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前妻抓我走 > 第205章 然后就离婚了?

前妻抓我走 第205章 然后就离婚了?

作者:鼎鼎当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16:51:00 来源:书海阁

中午把尤雅送回家,吃完饭,趁她小睡,沈在心就出来了。

还是跟执念一样,跑去友谊商场看看。

看完之后去的医院。

今天下午有好几场面试。

杨总和孟总这边,她们也不怎么管。

孟总飞外地试镜了,是说走就走,杨总更是什么事儿都找沈在心,即便有人直接找她,她也会跟沈在心打电话,张口就是“在心,你帮我拿个主意”。

下午面试,就是杨总那边有人面试定下来的时间。

结果,医院这边一家猎头公司也帮忙挖了两个高水平的医生,沈在心为了节省时间,干脆集中在一起面试了。

等他到了医院,到人资那里一问,才知道人资为了凑一次面试,又通知了好几个即将毕业的医学院应届生。

和别人不同,沈在心不大喜欢老医生。

那些老医生小心谨慎,思维固化,你给他讲方案,他根本听不进去。一些完全可以微创的手术,有的老医生他能顽固到告诉你,我能不知道吗,我多少年前就见过这类手术,这种手术只能开刀不能微创。

你给他讲微创的好处,他给你讲开刀的好处。

他们每次上手术台,选的手术,开刀的位置,站的位置,说第一句话的语气都能完全一样。

如果说老医生也有老医生的好处,确实不假,他们见多了生死,见惯了意外,变得不癫狂,不炫技,成熟稳重,经验丰富,不会像新的外科医生,要么上了手术台不知道该干啥了,东戳戳,西翻翻,要么心性不稳重,容易鲁莽,容易冒进,容易炫耀自己的技能,结果翻车出事故。

但他们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倚老卖老,排挤新人。

很多名校毕业生,从小就是学霸,学习成绩不在话下,出学校前,往往已经在他们那边的附属医院实习过,甚至有些人成绩优秀,被老师赏识,接受过一定锻炼,具有一定的经验,还见识过新技术,理论功底强,英文好,读国内外论文都没问题。

可他们到医院之后,老医生们最不待见,什么脏活苦活都让他们干,从门诊,写病历,看片子,查房一步都不给他们省,就是不让他们上手术台。

一到领导问了,就说那谁谁谁懒得很,根本不好好干,仗着自己是大学生,心里傲得很,结果啥也干不好。

你要说一些大医院有规培制度,很多名校生排队,自有傲慢,可以分时、分步在给年轻医生打基础,就算蹉跎你几年,后期也愿意给你个起点,结果现在,很多的小医院有样、学样,照搬照学,也给你这么搞。

别人搞规培,他也搞规培。

别人三年,他也敢三年。

这三年,弄不好就给你发1000的工资,在现在这个社会,1000的工资意味着什么呀?

他非把一个年轻进取的医生蹉跎成跟他一样,他才觉得可以了,能放手了。

这就成了很多医院接收了很多名校生,高学历医生,结果这医院还能一天比一天烂。

表面是人生而贵重,治人要谨慎,实际上,就是一种比官僚还官僚的体系在害人。

一个刚刚学完医学知识的年轻医生,你不带着他,不让他参与实践,你消磨他,他理论结合不了实际,长此以往,理论水平不就下降了吗?

再好的医生苗子,你一次手术不让他上,三、五年过去,他也没法成长呀。

但就是这样。

一方面,医疗资源相对稀缺,医生相对不足,一方面,大量潜在的优秀人才在爬格子,在煎熬,在浪费生命,最终坚持不下去,变成一介混日子的庸医。

这个年代,学医代价高,年数长,进了医院起点足够低,底层医生苦不堪言,熬不出头,不都是这群老医生在把持吗?

上一世,沈在心是一步步爬格子的。

这一世,他研究生都打算在职读,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精湛的医术出人头地。

结果如何?

要不是回到家乡,要不是自己爸爸是老医生,要不是医疗体系有爸爸打下来的基础,除了混民营医院还能干啥?

这一世,他就是雄心勃勃,要弄一套外科医生培养体系,带一些年轻的医生,利用年轻医生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把世俗打破……

就像前不久,他发现自己医院竟然也能有规培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整个社会哪个行业还有1000的月薪?

