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强庇护帝国! > 第278章 创造进行分析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强庇护帝国! 第278章 创造进行分析

作者:宏老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16:43:52 来源:书海阁

创造也将大量算力投向该项目,每日都有无数机器人参与作业并产生大量数据,所有信息都被汇总给女娲和创造进行分析。

要是换做以往那种量级别的计算设备,恐怕早就无法支撑这么巨大的运算量了。

即便如今已经更新为光子计算机系统,依然感觉有些吃力。

于是,在前线基地核心位置又加装了两台新型辅助机器来协助处理,这才勉强维持住系统的稳定运作。

想想以前光子计算机还没造出来那会儿,中央用的还是量子计算机。

每天得处理成千上万艘星际战舰的数据,加上三个星球上的大工厂生产,几百万台智能机器人一起工作,几乎把量子计算机算力给占满了,天天都是满负荷运行。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

加入了两台光子计算机后,女娲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在最近的一次科学大会上,人类文明宇宙发展部的一位教授提交了一个新的方案。

谢叙看到这份提案时,眼睛一亮。

“这个提案真有创意!宇文竹海老教授果然厉害。

如果能实现这个计划,对我们将来探索宇宙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一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就会更深刻,再也不是瞎子摸索了。

创造,你来看看吧。”

谢叙坐在紫檀木椅子上,打开手中的微型电脑,向创造展示了一块光幕。

画面里不是超级工程,而是一片璀璨的星空——在漆黑的夜空中,无数星星闪闪发光,汇集成一道银河,非常壮观。

“已经好多年没见过这么美的夜空了吧,在地球怕是一辈子都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谢叙有些感慨。

自从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以来,人类一直将环保视为发展的首要原则。

格利泽星球这些年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几乎没有污染,星空依然璀璨夺目。

“周天星辰图?这名字取得好,我记得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有类似的阵法叫‘三百六十五周天星辰阵’。

既然用了这个名字,应该和星球探索有关吧。”

创造笑着说。

不知道为什么,谢叙总觉得现在的创造好像变得更像人了,具体是哪里变了又说不上来,有时候甚至会忘记它是个智能机械生命。

“没错,宇文竹海教授打算扩大我们的宇宙探测范围,并重新编号所有发现的星球,制作一份详细的宇宙地图。

这样以后在太空中航行就不怕迷路了,对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过去人类的航天历史十分谨慎,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现在的人类文明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航天器覆盖到了整个格利泽星系以及附近几个星系。

“凭我们现在的能力,能够详细观测到银河系大部分恒星系统。

如果我们派出探测器的话,可以覆盖整个格利泽星系并延伸到其他一些星系。”

创造看过整个提案后连连点头,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宇文竹海教授是天文学的顶尖专家,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星星,所以把这个项目交给他是最合适不过了。

“好,我们就投赞成票吧。

这个项目的物资需求不多,但对未来很有帮助。”

说罢,谢叙按下了赞成键,紧接着创造也投下了赞成票。

随着对卡布文明科技吸收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理论和技术涌现出来。

科学大会上有好几个大型工程被讨论,其中包括能量武器、纳米技术和星际战舰等,中型和小型项目则多达上千个。

这些项目的完成将会极大地增强人类文明的实力,甚至彻底改变现有的社会面貌。

时光飞逝,四年间粒子对撞机这项超级工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以上。

管道全长三亿多公里,现在已经有将近两亿四千万公里完工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

在这个重大时刻,谢叙决定亲自到场,把具体的操作交给创造处理,自己则在一旁观察。

现场不仅有他,还有很多工程院的同事。

孔浩天这时正和创造热烈地聊天。

这些年里,孔浩天几乎成了创造的小迷弟。

在他眼中,这个智慧超群的人工智能简直是无所不能,从来没有犯过错,再复杂的数据都能被快速处理好。

但工程院内部对此意见不一,很多人觉得创造只不过是个更聪明些的机器人而已,而人毕竟比机器人高级一点。

孔浩天对这些看法根本不放在心上,直接选择了忽视。

“工程已经进展了大半,剩余部分也计划在两年内全部完成,如果加快速度的话,一年足够。

三亿多公里长的粒子加速器,这可是空前绝后的工程项目!有了它,我们人类的技术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孔浩天红光满面,激动地说着。

他意识到这将是划时代的成就,足以让他名垂史册。

一旦加速器投入使用,人类的基础物理学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

说得很对,但具体效果怎样还得等运行后才能确定。

别愣着了,谢叙那边还在等咱们呢。”

创造边冷静回应边指导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进行建设工作,屏幕上无数条数据如同瀑布般滚动,显示出机器人们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包括动作、前进路径,以及物资分配等所需信息。

此时,远端还有许多货船正在输送必需品。

见无从下手帮忙,孔浩天就安静站在一侧,拿出便携显示器研究起了项目结构图。

如今剩下未完成的长度只剩下不到两公里了,听起来很多材料需要安装上去,不过依靠众多机器人合作,理论上仅需半小时左右就能搞定——前提是克服接口连接过程中的难题。

为确保毫米级别的对接精确度,按谢叙的要求,创造刻意减缓作业节奏,并且亲手操控起机器人,精细装配每一处组件。

还剩500米啦,真是太棒了,谁能想到我们会创造出这么惊人的东西啊?”富民赞叹道,眺望着那条环绕行星的巨大建筑,就像一条巨龙一般横亘星空之中,其规模令人惊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