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 > 第228章 离别

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 第228章 离别

作者:零子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4 07:07:30 来源:书海阁

京城外,郊野

“瑜安,我们走了……”

徐嘉阮站在她面前,神情中带着几分不舍,一边把准备好的礼物往她手里塞,一边又低头从秦瑾宁怀里翻出数瓶药丸、一叠堆方子,全数塞给箫瑜安。

箫瑜安接得手忙脚乱,嘴角却扬着笑,“嗯,会再见的。有空来凌州玩,我请你吃好吃的。”

“嗯,到时候我给你带新奇故事!”徐嘉阮笑着应声。

站在她身旁的秦瑾宁,也要跟着他们离开了。

他已经从箫唯曦与许洺那儿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箫唯曦并没有公开他的身份,对外只说,孩子已经找到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孩子幼年中毒,身体本就虚弱,不适合留在京城休养。我们夫妻所经历的已够多,只想他这一生,能自由、安稳地活着。”

此刻,少年未戴面具,缓缓走到箫瑜安面前,神色清冷,认真地朝她一拜。

他知道,自己本不该只是“一个病弱孩子”,也知道有人替他挡下了某些未知的风雨。

虽然没人明说,但直觉告诉他,那个替他面对风雨的人,很可能就是箫瑜安。

就算猜错了又如何?

至少,这段时光,他们真诚地走过一程,已经值得感激。

“再会。”他轻声开口,眼神清澈。

箫瑜安望着他,点点头,对着许洺一家道别,“一路顺风,再会。”

秦川柏与箫唯曦站在送别的队伍中,望着不远处收拾好行囊的秦瑾宁。

少年背脊挺直,神情淡淡,眼神却时不时瞟向这边,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

箫唯曦轻笑,大步走上前一步,像往常一般撸两把他的脑袋,轻声道:“路上小心,记得写信。想家了,就回来。”

秦川柏没有多说,只是站在她身侧,沉稳如山,附和:“我们在家等你。”

秦瑾宁抿了抿唇,点点头。

“公主将军放心,我会保护好宁宁的!”徐嘉阮对着夫妇俩展示自己不存在的肌肉,自信满满。

箫唯曦与许洺相视一笑,而后对徐嘉阮认真道:“那就拜托阮阮了。”

徐嘉阮脸蛋微红,激动得差点把小尾巴都要甩出来了,难得几分羞涩回应,“应该的,不客气。”

秦瑾宁默默看着眼前的几人,眼眸微动。

他从出生起便与亲生父母分离,十七年后才与他们重逢,他不是没想过见到他们的那天。

但,他的亲生父母竟是传闻中的秦侯与长公主!

原来,他并不是被他们抛弃的……

在外人眼中,他是令人艳羡的小侯爷,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如今父母身份揭晓,更是前程无量。

可只有他知道,血缘无法一夜之间生根发芽。

他并不讨厌他们,只是不懂得该如何靠近,也不确定如何回应他们。

而他的父母,也并不强求。

箫唯曦早已看穿他的疏离与拘谨,却从未逼迫什么。

她明艳的眸子里满是理解:“你是我们最亲的人,不必觉得为难,也不必焦灼,我们会等你。”

秦川柏也只是静静看着他,像一个站在远岸不说话的父亲,宽容、克制。

这对习惯了征战与权谋的夫妻,面对自己血脉相连的儿子时,选择退后一步,把主动权交给了他。

他们放他自由,是因为相信真正的亲情,靠得不是靠近,而是理解与等待。

这一刻,秦瑾宁忽然觉得胸口有点发紧。

他看着他们,一字一句地开口,声音有些低,却清晰坚定:“再见……爹,娘。”

