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 第310章 登基(三)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第310章 登基(三)

作者:遗忘无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20:08:56 来源:书海阁

第310章 登基(三)

而潘金莲本人,则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整个梁国的宏观规划与战略布局之上。她深知要想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不仅需要各个省份自身的努力发展,还必须要有统一协调、相互配合的整体机制。

整个会议足足开了一整天,就连饭都是在议事殿内吃的。由于时间紧迫,于是,她日夜操劳,不断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梁国向着更加强大的方向迈进。

在拥有了清晰明了、细致入微的分工之后,大梁国内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从身份尊贵的潘金莲,一直延伸至社会底层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每个人都迅速投身于专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之中。

如此一来,整个国家犹如一台精密运作的巨大机器,各个零部件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使得国家的各项事务得以更为高效顺畅地推进和发展。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梁国建国后的一个月。此时,周边各国纷纷获知了这一重大消息。远在东方的宋国、北方的金国以及西北方向的西夏国,无一不对此事有所耳闻。

然而,当时的金国正因与辽国展开最终决战而自顾不暇,这场生死较量牵扯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致使其对于地处偏远的梁国暂时难以分心关注,自然也就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话说宋国这边,在某日举行的盛大朝会之上,权倾朝野的蔡京恭恭敬敬地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宋徽宗禀报:“启奏陛下,据微臣所知,在我国西部那片广袤无垠之地——原本属于吐蕃诸部以及一部分西域地域的范围内,突然冒出了一伙人,并在此处建立起了一个名为梁国的新兴国度。”

“哦?”宋徽宗微微扬起下巴,慵懒地靠在龙椅之上,漫不经心地问道:“那个偏僻之地,居然也能有人在此建国?此事可曾查探清楚?究竟是何方势力所为?是吐蕃的那个部落呢?还是西域的某个国家呢?”此刻的宋徽宗心情极佳,近来他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因为宋国和金国强强联合,眼看着即将把那曾经不可一世、强盛无比的辽国一举剿灭。待到那时,他便能顺利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此丰功伟绩,足以让他成为宋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皇帝,必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听到宋徽宗发问,站在下首的蔡京赶忙躬身施礼,然后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芒,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陛下,据微臣所查,此建国之人,实乃众人熟知的武植武大人之妻——潘金莲。”

“什么?”宋徽宗闻言猛地坐直身子,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惊叫道:“竟然是她?这怎么可能?”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女子竟有如此能耐,能够在那样偏远荒凉之地建立国家。

然而,转念一想,这位皇帝便忆起那用于平定内乱、出征辽国的二十万大军的军费,皆是源自于她之处。如此一来,已然从她那里获取了诸多利益,即便如今她逃至西边那块贫瘠之地,又有何惧呢?难不成她竟敢对我大宋发起攻击不成?

这般想着,只见他一脸无所谓地继续言道:“真没想到此女竟如此能闹腾,但那片区域着实贫瘠不堪,咱们当下确实也不适宜与之结仇作对。倘若他们能够安安分分的,那就暂且让其存留于世吧!况且如此一来,倒也算替咱们消除了吐蕃诸部频频骚扰所带来的隐患了。”

此时,一旁的蔡京赶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陛下啊,此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呐!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帮人的野心可不容小觑啊,咱们必须要严加防范才是呀!”

就在此时,只见不远处的童贯面色阴沉地冷哼一声。要知道,他可是与潘金莲等一干人有着深厚交情之人,对于梁国建立之事,他心中自是再清楚不过。想当初,蔡京那老贼妄图对潘金莲不利之时,他恰巧在外统领兵马,分身乏术,无法及时赶回施以援手。

而此番,他率领大军好不容易剿灭了田虎的叛乱,凯旋而归。如今,大军暂且屯驻于太原府以防备辽国在穷途末路之际狗急跳墙。

而他本人,则马不停蹄地回京面圣,向当今圣上禀报战况并述职。本以为此次行程会风平浪静,未曾料到竟会在此处撞见这等事端。既然已经碰上,他暗下决心定要好生替自家妹子美言几句。

说时迟那时快,童贯向前踏出一步,躬身施礼道:“启奏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行啊!当下我朝国内历经数年战乱之苦,黎民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实难再承受战火硝烟的蹂躏。况且军中将士们也多已心生倦意,厌战情绪日益高涨,此时此刻着实不宜轻言战事。

再者,虽说如今辽国已然日薄西山、气数将尽,但那金国却如狼似虎,其国力强盛,兵锋正锐。倘若他们胆敢背信弃义,撕毁先前订立之盟约,悍然发兵攻我大宋,届时我军恐怕难以招架,必将陷入进退维谷之绝境。因此,对此不得不严加防范呐!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毫无疑问,上述这些话语皆是出自于潘金莲写给童贯的那封信件之中。信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她深深的忧虑和急切的告诫,着重提醒童贯务必要对金人保持高度警惕,严防他们毫无征兆地单方面撕毁和约,并悍然向大宋发起突袭,以免重蹈前世的悲惨覆辙。

与此同时,潘金莲心中还另有一番盘算。她深知金国乃至后来崛起的蒙古势力之强盛,绝非大宋所能轻易抗衡。因此,她期望能够借助大宋之力,稍稍延缓一下金国进军的步伐,为自己争取更多应对危机的时间与空间。

宋徽宗仔细聆听着童贯对于当前局势的分析汇报。听完之后,宋徽宗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嗯,童爱卿所言甚是有理啊!如今我朝的钱粮储备着实捉襟见肘,实在难以承受又一场大规模战事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