。

“景昭与你的婚事将近,依本宫看,也无变动的可能,早晚你得随他唤本宫,不若今日提前改口。”

良妃说完,想了想,又肃然地补充道:“待会本宫让展莺拿改口礼过来。”

总不能占了她的便宜,白白捡一“女儿”。

苏窈对改口礼之类的不了解,也无心在此。

她的脑袋发懵,短暂地陷入一片空白。

《道德经》有言,知足之足常足矣。

而她向来知足常乐,能安则欢。

以前挣了银子她就欢喜;后来回村买下夏花,有夏花陪伴身边她很欢喜;离村后回京拥有自己的苏府,还多了冬苓秋络二人,她也欢喜极了;后来再有谢公子,同他定情,她更是欢喜。

爹娘离世早,姑母一家向来对她不疼不爱,亲情于她而言太过陌生,苏窈早有心理准备,这辈子她或许不会再次拥有“亲情”,但她拥有其他值得她欢喜的事物,所以她不强求早已消散的“亲情”。

可此时此刻,她能明显地感受到良妃娘娘对她的好,那是她很久很久未曾感受过的,犹如爹娘对她的疼爱。

面前的小姑娘又将脑袋低了下去,比方才更要低得多,良妃无从看清她的神情,纳闷不已。

良妃斟酌道:“是本宫唐突了,你与景昭尚未成婚,本宫的确不该急着让你改……”

话未说完,她先见到一颗恍若白色珍珠的水珠子直直坠落,砸在脚下通往花园的白纹石砖,溅出浅淡的水痕。

良妃一怔,紧接着,她缓慢弯腰,望了望那张面朝下方的小脸。

如她料想那般,粉润的脸蛋流着两行清泪,晶莹剔透的泪珠一颗颗滚落,似断了线的珍珠颈饰,止不住地往下掉。

“窈儿?怎的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