那一声“爹娘”,青涩中带着不确定,像是初学者在试音。

箫唯曦微微一愣,随即眼角笑纹荡开。

秦川柏也罕见地嘴角动了一下,那笑容淡淡的,却藏着一种说不出的踏实。

“嗯,常回家看看。”箫唯曦柔声应道。

风吹起他们三人的衣袍,一家三口,站在即将分离的路口,神情各异,却有种微妙的默契在悄然生长。

他们不熟悉彼此,却又努力靠近彼此。

箫瑜安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一家三口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她轻轻扬起唇角,目光温柔而平静。

身旁,箫珏与秦朝颜并肩站着,一左一右,恰好将她围在中间。

良久,马车缓缓离去,风吹动树影,远行的人最终消失在大道尽头。

身旁的箫珏看了她一眼,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声音温和低沉,“走吧,回家。”

她转头看他,又望向另一侧站着的秦朝颜,两人都没有催她,只静静等她。

箫瑜安点了点头,跟了上去。

京城的日子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着。

王府上下忙着筹备箫珏与秦朝颜的大婚,红绸银线,喜气渐浓。

箫瑜安本想出一份力,却被箫唯曦拦住了。

“你替人求亲这事已经够了。”箫唯曦一边抿茶,一边似笑非笑地看她,“再插手筹备婚礼?那成什么了?大家都盯着呢!”

“放心,我与陛下会一一操办好,你只管当个自在世子去。”箫瑜安拗不过她,只得作罢,日子便也悠然而充实:

偶尔外出,被一众姑娘少年簇拥着追着打听八卦或是聊聊天;偶尔与唐清若姐弟结伴游湖喝茶;更多时候,则是在秦川柏与箫唯曦的联手“摧残”下,日日习武不敢懈怠。

——

金銮殿中,气氛凝重。

兵部尚书神色严肃,抱拳出列:“陛下,金炎近日动作频频,已连扰边境三日,恐非虚张声势,而是有备而来。”

“哼!”一位老臣冷声道,“那帮野蛮人,我们还没清算旧仇,他们竟敢先挑衅!”

又一位将领拱手补充:“边疆虽有杨将军镇守,但金炎人马集结,声势凶猛,恐怕难以久守,应及早援军。”

皇帝目光沉定,缓缓开口:“诸位,谁愿领兵前往?”

殿中一时寂然。

忽而,唐青垣自人群中踏出,正色行礼:“陛下,臣愿往边疆,与杨将军并肩守土。”

语罢,一旁的五皇子也迈步而出:“儿臣恳请与唐校尉同行,为国效力。”

朝臣间顿时议论纷纷。

“唐校尉已随唐将军征战几年,有战场经验,五殿下虽年轻,倒也算合适。”

“要臣说,如今最稳妥的选择,还是请秦侯出马。”

“可秦侯受伤,不当曾经,岂能轻动?”

有人转头,目光掠向站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秦川柏:“虽不能亲赴前线,坐镇中军,调度指挥,亦是上策。”

一时,众多目光齐齐落向秦川柏。

然而,皇帝摆手制止了议论,“不妥。”

朝臣一愣,面面相觑。

皇帝缓缓道:“秦侯征战多年,身经百战,几度生死,身负旧伤未愈。

更何况,秦侯与家人分离多年,如今方才团圆,朕岂能忍心,再将他驱使于千里之外?”

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过,语气渐冷:“我大墨何曾缺少英才?岂能事事仰赖一人?”

殿上众人齐齐垂首,不敢再言,换谈他人。

“那……世子如何?”一年轻臣子人突然提及箫瑜安。

箫瑞琛皱眉,还未开口就被一位老将抢先。

“不可!”老将脸色冷峻,“战场非练兵场,箫世子虽有几分武艺,但毕竟年少,断不可轻投前线。”

“是啊,到底是年少易冲动的年龄,还需打磨。”

见此,年轻臣子闭嘴,缩了回去。

又是议论好一会儿,事情才算有了结果。

皇帝拍板定音:“传旨,宋将军、李将军带领大军前往西南边境,唐青垣与箫琢琰随同,五日后整备启程。”

“臣等/儿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