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 > 第137章 庆功宴上的辩论

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 第137章 庆功宴上的辩论

作者:零子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6 19:02:53 来源:书海阁

“爹!大哥!”

唐守义父子听见自家臭小子的声音,抬眼望去,嘴角泛起一抹微笑。

唐清若眼中闪烁着泪光,轻声唤道:“爹,兄长……欢迎回家。”

尽管父子俩听不见她的声音,但从她微微张开的嘴唇中,他们读懂了她的情感。

片刻后,唐守义与唐青垣的目光便落在了箫瑜安身上,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好奇与猜测。

“那人是……”唐守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沉思,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猜测。

他知道,凌王“父子”早已进京,所以他很清楚,那个戴着熟悉黑鬼面具的人,应该就是箫瑜安。

唐青垣无法确定这人是否就是箫瑜安,但不论她是谁,他都疑惑这人为何会与他的家人在一起?

这一切的疑问,暂时无人能够解答,只有等到庆功宴后,才能慢慢揭开。

大军继续前行,停在了城门口。

唐守义从战马上飞身下地,踏步走向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礼:“参见陛下!”

话音落下,身后的一万多将士齐声跪下,行大礼,齐声呼道:“参见陛下!”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传遍了整个京城。

随即,四周陷入了片刻的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凝神聆听。

皇帝站亲自走上前,扶起唐守义,目光深沉而真诚:“将军辛苦了。”

然后,他转身望向唐家军的将士们,眼神中满是肯定与赞许:“诸位将士,你们为大墨立下赫赫战功,辛苦了!

大墨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欢迎你们回家!”

声音没有军队那般响彻云霄,却如同洪钟回荡,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在一众禁军保护下,皇帝与唐将军向皇宫走去,不久大军也进入了宫门。

随着大军的步伐渐渐走近,广场早已布置妥当,四位皇子与文武百官早早地就站在广场两旁,箫珏也在其中。

众人排列得整整齐齐,身上披着节日的盛装,面容各异。

皇帝缓缓登上了高台,身穿龙袍,神情威严却不失温和。

他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的群臣与将士,手中举着玉杯,目光扫过广场上的众人,声音悠远而清晰:

“今日,诸位齐聚一堂,为的是这场胜利,庆祝那些在血与火中拼杀的英雄们。

大墨,因你们的努力立足强盛!”

广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文武百官和将士们齐声喝彩,气氛热烈至极。

皇帝坐下后,众人也纷纷落座,宴会正式开始。

宫女们端着美酒和美食穿梭在宾客之间,整个广场弥漫着芳香的酒气与食物的诱人香味。

精美的糕点、烤肉、山珍,琳琅满目,光是看着都让人垂涎欲滴。

在宴会的进行中,唐守义弘毅和其他将领们坐在靠近皇帝的位置,与皇帝,几位重臣以及几位皇子交谈。

众人时而谈起如何策马跃进,如何千里急行,如何与士兵们并肩作战;

时而又回忆起那些悲壮的瞬间,英勇将士的牺牲,以及战场上那一刻的痛与荣耀。

每个人脸上都有一丝笑意,尽管话语中透露着些许的沉痛,但无不在此刻的宴会中找到了自己与同袍之间的默契与深情。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大臣随意提起话题。

“对了,唐将军,听说您麾下曾有一位武艺不凡的少年,说是您亲自带进军营的,怎么后来又让他离开了呢?”

唐守义眉头微皱,冷静地回应:“此事当初,乃是剿匪时偶遇的路人,身手不差。

我最初本也对其有所怀疑,派人调查之后,证实其并无不良动机,后来便想着让她留在军营效力。

但当她表明愿意为国效力时,也有自己犹豫不决的时刻,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另一位年长大臣插话道:“唐将军,您这是何意?

此子若能干,您为何不让他继续留在军营,为朝廷出力?朝廷需要这样的英才,怎能让他脱离战场,让他放弃国家所需的力量?”

话音未落,另一位中年大臣也忍不住插话:“正是!上天赐予他如此天赋,难道不应该为朝廷效力、保卫国土?”

唐守义面色暗了几分,略带不满答道:“每个人的选择,各有不同。

像这位少年,虽有不错的武艺,却未及冠,又是家中独子,若是一去不回,家族便断绝后嗣。

况且此子虽能干,但年轻,心思未必成熟,若强迫她继续为国效力,未必能成大器。

我辈为国效力固然重要,但也当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每个人的命运。”

几位大臣听后,纷纷摇头,露出不满的神情,其中一位大臣语气尖锐:“唐将军,此言差矣!

为国为陛下效力理是应当,自当以大局为重,岂容他不愿!

再说玉不琢不成器,若不成气候,您自是有办法打磨他。您自己儿子还未及冠就上战场了,他不也得由您教导?

怎么他就能,别人就不行?”

周围的大臣纷纷点头附和,议论声四起。“所有能者都像他这样甘愿自弃,岂不是浪费了百姓们的希望?我大墨何谈希望?”

他们看似关心的,不仅仅是少年是否留在军中,而是他们所信奉的那一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观念。

这是他们的道德准则,他们认为,若天赋不被用来为国效力,那便是对国家、对朝廷、对百姓的背叛。

唐守义脸色微微一变,他紧握双手,心中有些烦躁,心底暗叹,这些大臣的视野未免太过狭隘。

正欲回话时,旁边的弘毅却微微一笑,温和开口:“诸位,你们说得不无道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转向唐守义,语气温润,“然将军所言并无不对,这个年轻人虽有不小的武艺,但若连家族的责任都无法承担,岂能担得起战场上的生死?

每个人的责任不同,不能因为有才能,就将一切责任强加于他人。

战场残酷,生命脆弱,不是简单责任两字!”

大臣们闻言稍显不满,但纷纷闭口。

此时,弘毅继续说道:“而且,将军也说了,这少年尚未成婚,家中独子,若一去不回,岂非让人家破人亡?

将军心中担忧,实乃为人子孙的责任所在,家国并重,不能只顾大局,忘却个人。”

唐守义略微松了口气,深深看了弘毅一眼,接着缓缓开口,语气坚定:

“正如弘将军所言,天下大事,何止一人之力,既然这少年选择了离开,我亦无法强求她为国捐躯。”

然而,一位大臣再度插言,他语气激烈:“弘将军,您不觉得这样很自私吗?

我们大墨朝如今正是盛世,正需要有为的年轻人来继承我们的重担。如果每个人都有您所说的家族责任,那么天下的英才岂不是都该归家养老?

若真如此,我们何以应对风云变化?”

不知是谁悄悄嘀咕了一句:“怕断嗣就赶紧成亲呗!”

唐守义的眉头深深皱起,已忍不住有些动怒,正想反驳时,坐在上位的皇帝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威严:“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