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 第41章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第41章

作者:炮灰没有回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2:15:51 来源:书海阁

“这次的奴隶比之前好像要多啊?”人群里有人说道。

有些人基本每次奴隶集市都不会错过,所以虽然不会数数,但肉眼可见的数量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

“听说是之前大城那边出了事,城主抓了不少人。”围观的人里有不少是依附着游商在大城和这一片之间来回做生意的小商人,所以知道一些内情。

“你说住在大城里,没什么事的时候倒是也好,城主还让人护着那些种地的。可要是有了事,动不动抓人去做奴隶...”

“我还是喜欢住在这边,离大城远,人是少了点,但是住着放心啊。”

“哎呦,这儿人可不少了,你往南边还有北边走走,那才叫人少呢。”

“你去过北边啊?”聊出兴头的小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话都落进不远处寒枝她们的耳朵里。

游商也若无其事的站在人群里,一副只是看热闹的普通人样子。

小商人虽然经常依附着她的商队在两个区域之间游走,但见到她的机会不多,不太能认出她,不过游商也不怕被人认出来就是。

用寒枝的话来说,她已经是本地的土皇帝了,没人能对她怎么样。

她在本地的名声还极好,除了被她禁止进入集市的部落之外,其他部落可都是巴不得她长久的住在这里。

伪装只是她方便观察集市情况随便做的一点措施而已。

“北边我是没去过,南边跟着大商贾去过一回,那可真不是人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蚊虫毒瘴,草长得比人都高,最怪的是天天都热的人受不了。还有那些住在本地的人,都是又瘦又小,说话我们也一点听不懂。”两个小商人还在聊天,顺便交换情报。

“真想去看看。”

“可别去了,那次我们去了不少人,回来死的就剩几个了,我也差点回不来。”

俩人声音不小,不光寒枝她们听的认真,周围人也竖起耳朵。

这年代,敢在方圆百里做生意的,就已经是极有见识的人,更何况这种跑南闯北,更是罕见。

这种人在此时人的眼里,那真是随便说一句话,都是新鲜事。

“哎不说了,看看,开始换奴隶了。”

围观群众又齐刷刷把目光从小商人身上拉回那片空地。

现在已经不算空地了,因为几十名奴隶已经将那里占满。

“这边的,刚当奴隶没几天,不过你们也能看到,这身板壮实的很。”卖奴隶的商人指着人群里十来个抬头恶狠狠看着他的一小撮人说道。

在变成奴隶之前,这些人多数都是平民,甚至有时候,一些战败的部落首领也会夹杂在里面。

买惯了奴隶的人都知道,这种人因为刚从平民身份转变成奴隶还不习惯,所以气性大,不听话。

得费心思管教,也就是狠狠抽几天的鞭子,气性特别大的,可能还要多抽几天,再饿一饿,才会愿意好好做事。

但是优点就是身体素质好,力气大,能干重活。

而那些已经当了一段时间奴隶的,虽然听话,也愿意干活,但是身体亏空的厉害,干不了太重的活。

到底能干多重的活,得换回去以后慢慢试了才知道。奴隶又不是白白得来,需要粮食换的,没干几天活就累死了,前面换奴隶用的粮食可不会给你退回来。

而且本地还有游商盯着,谁要是把奴隶活活打死了,她都要插手管一管的。

所以对于本地有挑选奴隶需求的平民们来说,换奴隶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看看啊,这边的,换回去还能生孩子干活,家里地里都行啊。”商人又指着几个年轻的奴。

“这边的,不想生孩子的,换这些回去。”又指年轻的隶。

“这两样,我们从别人手里接过来的时候就花了不少粮食,总不能让我们白跑一趟。”

卖奴隶的商人倒是打扮的齐整,头发用布条绑在脑后,脸洗的很干净,身上的麻布短裙虽然洗成米白色,不过没有补丁。

和后面那些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的奴隶们站在一起,十分显眼。

寒枝莫名觉得这装扮有点眼熟,不过上次看到的两个人不长这样。

“他是你的人吗?”她朝着奴隶商人的方向指了指,又看向游商。

“是我的男侍从。”游商微微笑着回答。

男侍从还挺多,芮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你们从哪弄来这么多奴隶?”

奴隶集市一个月开一次,如果每次都是七八十人的规模,那很快就会供应不上了吧?

这个供应,指的是奴隶最大的来源地,平民数量,很快就会因为这个速度,变成全民奴隶时代。

马克思曾经提出过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原始社会之后就是奴隶社会,但夏国历史中,别说全民奴隶了,就连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主导型社会”都没有出现过。

和古希腊时期罗马奴隶占总人口30%-40%,大量劳动都由奴隶完成不同,夏国的奴隶数量要少的多。

而且多数都是“债务性奴隶”,也就是因为债务关系而丧失人身自由,被迫以劳动或服务而抵债的人。

债务产生的原因很多,而夏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天灾频发的地方,所以天灾占据主要原因,其次就是战争。

夏国人民的勤劳,全世界没有哪几个国家可以比拟的,只要风调雨顺,平民们就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实劳作。

上古时期,夏国的奴隶除了会参与部分生产劳动之外,更多时候,就是用做人祭以及殉葬。

一直到有大量文字记载的商时,人祭或者也叫人牲,达到了顶峰。

甲骨文中关于单次人祭的最高纪录,达到了五百人。

商时人祭最频繁时期的次数是多少呢?

还是根据甲骨文合集记载,大概每十天就有一次人祭。

虽然并不是每次都有几百奴隶做人牲的大规模祭祀,但是积少成多,一年下来,比如武丁时期,只是用来做人祭的奴隶,就达到了2000-5000人,再加上其他债务性奴隶,数量只会更多。

而当时商朝国都的常住人口,不过区区十万人不到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