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爱的乐章跨越时空的恋情 > 第31章 避雨

爱的乐章跨越时空的恋情 第31章 避雨

作者:多点开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3:53:29 来源:书海阁

# 雨中的站台,心灵的暂栖 林晓芬在雨中艰难地走着,每一步都像是在和这片如注的雨水进行一场艰难的拔河。她的头发早已湿透,几缕发丝贴在脸颊上,随着她的动作而晃动,时不时有冰冷的水珠从发梢滑落,顺着她的脖子钻进衣服里,让她忍不住打个寒颤。雨水无情地敲打着她的身体,她的衣服像是第二层皮肤一样紧紧地黏在身上,寒意从四面八方侵袭而来。 她怀里紧紧抱着画夹,那是她视若珍宝的东西。画夹外面裹着的塑料布在狂风暴雨中瑟瑟发抖,尽管它已经尽力保护着里面的画作,但还是有一些雨水渗了进去。林晓芬能感觉到画夹边缘有些湿润,这让她心急如焚,脚步也越发急促起来。 突然,她看到街边有一个小小的公交站台。站台的顶棚虽然不大,但看起来足以容纳她和画夹。而且,站台上并没有多少人,只有几个等车的乘客在那里避雨。这对林晓芬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她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站台奔去,溅起的水花在她身后形成了一片小小的水雾。 当她冲进站台的那一刻,她感觉仿佛从一个冰冷的世界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小角落。雨水从她身上不停地滴落,在站台的地面上汇聚成了一小片水洼。她顾不上自己狼狈的模样,急忙将画夹放在相对干燥的地方,然后小心翼翼地解开塑料布查看里面的画纸。她的手指有些颤抖,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当看到画作只是稍微有些受潮,并没有遭到太大破坏时,她长舒了一口气,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林晓芬抬起头,打量着站台上的其他人。那几个等车的乘客各自站在不同的位置,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就像在这小小的站台上划分出了各自的领地。有一位穿着西装的男士,他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只是此刻有些被雨水打乱。他手中拿着一个公文包,站在站台的边缘,眉头紧锁,时不时看向手表,似乎在焦急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那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迟到的担忧。 旁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怀里抱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的脸蛋红扑扑的,正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童真的光芒。年轻的母亲则温柔地搂着孩子,轻声地安抚着他,试图让他在这嘈杂的雨声中保持安静。她的身上有几处被雨水淋湿的痕迹,想必是在来站台的路上尽力保护孩子所致。 还有一位老者,他穿着一件有些破旧的雨衣,拄着拐杖静静地站在那里。雨水从他的雨衣上滑落,在他的脚下形成了一圈圈小小的涟漪。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这一场暴雨并不能扰乱他内心的宁静。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像是一位智者在冷眼旁观世间的风雨。 林晓芬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她走到站台的长椅旁边,轻轻地坐了下来,把画夹放在腿上。她的目光投向站台外的街道,雨水如帘幕般垂落,街道上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偶尔有一辆汽车驶过,车轮溅起高高的水花,发出“哗哗”的声音,那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响亮。汽车的灯光在雨雾中有些朦胧,像是一只只在黑暗中挣扎的萤火虫。 她的思绪开始飘忽起来,回想起自己今天出门时的情景。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前,给人一种温暖而美好的错觉。她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中满是对郊外美景的期待。她精心准备了画具,带着对绘画的热爱和对新灵感的渴望,踏上了这注定波折的旅程。一路上,她想象着自己会在郊外找到怎样的美景,是盛开的野花、潺潺的小溪,还是古老的树木和神秘的小径。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原本晴朗的天空渐渐被乌云笼罩,那乌云像是一群黑色的恶魔,气势汹汹地压了过来。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林晓芬并没有太在意,她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天气变化。但很快,雨势就变得越来越大,如同天河决堤一般。她没有带伞,只能在雨中寻找避雨的地方。周围的世界在雨中变得陌生而可怕,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鸟,在狂风暴雨中孤独地挣扎。 在雨中行走的过程中,她经历了无数次的滑倒和磕碰。有一次,她不小心踩到一块松动的石头,整个人向前扑去。她下意识地用手护住画夹,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手掌擦破了皮,膝盖也传来一阵剧痛,但她第一时间关心的还是画夹有没有受损。她爬起来,继续在雨中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 此时,站在站台上,她心中五味杂陈。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就像是生活中的挫折,总是在人毫无防备的时候降临。而她怀中的画夹,就像是她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要紧紧守护。她知道,追求绘画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这雨中的旅程一样,充满了坎坷和不确定性。 林晓芬的目光从街道移回到站台上,她注意到那位年轻母亲正在和小男孩玩着简单的手指游戏,小男孩发出清脆的笑声,那笑声在这小小的站台上回荡,仿佛给这阴沉的氛围带来了一丝温暖。年轻母亲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她似乎完全沉浸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林晓芬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她也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无忧无虑地追逐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母亲虽然不太理解她对绘画的痴迷,但也从未阻止过她。 那位穿着西装的男士依然在焦急地踱步,他的皮鞋在站台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林晓芬可以想象他在工作上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次迟到可能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和无奈。她突然觉得,自己的挫折在这一刻似乎也变得不那么独特,每个人都在与生活的风雨作斗争。 老者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林晓芬好奇地猜测着他的故事,他是去看望亲人,还是只是一次平常的出行呢?他经历过多少风雨,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是否也藏着一颗曾经为梦想而热烈跳动的心呢?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站台顶棚上的雨滴有节奏地滴答作响。林晓芬感觉自己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这个小小的站台上,她仿佛找到了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她再次打开画夹,看着里面的画作。这些画是她这段时间以来的心血结晶,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她的情感和思考。有一幅画描绘的是海边的日出,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那是她在一次海边旅行时看到的美景,当时她被那壮观的景象深深震撼,立刻拿起画笔将它记录了下来。 还有一幅画是她想象中的奇幻森林,森林里有着巨大的蘑菇、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和神秘的精灵。