事实也正在证明他的正确性。

像方金星和何燕这些年轻医生,只要相应的手术带着做一遍,他们就能做。

当然还不敢一下就放手,沈在心都是第一次我带你,第二次我看着,让你试几下,第三次就是我看着,你动手。

再之后,就是越放开,越放开。

在没来余市前,方金星就已经老师、老师叫上了,他就是发现,跟着沈在心,沈在心愿意教他,也愿意由浅入深,让他上手。

一些在普通医院算是有点难度的手术,现在方金星和何燕两个人都能代替沈在心补上了,年轻人学习快,眼睛好,手稳,大学学来的知识越巩固越牢固,还能再学习再总结,很容易更上一个台阶。所以在医生的招聘上,沈在心更想要应届生,自己培养,自己教,像嫡系部队少壮派,所以到了之后,虽然是要先应聘杨总那边的教练,但他都是在翻这些应届生的简历,结果大失所望,这些学生,不介绍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优缺点,给你长篇累牍介绍他当过班干部,干过学生会,组织开展过什么样的课外活动,是什么样的先进分子。

德智体美劳,你也介绍、介绍后四样呀,都不知道跟谁学的,一股子坏风气。

这难道是他们干技术类工作的底气?

治病救人的时候,也要先进、积极的同志优先吗?

最近电视都在讲一个故事,第一颗卫星上天,超重,技术人员发现每个部件上都有领袖像章……

掐着点,先面试教练,没让何院长过来,催促杨总了,等来了杨总,发现杨总鼻青脸肿的,戴着墨镜。

沈在心大吃一惊问她:“姐。你怎么了?”

杨总说:“老公打的,已经过不下去了,非说我外头有人了,一边不挣钱,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一边还自以为是,管你私生活……”

沈在心连忙给她搬了椅子。

杨总说:“我看你的性格,肯定不跟姜总打架吧。”

还真没打过。

跟尤雅?

不舍得打,尤雅回回占了便宜,胜利之后,还嘲笑你,就这?

沈在心说:“那你跟他好好谈谈,再说了,以你现在的实力,给他找个像样的工作,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杨总说:“凭什么呀?我一见他,我都觉得恶心,什么求用没有,这次说什么都要离婚。”

沈在心幽幽一叹。

像她这样的女强人,离婚不是好选择,失血不说,还容易招非议,甚至影响到工作,有些人知道你一介弱女子,背后连个男人都没有,他吃定你了,甚至商业合作中,他希望搞定你的人,财色兼收。

就像自己,一开始提离婚,尤雅不同意,沈在心都在想,尤雅会不会是觉得离了婚要大失血,事业上也受影响。

他像是一个过来人,劝解说:“没有人愿意摆烂,你跟姐夫谈谈,好起来,真的,我特别有感触,两个人走到一起太不容易了。”

杨总说:“你跟姜总,你们没在一起多久吧?听姜总说,你跟你前妻从成亲到离婚,也没多少时间,你现在劝我呢。”

沈在心说:“主要是家和万事兴,家里的事儿,两口子商量、商量,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肯定胜过一个人呀。一旦夫妻和谐,干工作,不也跟开分身了一样吗?就像我,我守家,姜惟出差了,我出差,姜惟守家,我俩两头兼顾,外头的生意谈了,家里的生意也不怕出问题。”

他现在,其实特别怕杨总家庭生变,如果家庭生变,两人一旦离婚,家产一人一半,杨总只怕再投资就力不从心。

杨总没好气地说:“你说得简单,等你俩这种你出差完,我出差,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了,不定什么时候就都搞上外遇了。我看你还怪放心,姜总出去,听她的意思,你也没有一天多少个电话,也不是天天晚上视频查房。”

沈在心说:“夫妻双方一定要相互信任,而且有问题有苗头,要及时解决,该说出来要说出来。我跟我前妻就是的,有一段时间,她老出去应酬,我忍不住,我就告诉她了,她嘴里不说,其实心里马上意识到,她没顾及到我的感受,就开始设法去缓和,后来出去参加商业活动,都开始考虑带上我了,虽然她那人,从不说,但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双方就越来越了解对方……”

杨总笑着说:“然后就离婚了?”

沈在心愣了一下。

杨总咯咯笑个不停。

沈在心看看时间,想让人资催促一下,结果拿出来手机,手机就响了。

他一看是尤雅,赶紧接起来,怕杨总跟姜惟关系好,听到自己跟一个不是姜惟的女人打电话会反感,又迅速站起来,去外面打电话。

(新年好呀,新年好,恭祝大家新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