那是她在一个夜晚,望着窗外的星空,脑海中浮现出的奇妙世界。她用色彩和线条构建出了这个只属于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神秘。她轻轻抚摸着这些画作,仿佛又回到了创作它们时的那些美好时光。 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带着雨滴斜着冲进了站台。林晓芬急忙用身体护住画夹,旁边的乘客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风雨惊扰。年轻母亲抱紧了孩子,男士用公文包挡住了头,老者则微微低下了身子。风雨过后,大家都有些狼狈,彼此对视了一眼,然后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在这一刻,这几个原本陌生的人似乎因为这场共同的遭遇而有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林晓芬站起身来,走到站台的另一边,那里的雨稍微小一些。她看着站台上的积水,水中倒映着周围的景象,像是一幅破碎的拼图。她突然想到,生活或许就像这水中的倒影,看似完整,实则充满了裂痕和不确定性。但正是这些裂痕,让阳光能够穿透,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她的绘画之路也是如此,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是一道裂痕,而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梦想的光芒从这些裂痕中绽放出来。 过了一会儿,公交车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那熟悉的轰鸣声在雨中显得有些沉闷。站台上的乘客们都精神一振,纷纷向公交车驶来的方向望去。公交车缓缓进站,车门打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穿着西装的男士第一个冲了上去,年轻母亲抱着孩子紧随其后,老者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林晓芬看着他们上车,心中有些犹豫。她知道,这辆公交车可能会带她离开这里,回到相对温暖干燥的家中,但她又不想这么快结束这次特别的经历。 最终,她还是决定留在站台上。公交车缓缓离开,站台又恢复了之前的宁静。只剩下林晓芬和她的画夹,还有那依旧不停下的雨。她重新坐回长椅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她知道,雨总会停的,而她也将带着新的感悟和力量继续踏上自己的绘画之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晓芬在站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开始思考自己绘画的风格和方向,是否应该尝试一些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她回忆起曾经看过的那些大师的作品,他们是如何用独特的视角和技巧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的。她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需要不断地突破和创新。 她想到了可以将这次雨中的经历融入到新的画作中。用画笔描绘出雨中的街道、模糊的汽车灯光、站台上的人们以及自己在雨中的那种挣扎与坚持。她要让观众通过她的画感受到那种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力量,就像她在这个站台上所经历的一样。她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开始在上面快速地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和想法,一些简单的草图在本子上逐渐成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势渐渐变小。雨滴变得稀疏起来,天空也似乎有了一丝放晴的迹象。林晓芬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站台。她知道,这次的雨中停留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但这个小插曲却给她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宝贵的创作灵感。 她走出站台,踏上已经有些积水的街道。此时的街道在雨水的洗礼后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她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怀里的画夹不再是负担,而是她满载而归的收获。 回到家后,林晓芬立刻投入到新画作的创作中。她根据在站台上的记录和灵感,精心地准备画布和颜料。她先用大笔触勾勒出雨中街道的大致轮廓,然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滴的形态和站台上人们的表情。在描绘自己的时候,她着重表现出了那种坚韧和对画夹的守护,她希望通过这幅画传达出梦想的力量。 在创作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如何表现出雨水的透明感和光影效果。她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查阅资料,向其他画家请教。经过多次的失败和调整,她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技巧。她用稀释的颜料和特殊的笔触营造出了雨水的效果,让画面看起来更加逼真。 随着画作的逐渐完成,林晓芬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作品,更是她这段雨中经历的见证。当最后一笔落下,她看着眼前的画作,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她知道,自己在绘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她把这幅画命名为《雨中的站台》,并带着它参加了一些画展和艺术活动。这幅画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观众们被画中的情感和细节所打动。许多人在画前驻足良久,仿佛能感受到那雨中的寒冷和林晓芬的坚持。这幅画也让林晓芬在艺术界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机会,她开始接到更多的画展邀请和商业合作。 在一次艺术交流会上,林晓芬分享了《雨中的站台》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她讲述了自己在雨中的艰难行走、在站台上的所见所感以及这些经历对她绘画理念的影响。她的分享引起了在场艺术家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艺术就是来源于生活,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 随着林晓芬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她始终没有忘记那个雨中的站台,那是她心灵的归宿和创作的源泉。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绘画的热爱,不断地用画笔描绘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情感和故事的世界。 在之后的作品中,她经常会融入一些小人物在困境中坚持的元素,就像站台上的那些乘客一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给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让他们知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站台”。 多年以后,当林晓芬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时,她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雨中的站台。那是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她艺术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它让她明白,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难都是创作的灵感源泉,而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对绘画的热爱,用画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雨中的小小站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